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忆读书:学府一小桂英老师上名师示范课《忆读书》,理辩读书之法,点亮阅读心灯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徐存/文 余亮潺/图

虽已时值期末,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一小的微格教室中,语文科组的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正在享受着一场由教科研主任桂英和五(6)班的同学们带来的名师示范课《忆读书》。

桂英,南山区精英教师,任五年级语文老师,虽然平时有很多繁重的行政工作,但她始终未曾离开三尺讲台,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我一生挚爱的事业,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课堂是最快乐的事。”

桂英老师的课灵活、高效、激情澎湃,既及时给孩子们向上的鼓励,又不乏耐心地引导,让孩子们在课堂中绽放出不一样的精彩。她先是引领学生走进冰心的读书经历,然后在朗读中品析,在辩论中思考并感悟: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9字真言中所蕴藏的力量。

桂英老师先是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课前热身,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青少年的大朋友——冰心的读书经历中,通过列时间轴法,带领五(6)班的同学们一起梳理了冰心的读书经历,从而完成了第一个课堂小任务。小任务,大智慧,别小看这一个不起眼的小任务,却包含着桂英老师精巧的课堂设计,她巧妙地把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融合到任务挑战中,孩子们在完成挑战的同时也把语用要素烂熟于心,教的最高境界便是“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完成学的过程。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就像是药品,好药,对症而食之方可治病。书亦如此,需择善而读。那么,哪些书是“善”的呢?别着急,这就是桂英老师给出的第二个任务——和冰心一起思考好书标准。走进课本,从文本细节中找寻答案:语文学习是基于文本基础之上的探究与思考。孩子们在桂英老师的循循善诱中迅速捕捉到有效信息,梳理出好书的标准。

知道了什么是好书,那到底该怎样读呢?是不求甚解地读?还是熟读精思?到底哪一种方法才是好方法?一时间,同学们也是众说纷纭。此时桂英老师又有了奇思妙想的任务单——课堂辩论赛。这下同学们可算是找到了英雄用武之地,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一番。果然是名师出高徒,五(6)班同学的博学、妙语连珠让听课的老师们连声称赞!一场课堂的小辩论,在他们的热情演绎下,颇具大赛选手的风采,而到底该用哪种方法读书,也在争辩中越来越清晰!都说教无定法,果然,唯有让学者习得才是王道。

桂英老师这节课,设计精巧,节节推进,给孩子们读书最明确的指引,一梳——理出读书的好处,理出好书的标准;一辩——辩出读书的方法,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