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红图书馆”又获国际大奖!来看复旦图书馆医科馆“打卡达人”背后的故事

还记得“复旦学霸”打卡上热搜的新闻吗?

去年11月,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举办的“图书馆达人冲冲冲”活动推送后不久,由“打卡数据”衍生的话题#怪不得能上复旦#迅速冲上热搜。一张关于“复旦学霸”的截图在网络刷屏,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2亿,讨论超3万。

日前,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公布了2022 IFLA 国际营销奖的评比结果。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以下简称“医科馆”),凭借在去年盘点的“医科馆之最”、“医科馆达人”等栏目组成的“图书馆达人冲冲冲(Go! Library Stars)”项目,荣获十大最富创意的项目之一!

作为代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及其用户利益的领先国际组织,IFLA是图书馆和信息行业的全球之声,在全球140个国家拥有1300多名会员。对于此次的奖项,IFLA管理和营销分会主席Anya Feltreuter介绍:

获奖者不仅通过这些活动改造并重构了他们的图书馆,在图书馆营销方面,他们还提供了用户参与及‘跳出盒子思考’的优秀案例。

在国际各图书馆已经逐渐产生营销意识、探索开展营销活动的情况下,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营销,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IFLA于2002年设立图书馆国际营销奖,旨在征集、评选并奖励世界各国优秀的图书馆营销项目,目的在于引导图书馆用科学的思维、系统营销的理念开展规范的、有效的图书馆营销项目。自设立以来,该奖项逐渐成为国际范围内图书馆领域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奖项之一,具有极大影响力,对图书馆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该奖项面向全球评选,对象不仅包括大学图书馆,还有包括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各类图书馆。本次医科馆从中脱颖而出,与“图书馆达人冲冲冲”活动的创意和社会影响力息息相关。

意外上热搜、获国际大奖,源自四年探索积累

“6月27日的0-8点间,有517人在24小时自修室学习奋战,这是2021年大家最喜欢学习的一天!”

“B1自修C区的B596号座位在过去的一年里,被预约了794次!成为图书馆最受欢迎的座位!”

“最长情的张同学,在一年中预约同一个座位159次!”

这是2020年“图书馆达人冲冲冲”项目的部分年度数据盘点。这些宝贵数据,不但让同学们回顾了过往一年的“打卡历程”,也帮助图书馆了解到学生们的图书馆使用习惯,多维度识别图书馆深度用户,包括来馆次数最多、在馆天数最长、在馆时长最长、坚持开馆就来、最钟情于同一个座位等。

这并非医科馆第一次这么做。实际上,从2017年开馆以来,医科馆每年都会坚持公布一组年度数据。正是基于前几年的经验,医科馆的工作人员不断推陈出新,数据盘点越来越具有创意。

“每年我们的奖项名称都会有一些差别,也会挑一些更有趣的奖发给大家。”分管医科馆的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应峻介绍,“除了对热心的读者用户颁奖,我们在周年活动上也会表彰优秀志愿者。一方面希望借此鼓励师生更多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多为学校的图书馆做出些贡献。”

应峻介绍,医科馆的周年活动一向受到同学们欢迎,每年相关的微信推送阅读量都很高。除此之外,固定推送的展览和讲座预告也吸引了很多其他校区的同学前来“观摩”,也让越来越多校外人士了解、关注到复旦大学医科馆。

“去年的活动出来后就有很多学生转发,还有学生自己制作了短视频搬运到各个社交平台上,这是往年没有的。因此,我们也得到了更多来自社会上的关注,最终形成网络刷屏的效果。”应峻说。

当然,从举办活动到参赛获奖还有许多需要准备。医科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入手,全过程亲力亲为设计logo与标语,并通过多平台的媒体账号宣传以扩大受众,最终成功摘得大奖。

