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教材解读|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引言与第一目一二段)
本课包括两个历史阶段,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阶段,即原始社会,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二是早期国家时期,即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从教材三个子目来说,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产生演变的过程。其中第一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为原始社会阶段,第二子目“从部落到国家”和第三子目“商和西周”则可以划归奴隶社会。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早期国家的过程。
一、引言解读
引言介绍了元谋人门齿化石的发现,这种门齿是人类所特有的,证明了远古人类已经存在,也说明了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之一。
第一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解读
1、学习聚焦:“石器时代人类先后以打制和磨制石器作为工具”
这句话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实际上说明了石器时代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打制石器为工具的旧石器时代,一是以磨制石器为工具的新石器时代。
2、正文第一段:
第1句,从考古学的角度,确认了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注意词语“制造”,并不是说人类最早的工具而是最早制造的工具,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第2句,“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强调了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原因在于石器制作的技术不同。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制作石器的技术不同,是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以此作为旧、新石器时代阶段的划分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了。
第3句,介绍了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即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第4句,介绍了中国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是数量多,“数百处”;二是有代表性的两个:元谋人和北京人。教材用地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进行了此内容的补充,并设置了思考点:“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从图和教材文字,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数量众多,二是分布广泛。
第5句,则介绍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共同生活特征,“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这说明这一时期的远古人类仍然属于食物的采集者,仍然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恶劣的生存环境,也说明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
第6句,“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注意这句话与第5句是分开表述的,也就是在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并不是所有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有使用火的痕迹,而只是在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遗址中有使用火的痕迹。当然,这一时期使用的火仍然是天然火。
3、正文第二段,即第3页第一段:
第1句,介绍了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为距今约1万年前,因此距今约1万年就成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分界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约”这个字,说明这只是一个考古时间的估计,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分界时间点。
第2句,介绍了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即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磨制与打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制作技术更为进步,制作出来的工具也就比打制石器显得精致,使用起来更为便捷。这是与原始农业出现,进行原始农耕相适应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第3句,介绍了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大量使用陶器”,说明手工业得到发展;“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说明远古人类已经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而这也成为“生活逐渐稳定”,走向定居的前提。
第4句,介绍了中国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情况与特征,第一,同样是数量众多,“1万多处”,这与旧石器时代“数百处”相比,数量更多,因为这些遗址距今时间更近,遗址规模更大,保存更完整等。第二,分布广泛,这个广泛是相较于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而言,可以使用“更广泛”一词。结合教材《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能够更好的理解其分布更广泛这一特征,可以从地图中发现分布上西北地区、海南等地也都存在。第三,多元一体。多元,说明种类多,一体,说明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出现交流与融合的一面。
今天就解读到这吧。因为我的时间确实有些紧。后段时间,随着艺术生艺考结束后,应该还要多兼一两个班的课,所以,关于教材解读方面,我只能尽量写一写,在寒暑假应该会多写一点,将来也应该会考虑专门出一套以此为基础的解读教材辅导书或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