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2021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赏析

行政能力测试

公共基础知识

1、我国明代哲学家王明阳以为:心外无物,“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乘其秀气,故人心自乘其精要。王明阳的这一观点属于_____。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A【解析】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口是心非,同床异梦”告诉我们____。

A.要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关键部分在整体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A【解析】从认识论上来说,人们认识一个事物,首先接触的就是事物的现象,但是事物的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本质表现为真象的事物容易认识,本质表现为假象的事物就要小心了,所以这对范畴给我们的方法论就是要透过现象来看事物的本质,尤其是要注意揭穿假象的面具,以达到真正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____。

A.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C.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差别的 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答案】D【解析】诗句说草木枯荣都有自己的时令,有规律可循。即事物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且规律具有客观性。

4、“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蕴含的哲理是_____。

A.外因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 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内因是事务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内外因对事务发展同等重要

【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个原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_____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依据。

A.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科学发展观 D.经济发展方式

【答案】A【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言语理解与表达

1.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只剩27万个,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传统村落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古书,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保护传统村落成了( )的事情。

A.首当其冲 B.责无旁贷 C.一触即发 D.迫在眉睫

【答案】D【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者遭到灾难。“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一触即发”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触动就立即会爆发。“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根据“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保护传统村落的紧迫性,与此相关的只有“迫在眉睫”,因此答案为D。

2.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但绝不能把产业分成优劣,把人类生存必需的中低端消费品生产视为( )产业。离开了中低端消费品,我国产业几乎没有( )可言。

A.保守 前景 B.低级 动力 C.落后 优势 D.基础 突破

【答案】C【解析】根据“优劣”可知,第一空应填表示低劣落后的词,因此排除除A、D。再看第二空,中低端消费品不能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且与“优”对应,填“优势”更为恰当。因此正确答案为C。

3.人眼的光学系统跟传统的照明设备是十分类似的。照相机只是把外界景物的图像映在照旧软片上,人眼却并不是把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图像()地传给大脑,而是先对国组进行信息加工,抽取线段、角度、弧度、色度和明暗对比度等包含重要信息的简单特征,并把它们( )成神经信号,再传送给大脑。

A.滴水不漏 翻译 B.原封不动 转换

C.纤毫毕见 组合 D.完整无缺 换算

【答案】A【解析】由“却不是”可知第一空处所填词语应表示照相机传输图像的特点,因此排除“纤毫毕见”。比起“转换”与“换算”,“翻译”更能生动地表现出大脑对信息的编制,因此答案为A。

4.大多数人都是围绕着要做的事情而非身体的自然节奏来安排自己的时间,每天的工作任务、上下班的交通、社交活动和孩子的日常安排经常( )了我们,我们的时间安排不可避免地与人体生物钟发生( )。

A.支配 冲突 B.干扰 矛盾 C.影响 混淆 D.主宰 混乱

【答案】A【解析】由“围绕要做的事而非身体的自然节奏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可知,工作任务、交通、社交活动、孩子的日程安排“支配”或“主宰”着我们,“干扰”和“影响”语义程度太轻,排除。根据句意可知,“我们的时间安排”与“人体生物钟”相矛盾,发生冲突,而不是“混乱”,因此答案为A。

5.无论是以信息和言论发布为核心的微博,还是类似以“圈子”交流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都是一种( )的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网络形态。它们引发了传播方式以及议题和议程设置方式的深刻转移,原来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已经转变为多中心的、( )式的传播形态,原来往往由纸媒或电子媒体引发议题并引导议程的状况发生改变,常常出现微博引发—个议题之后电子媒体跟进的现象。

A.交互 集约 B.动态 互动 C.模拟 传导 D.虚拟 发散

【答案】D【解析】第一空,微博与其他社交网络都是虚拟的网络形态,排除A、B。原文中说“原来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已经转变为多中心的……”,可知现在的传播形态已经不是“自上而下”的单—方式,故“发散”合适。因此答案为D。

数量关系

1.某班评定学生奖学金时,规定平时分、期中分和期末分均排名班级前30%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取。现从该班任选一名学生,其有资格获取奖学金的概率最高的为:

A. 2.7% B. 10% C. 30% D. 65.7%

【答案】C【解析】假设该班有1OO人,则平时分、期中分、期末平均排名班级前30%的各有30人,题中要求任选—人获取奖学金概率最高,则只有这30人均相同时才满足题意,所以概率为30÷1OO=30%。故选择C。

2.某单位男员工所占比例不足一半,新招聘了8名员工,男员工人数增加了8%,女员工人数增加了6%,问原来该单位男员工比女员工少多少人?

A. 75 B. 60 C. 45 D. 30

【答案】A【解析】设原来男员工有x人,女员工有y人,则8%x+6%y=8,化简得4x+3y=400.结合选项带入排除,解得x=25,y=1OO,即男员工比女员工少75人。故选择A。

3.地质研究所组织了5支分队到山区收集矿石标本,每本分队人数均为个位数、且各不相同。其中甲、乙、丙、丁三队共有15人,乙、丙、丁三队共有13人。已知戊队有6人。甲队人数最多,剩下的3支分队只有一支人数多于戊队。问丁队有几人?

A. 8 B. 7 C. 4 D. 3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有:甲+乙+丙=15,乙+丙+丁=13,甲-丁=2,甲人数最多,且乙、丙、丁只有一支队多于6人,则满足的数字只有7、8、9,综上所述,只有甲为9,丁为7时才满足题意。故选择B。

判断推理

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答案】C【解析】直线数与曲线数差1。

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答案】B【解析】对称轴条数分别为1、2、3、4、5。

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答案】C【解析】都是一笔画图形。

4.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定的规律。

【答案】B【解析】每—行的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再与第二个图形去同求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5.左边是给定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答案】A【解析】考查立体图形折叠问题。B项假设正面正确,则上顶面图形的方向错误;C项假设正面正确,上顶面方向错误;D项正面和侧面位置错误。

综合应用能力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案解析】正确。(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始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依据和基本标志,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进步的源泉和内在依据。

面试

1.当前对有些单位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争议,你怎么看待这种用人措施?

【参考答案】

“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2、“末位淘汰制”不完全等同于竞争机制。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单位最初实行,然后逐步实施竞争机制,未尝不可。如果在规模小、人数少的单位实行,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也确有些单位人数不多,几乎所有人员都很努力,成绩都不错,甚至难分上下,如果实行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际关系紧张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