创新性利用大数据,关照每个个体成长

医科馆创新性地利用空间使用数据并巧妙地结合门禁系统数据,多维度识别图书馆深度用户,最终举办“图书馆达人”评选大赛并取得了出色成果,离不开现代化大数据支撑。

2017年新落成的医科馆,除基础服务外,还将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集于一身,提供在线预约、室内导航、智能提醒及微信推送等多项创新服务。馆内设置多间不同规模的独立研究室,供医学教研活动使用;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随时满足读者借还书和阅读需求;多功能智慧研讨间和学术讨论区,提高医学教学的互动性与自主性;录音录像空间和小舞台,展现师生风采,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除了大量专业的医学信息资源、丰富珍贵的医籍典藏、古今中外珍贵的医学史料,馆内设置智慧书架与机器人馆员;另有助力于实践课堂的VR手术、AR解剖室;并为医学生提供3D打印、模拟医学测试等服务。

“我们希望借此了解师生的使用习惯,并更精准地开展一些相应服务。许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学医出身,会更熟悉医学院师生的需求,也希望借此把这一空间建设得更好,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资源优势。”应峻说。

医科馆公共关系馆员宋元明介绍,“图书馆达人冲冲冲”活动的起源,其实是图书馆的座位预约系统。由于每个座位对应每个学生进入图书馆的ID,图书馆能够在后台众多的数据发现同学们使用多的位置、受欢迎的空间等有趣的统计结果,这就启发了他们从数据入手推出相关活动。

当然,在数据搜集、公开的过程中,医科馆会考虑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最少的人员干预获得更多的用户使用数据;颁奖前,馆员也会联系获奖学生询问是否愿意隐去姓名公开其空间使用数据。“目前来看,每位同学都非常乐于接受这个奖项,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正能量、很宝贵的荣誉。”应峻说。

在宋元明看来,这样的数据盘点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校机构,对个体成长的一种关照。“不仅仅是说我们把空间开出来,所有同学、所有老师都可以来用,而是说我们在其中接收到了每个个体对图书馆的热爱,并通过活动、颁奖的形式予以反馈,这更是人与空间的一种微妙互动。”

疫情期间,医科馆更是利用座位系统控制间隔入座,保证师生能安全高效地利用馆内空间;并参与到国际论坛,交流、探讨面对疫情的图书馆管理和科研创新、在线信息服务的创新等议题。

在此次准封闭管理期间,医科馆将原本每周两次的日常培训转为线上,通过实时会议培训学生对数据库的使用,或指导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管理软件,“基本上每次都有100多个同学参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宋元明表示。

书山有路勤为径,让图书馆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在去年的评选活动中,“一年打卡1424次登顶”的孔怡德被称为“打卡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硕士研究生 孔怡德

她当时是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一名学生,如今她已顺利推免研究生,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而曾赴武汉抗击疫情的张继明,恰恰也是医科馆的捐赠者。

2020年暑假,忙于研究生推免,又同时在医院实习的她,几乎将医科馆变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对她来说,无论是最经常去的地下自修区,还是最钟爱的图书馆6层,都见证了她奋斗拼搏的身影……

在热搜话题的评论区,不少人称她为“卷王”,但孔怡德认为,去图书馆对复旦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复旦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专注课业,人均学习时间长。打卡多并没有特别之处,我只是进馆次数较多,校园里这样的同学很多!”

的确,孔怡德只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莘莘学子里的一个代表。

在医科馆新馆刚成立一周年的活动中,首次获得“座位利用达人”的陈同学,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肿瘤科工作,并在前不久获得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计划杨帆专项资助。

20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生 李海燕

在去年的活动中,荣获“早鸟”称号的20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李海燕有168次在早8点开馆时准时踏入图书馆,而20级公共卫生学院的硕士生王兰则是创下225次学到闭馆纪录的“医科馆夜猫”……

还有更多遨游于书海的学子,或迎着晨曦踏入图书馆,或伴着星月离去。图书馆,是他们求学生涯的一处宝贵又亲切的栖息地。

活动后续,医科馆会和这些“上榜”学生们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发展。“有些同学在毕业后还和我们保持着联系,他们都很优秀,之后也都继续在各自专业领域耕耘深造。”宋元明说。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来源:作者:项天鸽 殷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