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考2021年三月份试题,2022年广西自考本科历史试题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1 .请考生按规定将所有问题的答案用钢笔涂掉并写在答案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必须用黑字签字笔或钢笔写下自己的考试科目名称、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为每个问题选择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案纸上对应问题的答案标签涂黑。 需要更改时使用橡皮
擦干净后,选择其他解答号码进行涂抹。 不要回答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从唐朝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间,在府邸报纸上刊登过
a .开始发表新闻评论b .因为时间紧迫,新闻评论层出不穷
c .总是有新闻评论d .一直没有新闻评论
2 .表明中国近代新闻评论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变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的一个标志是: a .信息崛起;b .时评崛起;c .通信崛起;d .特写的兴起
3 .新华社举办,我国广播评论节目诞生的时间是
A. 1945年9月B . 1946年6月C . 1947年7月D . 1948年9月
4 .中央电视台开设的法制评论专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专栏由
a.《法的精神》 b.《普法视点》 c.《今日说法》 d.《每日新评》
5 .属于以下事实论据的是:
a .代表性人物、事件、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b .科学原理、规律、公理和权威性著作方面的精辟见解
c .谚语、俗语、格言、警句、熟语、典故等
d .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6 .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文体之一,被称为报纸灵魂和旗帜的是
a .新闻评论b .编辑按语c .社论d .评论家的文章
7.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和评论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始
a.《广播评论》 b.《新闻纵横》 c.《特别声音》 d.《央广夜新闻》
8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有两个基本信息。 一个是新的事实信息,另一个是a .旧的历史信息b .旧的意见信息
c .新网络信息d .新意见信息
20世纪20年代初,《世界报》等纽约报纸首先在本报社论版设立了另一个评论版,专门开设了各种专栏刊登本报最佳撰稿人、辛迪加专栏作者、社会名人撰写的评论文章,并将此评论版
a .《辛迪加专栏》b .《国际时事评论》
c .《第四号社论》d .《社论版对页》
10 .在国内,沙龙式电视评论节目初创期的代表是
a.《实话实说》 b.《新闻调查》 c.《焦点访谈》 d.《新闻纵横》
11.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新闻评论史上有一些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批评大家。 新闻记者中最有名的两位评论家是《大公报》社论的主笔张季鹭和《生活》周
刊《小言论》专栏的主笔
a .邹韬奋b .鲁迅c .瞿秋白d .李大钊
12 .可以做标题,也可以不做标题; 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这样的编者照字面意思叫
a .句前按语b .句中按语c .注释按语d .编后
13 .在国内许多报纸的专栏小言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 《新民晚报 今日论语》 B. 《光明日报 大家谈》
C. 《天津晚报 今晚谈》 D. 《人民日报 今日谈》
14 .马克思写的评论文笔优美,观点独特,因此花很高的稿费购买他写的时事政治评价
的报纸呢
A. 《华尔街日报》 B. 《纽约每日论坛报》
C. 《泰晤士报》 D. 《基督教箴言报》
15.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杂志开始了决定封建主义礼教和没落思潮等精神网络的斗争。
然后它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悄然展开,这本杂志
a.《新青年》 b.《大中华》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16 .许多广播电台的新闻栏目都设有“微评论”,就事论事,简明扼要地阐明观点,只有100条
多字,广播时间约
a .一半左右B.1分钟左右C.2分钟左右D.3分钟左右
1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日报由邓中夏主编
a.《热血日报》 b.《工人之路》 c.《政治周报》 d.《向导》周报
18 .根据具体事实论据,从各自特点中找出共性,并从中得出一般认识和联系
将逻辑推理的形式称为“
a .归纳推理b .演绎推理c .类比推理d .引用推理
19.《史记》司马迁在《本纪》、《列传》、《世家》之后写的《太史公说》
是中国最早的
a .专栏评论b .编者按语c .新闻评论d .短评
20 .篇幅短是专栏小言论评论的显著特征,文章字数一般
a .一千二百字左右b .三五百字左右c .六七百字左右d .八九百字左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 .根据媒体新闻媒体评论的特点,可以分为纸质媒体评论、电子媒体评论、网络
评论新媒体。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评论
a .网络评论b .博客评论c .微博评论
D .微信评论e .电子商务评论
22 .新闻评论主体部分的结构基本要求是
a .合理布局b .层次清晰c .逻辑清晰
d .首尾一贯e .引证丰富
23 .广播评论由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评论家等广播新闻工作者进行
最初播放的广播评论,其形式如下
a .分发简短评论b .记者联系评论c .主持人进行评论
d .评论家评价e .听众的微博
24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纸大多以评论著称,这些报纸大致都有
a.《中国日报》 b.《民报》 c.《民立报》
D. 《民呼报》 E. 《民吁报》
25 .新闻评价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a .与评论结合,本b .尊重事实,隐藏观点c .通过叙述进行评价,评价叙述
D .客观体现,评论e中有评价,评价中有描述
非选择问题部分
注意事项:
不要用黑字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然后回答试卷。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 .反证法
27 .听众们的微博很热
28 .“画外音”评论
29 .利普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 .中国近代,一位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外报刊登的新闻评论对我国的新闻评论有何积极意义?
