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图书馆:首图第一家大学分馆落户顺义,学校图书馆零门槛向公众开放

近日,首都图书馆在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图书馆开了一家分馆,成为271个“一卡通”联网馆中唯一的高校网点。这是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首次实现互通互补。在这家坐落在大学校园中的首图分馆,市民是否真的可以“零门槛”借阅图书?这种模式能不能在其他高校推广?日前,记者专程探访了首图在高校开设的第一家分馆。

市民 办卡就能借书

上周五,记者来到位于顺义区牛栏山镇的北工大耿丹学院。校址前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名扬中外的北京维尼纶厂,校园里的图书馆、教学楼,都由当年的老旧厂房改造而成。

在图书馆的开放阅读区,有人埋头翻阅书籍,有人认真抄写笔记。耿丹学院图书馆馆长付瑶告诉记者,“自2006年建馆以来,由于牛栏山镇没有公共图书馆,学校的图书馆就一直面向公众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阅读空间。”

“听说首都图书馆在这里开了一个分馆,就赶紧过来看看。”记者遇见家住牛栏山镇的邵先生。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联合读者卡,他在自助借阅机上成功借了一本胡适的《人生有何意义》。

“真是太好了!这样一来,我就不用开车十几公里到顺义图书馆,或者市里的首都图书馆来回借书还书了。”邵先生高兴地说,“以前,由于学校图书馆里面大众读物相对较少,尽管面向我们开放,来的人也不算多。现在,与首图‘融为一体’,有更多书可以选择,我们一有空就会来这里看书。”

这次开设的分馆,首都图书馆提供了2.5万册图书。此外,还有21个文献数据库,包含261万余册电子图书、1400余种电子报刊等丰富的数字资源。

学生 学习不受影响

公共图书馆是学生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首图分馆落户大学图书馆是否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没有带来不便,图书馆附近没有上课的教室,上课和上自习都没有影响。”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严顺天告诉记者,首图耿丹分馆的建立,对于学校师生来说是一个便利。“我们接触到的书籍更多更丰富了,需要的书籍不用再去顺义或者市里进行还借了,节省了很多时间。”

作为一所地处郊区的民办高校,耿丹学院每年有5000多名学生。“其中,有一个年级会在校外实习,这样算下来长期在校的学生,大概只有3000多人。”付瑶对记者说,图书馆馆舍面积2万多平方米,阅览座位有2000余席。此外,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阅览室,图书馆馆容量又够大,能够同时满足校内学生与周边市民的借阅需求。

首图 有条件高校可推广

去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

“北京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藏书丰富、门类齐全,但由于种种限制,多数只面对本校师生开放,资源并没有充分流通。”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认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以盘活其藏书,书尽其用、书畅其流,最大限度发挥图书资料的科研、史料、知识价值。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但并非完全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且有些是文献档案资料,本身也不适合外借。”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穆阿妮副教授道出了背后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国内很多高校学生数量多,图书馆容量有限、座位不够用。尤其是每到复习考试阶段,图书馆都会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

与市区高校图书馆“人多座少”的境遇相比,位置稍偏一些的高校则具有更大空间。“我们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比较有限,希望能借助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弥补这个缺憾,实现互补和共享。同时,也让学生和周边市民都能享受这一福利。”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鼓励有开放条件的高校,与首都图书馆或各区的公共图书馆合作,优势互补,让图书资源触及更多公众,为更多人服务。”李念祖告诉记者。目前,首都图书馆正在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商谈合作事宜。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小英

摄影:武亦彬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