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主要学什么:最无用的是历史学?来看看史学专业的同学怎么说
历史学是一门经常被人讨论、感兴趣,但又无时无刻不被人怀疑其作用的学科,作为一个半吊子的历史学学生,甚至自信一点,且当自己是一个触摸到历史学学术圈边缘的研究生,我自己是可以感受并理解到历史对于这个社会、对于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其重要性却并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若真用一句话概括其作用,那便是那句老生常谈的比喻:它就像空气,平时你总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但你却不能离开它。
历史学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且看我慢慢展开…….
历史学在干什么?
首先需要区分历史和历史学的区别,人们对“历史”最简单的理解便是“过去的事情”,而“历史学”自然而然便是一门研究“过去的事情”的学问。
人们茶余饭后热衷于讨论三国,讨论某个皇帝,这个时候他们讨论的是“历史”,但若是对这些“历史”提出疑问,并着手去解决这些问题,那便是“历史学”。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人们所使用的工具、技巧、理论等,便是构成历史学学科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变为“历史研究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忆力是有限的,但我们无意识的日常生活通常会留下各种线索。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忘记自己到底有没有按时吃药,为了弄清楚我们有没有吃过药,我们可能会去检查药品包装有没有被打开,数量是否对得上,垃圾桶是否有遗弃的包装袋,或者是翻看和好友的聊天记录是否提及自己吃药的事。
通过整理这些线索,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回忆今天的吃药情况,那么弄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吃药”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起码它可以指导你今天的用药量,否则因为记忆错误而导致未曾服药,或者过量服药,对于身体的康复都是不利的。
历史研究基本就是这么一回事。
通过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通过类似的方法复原事件现场的人类活动还有啥?——自然是破案—–没错,有些历史问题的解决,其难度不亚于破案。
历史学训练经常强调“回到历史现场”,设身处地地为事件人物着想,便如同刑侦人员强调要“回到案发现场”一样。
因此历史学是一门非常考验研究者逻辑能力和理论基础的活计。
也基于以上认知,我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他和其他学科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人类的历史活动中找到规律,并将其用于指导现实生活。
例如:“土地兼并会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妄自尊大的治国理念容易导致国家看不清世界发展趋势”“经济危机若不能妥善解决容易引发社会危机、加剧国家间的矛盾,从而导致世界大战”等认知,都是从人类历史的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再如,为何我们国家会一直在各种领域与美丽国斗而不破,并宣称“我们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因为历史规律告诉我们,第一强国与第二强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
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历史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在发现和总结规律,只不过它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相比,自然学科总结的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而历史学与众多社会学科一样,总结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讲到这里,历史学的两个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
第一,它可以指导你怎么“用药”,如果没吃药,那赶紧吃,如果吃过了,那就别过量服药了。
第二,它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和复盘,我们在曾经发生的事情上去系统梳理某种错误的出现,然后对症下药去解决这些问题。
但历史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直接关乎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
历史叙事方式对我们的认知影响有多大?
历史学如何就能关乎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没那么严重吧,作者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以我的认知来看,我觉得它真有这么重大的作用,接下来且看我的分析。
我们可以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在某次课堂上,老师发问:同学们知道西汉和东汉之间隔了什么朝代吗?
课堂上鸦雀无声,老师说:是王莽的新朝。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无论是否专业的历史爱好者应该都知道王莽篡汉这个史实,但很少人有意识会将其看做一个“朝代”来看待。
因为这是中国传统史书的叙事方式带来的影响,我国的传统史书基本没有谁会将新莽政权看为一个“朝代”。
但后世的历史学研究中,尤其是国外的(以日本为代表)研究,为了梳理清楚政权更迭的清晰脉络,不缺有将其作为单独的一个朝代罗列的叙事方式。
这里我们引进了一个概念——叙事方式。
我们对历史的建构实际就是一种叙事方式的建构。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完全没有意识去将“新”看作一个朝代呢?
