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久违了!上海思南读书会重启,回望“静心读书”的八年
“各位朋友,久违了!我是思南读书会的‘八年员工’。”主持人、评论家李伟长的一番开场白,让现场读者发出会心笑声。八年前的冬日,从上海黄浦区思南公馆这片历史文化街区中,思南读书会诞生,几乎每个周六与市民相约,后因疫情按下了暂停键,今天“重启”的思南读书会迎来八周年特别活动,“静心读书”的节奏回归。
一连串数据是这座城市书香的注脚——八年来累计举办383期活动、广邀近1500名作家学者、吸引近7万名读者,思南读书会成为亮眼的全民阅读品牌。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感慨:“说实在的,我每来一次,都有一种要静心读书的冲动。”业内期待,“静心读书”能够成为我们与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里一道微小却持久的光芒。
重建文学与更广阔人文社科视野的联系
新年伊始,首届思南年度书单发布,尝试重建文学阅读与更广阔的人文社科视野的密切联系。今年不仅是思南读书会创立8周年,也是《思南文学选刊》创刊5周年,同步记录读书会发展历程的《在思南阅读世界》已出版5卷,正在编辑的第6卷将保存思南读书会在疫情期间的阅读记忆。
以思南年度书单为例,分了正榜与副榜,“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榜单,而是多重学科、知识、视野和趣味的碰撞。”同为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方岩关注到,如果文学评选推广,依然局限于“小圈子”里单一的散文小说,难免自缚手脚,让文学的趣味愈发狭窄,仅局限于本专业或是个人视野。
如何抵达“包容”与“复合”?从榜单上看,无论是陈福民《北纬四十度》、伊险峰与杨缨《张医生与王医生》、杨潇《重走》等非虚构写作,还是许宏《发现与推理:考古纪事本末(一)》、高峰枫《维吉尔史诗中的历史与政治》等人文社科著作,都从多个维度凸显了文学与史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融合的多种可能性。
“人文社科与文学如何发生关系?其实不少优秀人文书籍里都有着出色的想象力,包含悬疑推理元素,我们希望文学现象能更多与社会热潮建立密切关系。”黄德海以年度非虚构翻译著作《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为例,书中正是通过丰富细节勾勒出年代史,可读性强。
评委们的个性化推荐组成了“遗珠榜单”,以丰富生态彰显了参差之美。比如,评论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推荐张邦彦《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书中结合科学史与思想文化史研究,呈现清末民初催眠术在华人社会的发展。当史学进入文学书写视野,他以作家陈福民《北纬四十度》为例——作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与冲突、竞争的重要地带,与长城走向高度重合的“北纬四十度”无疑是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地理疆界与历史概念。史学界早就对“塞外之史,殊族之文”予以持续关注,文学书写则似乎尴尬地停留在古典文学留下的边塞诗作。《北纬四十度》代表当代文学有力回应了波澜壮阔的边疆史命题,同时在“非虚构”蜂起的写作浪潮中重现“文学”的边界与潜力。
这股非虚构写作的浪潮中,经济学教授梁捷关注到《张医生与王医生》,在他看来,这既是沈阳两个中年医生的个人史与家族史,同时也是一代东北人乃至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史。“作者反复在小人物与大时代这两种视角中切换。两者的体量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是整部作品的力量来源。”
让有温度的阅读推介融入城市日常
春节期间,金理断断续续在读罗伟章的长篇小说《谁在敲门》,这是来自好友黄德海的“安利”,结果瞬间“入坑”,“超出预期,不舍得一下子读完”。“在国内,每年新书的产量惊人,有时去书店置身书海,顿感茫然。这么多书怎么选?”金理形容,读书会、书单犹如“航海图”,“和信得过的朋友聊聊,听听他们的美学判断,总会有惊喜的收获。”
对此,翻译家、作家btr深有同感,“有时你在图书电商平台买书,大数据会记住你的选择与偏好,后续就持续推送‘猜你喜欢’,但算法控制下的口味会让书单愈发狭窄单一。”而个性化书单颠覆了冷冰冰的算法模式,拓展了阅读视野,“就像丰富的买手店集合,形成多元的人文社区”。他推荐的年度之书,是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长篇《流俗地》,“作品回归福楼拜式的现实主义,以盲女银霞勾连起一个华洋杂处、文化共生的多元族群社会,家乡怡保化作小说里的流俗地锡都,极具辨识度的叙事声音扎实而沉稳地绘出剧变的时代洪流中的草民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