31 .选择合适评论角度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
32 .从内容上简要回答国内新闻评论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33 .简答博客和网络论坛的区别。
五、分析与操作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4小题14分,第35小题20分,共34分。
34 .分析问题:根据新闻评论的写作原理,分析以下作品的写作特点。 ( 400字左右) ( 14分) ) )。
别把超时加班美化为“拼搏和敬业”
郑莉
近日,网络程序员引发的新闻登上热搜榜,——名程序员在GitHub社区发起了“996.icu”,即工作996、生病的ICU”项目,部分inter
“工作996,生病ICU”意味着长期劳累工作,最终面临健康风险。 由此引发的“996”加班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许多被证实采用“996”工作制的公司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其中,既有新兴互联网公司,也有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
所谓“996”工作制,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 根据推算,每周的工作时间达到了72小时。 这个制度是违法的。 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每天工作8小时以下,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以下的工作时间制度,强调“劳动者有休假的权利”。 法律也考虑到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随着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制度体系和社会氛围已经形成了侵害劳动者休息权的行为,而一些超额加班则是披着“温情面纱”的——企业用加班文化将职工束缚在工作岗位上,要求职工有更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员工善于适应加班文化,以此换取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发展。
这么加班给工人带来的是幸福吗? 前几天,整个微博都在逆行被警察拦住,安慰情绪失控哭泣的年轻人。 年轻人的一句话打动了很多人的眼泪。 “我加班到11点或12点,所有人都在催我,我真的很烦。 我只是想哭……"
一点小事就崩溃了,程序员在网上主动谴责“996”工作制,反映出重压之下的工人已经不堪重负。 全国工会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职工被迫超时
班现象比较普遍,每周工作48小时以上的员工占21.6%,仅有44%的员工表示愿意加班
劳动法的规定金额是拿到加班费了吗,或者安排了相当长的时间倒休了。
诺奖获奖者科斯曾感叹:“中国人的勤奋让世界惊叹,挥汗如雨。” 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辛勤劳动并不等于无所顾忌的加班和无尽的任务指标。 “为幸福而奋斗”也不应被视为为企业越过法律红线,无视员工健康权、休养权的代名词。
把加班作为“努力与奉献”的企业文化来美化,是用温情的态度强迫劳动者加班。 这不仅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很可能损害高质量发展的耐力。 因为工人的健康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工作时间延长过多会导致健康损害、出生率下降、心理疾病甚至过劳死等一系列后果。
高质量的发展是一场耐力赛。 劳动者身心健康不仅是这场“耐力赛”的推动力,更应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和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才是创造价值和效益的正确途径。
五一节快到了。 这个节日正是为了以8小时工作制为目标来的。 今天,应该揭开“996加班文化”温情的面纱。 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合理的工作节奏、更高效的运行模式、更科学的管理方法,需要企业承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责任,需要全社会认同“八小时工作制”的意义。
《工人日报》 2019-4-11
35 )操作问题)就以下资料撰写论坛型专栏评论,自由选择主题。 ( 1000字左右) ( 20分) )。
近日,一篇关于孵蛋小鸡的论文在网上疯传,引起网友热议。 论文全名为《熟鸡蛋变 成生鸡蛋(鸡蛋返生) 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作者单位为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收录于《写真地理》期刊。 鸡蛋是怎么以超想法出生的? 论文是怎么发表的? 记者进行了采访。 根据这篇网上论文的摘要这是难以想象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这种奇怪的现象确实发生在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 接受过特殊教育的学生们在郭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个奇特的实验:将生鸡蛋再次变成生鸡蛋,将生鸡蛋孵化成小鸡。 然后成功地年轻化了40多张。