因为我们的历史思维一直受传统史学的正统观叙事方式影响非常深刻,它贯穿我们一生,无形中已经变成了我们固定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
在传统叙事方式中,“新”是谋逆篡位而来,不具备合法性,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个被我们的传统叙事所承认正统王朝。
这一叙事方式可以影响到很多 未深入了解汉史的人 对两汉关系的认知。
如果史实基础不够扎实,或许很多人下意识就会认为东汉与西汉的关系,就相当于东周与西周,再次也是东晋与西晋,南宋与北宋,——他们都属于同一批人换了不同的首都,实际上被当做是一个朝代的两个时期被看待。
但事实上,东汉与西汉的关系远远要复杂的多,东汉的开国皇帝虽然与西汉皇族有血亲关系,但非常远,他并不是通过统治集团中心的迁移建立起来的朝代,而是在原本的统治被完全打碎之后,由新的起义集团重新统一起来的政权。
可以说,东汉除了国号和西汉相同,实际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们的统治集团是完全不同的两拨人(按后世的规矩,他们另立国号都可以)。
但是通过否认新莽政权的正统性,历史书写者便可以模糊两汉之间的差别,从而更好的去宣称自己的国祚继承于西汉,而非继承于新莽;但若是强调了新莽的正统性,那么东汉的正统来自于哪里?
于是,两汉之间隔了一个新,在历史叙事方式上来讲,便相当于宣告了西汉的彻底灭亡,则东汉是否具备即位的合法性便会受到挑战。
这时候大家会好奇,这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有啥关系?作者跑题了吧?
别着急,且听我说完。
去理清楚两汉的关系,对于近两千年后的我们而言,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历史现场复原问题。
但如若我们生活在东汉呢?
如若我们生活在东汉,这便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政 治问题。
不同的叙事方式,关系到当朝的统治合法性。
如若当时怀念和认同西汉的人居多,那么继承西汉的国祚便是一件合法合理,合乎正统的事情,则当权者便拥有了统治合法性。
如若当时憎恨、否定西汉的人居多,那么继承西汉的国祚,便是一件倒行逆施,不具备统治合法性的政权,则新的统治者所面对的问题,则可能是无尽的反抗与混乱。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东汉的开国皇帝站对边了,对于新莽的否认和对西汉的继承,使他拉拢了大量人心,迅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于是他们建构的历史叙事方式被流传下来了,成为了人们所认可的叙事方式,并影响到了2022年的学生,使得他们在下意识里就不把新莽政权当做是一个正统王朝看待。
发现了没有,历史叙事方式对一个社会认知,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可以如此深远,可以如此深刻,可以深刻到我们身处其中好不自知。
把这件事情理解清楚,我们不禁就要反思,我们到底有多少思维是历史叙事方式带给我们,使我们身处其中而毫不自知的?
在这里,我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我们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来源于历史叙事;我们对某个价值观的认同,来源于历史叙事;如果大胆一点,我们今天建立起来的很多认知,都来源于历史叙事。
哪怕是漂亮国这种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他的国家认同来自于价值观,但所谓自由的,民主的价值观,实际便是漂亮国建国历史的抽象体现。
例如很多朋友所认同的西方政党制度,它也来源于西方建构的历史叙事,因为他们相信权力多元,一定可以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因为西方的历史学家告诉他们,采取了这种制度的国家,都成了强国,尽管他们并没有告诉你到底是政治民主化推动的工业化,还是工业化推动的民主化。
这是历史叙事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
历史认同的影响则更大。
以后我们冲出宇宙,我们认同自己是“地球人”身份的基础,除了自己和外星人有根本的生理区别外,最重要的一定是因为我们有对地球历史的认同。
若失去这一层认同,则漂泊在外的地球人会变成流浪的星舰文明。
我们没做科学客观的统计,但仅根据自己对身边人的观察,那些“强调团队过去的荣耀”的社团组织,其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往往会比那些“不强调”的社团组织强。
对于历史认同,若要展开还有很多可讲的东西,这里便不作展开,以后有空再写吧。
但就是这样,若失去历史,人类会继续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生存下去,但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会瓦解和消亡。
今天便讲这么多,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一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