实验中,师生从养鸡场获取10个新鲜鸡蛋,煮23分钟,完全煮熟。 随后,10名特训班学生每人取一枚放入纸杯,开始使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法,开始产蛋,20分钟后成功产蛋。 观察者再次进行透光试验,蛋透光,能清晰看到蛋清、蛋清,当场打碎一片壶,证明蛋再生为液状,再生成功,再生蛋被送到小鸡孵化场孵化,结果继续。
这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实验是怎么发生的? 4月26日上午,记者通过关注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官网,拨打了在线咨询客服电话。 在在线咨询呼叫中,自称是这篇论文参与者的郭萍老师接受了采访。 她强调,曾进行过恢复叶子的实验,受到启发开始了鸡蛋的再生实验。 “生了100多枚鸡蛋。 结束实验的小鸡也孵化了,正常成长了。 ”郭萍强调,这个蛋的再生实验她做了将近两年,一直用自己的资金做这个研究。 面对别人的辱骂和困惑,她说她很伤心。
怎么让鸡蛋复活? 面对记者的追问,郭萍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
“我多次进行全脑教师培训,让他们树立正常的教育理念和道德,并教他们这些能力后,可以复活蛋。 这不是个案。 ”她说,自己不是物理学专家,而是心理学的爱好者,所以训练的时候也用心理学的方法把孩子训练成“最强的大脑”。 “他们有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然后可以思考拍照,以后可以下蛋。 ”。
“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很简单。 就是让孩子冷静下来。 然后把鸡蛋放在脑子里,用其他方法把鸡蛋马上放回去。 ”郭萍强调,这些孩子只有经过特殊训练才能做到,对于训练的内容不方便,是核心秘密。
据介绍,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主要培训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家庭教育导师、幼师等国家新兴职业,接受过《超心理 学-脑科学技能应用》师训班等教育培训。 该校官网显示,郭萍是春霖学校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脑开发首席教研官、家庭教育导师、快速记忆讲师。 郑州大学20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首创并传授脑成像开发项目,致力于青少年潜能开发,建设中原“最强大脑”开发训练基地。
在论文中,我看到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参与其中,她说这些再生实验与学校无关,是她个人做的。 “一开始是朋友的孩子送来了,父母也是朋友,配合我做实验。 ”
面对网络上的质疑,郭萍很气愤,“这是我自己的探索和爱好,明明没有国家的钱,为什么要被质疑? 大家觉得不科学,可以自己做。”
记者了解到,刊登该论文的《写真地理》杂志是由吉林省新闻广电局主管、吉林省舆林新闻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国家新兴地理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3733,国内统一刊号: CN22-1394/G,邮政编码: 12-186。 主要栏目设置:城市规划、地质勘探、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筑工程、人文地理、水利交通、园林景观、地理教育、交流园地等。
记者通过万方数据库多次联系该杂志方,询问记者来意后,对方立即挂断了在线咨询电话。 26日上午,漩涡视频联系了《写真地理》期刊。 对方表示,这篇论文有点虚幻,无法通过常规审查。 作者应该用别的方法发表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上述实验听起来很玄,但其实更多的是搞笑。 通过几种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其成为液态。 但是,要把煮好的蛋放回受精卵的蛋里,肯定是不可能的。 受精卵失去了活性,不能孵化成小鸡。
据介绍,27日,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根据相关出版管理法规,对刊登《下蛋孵小鸡》论文的《写真地理》家杂志进行停刊整顿处理,开展自查自纠,责令深入调查部署自身存在的问题。 该局已成立专案组,进驻《写真地理》杂志出版单位,对其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巡查样品及相关资料,核实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