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你有何期待?
最近几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团队,正在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的首次出舱活动做准备。
这样的“首次”有许多个——10年来,中国航天由大向强的脚步越来越快: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推进剂在轨补加、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地外天体点火起飞、首次携带月球样品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用一次次精准的控制、惊艳的突破,连夺22次“国字号”重大航天任务全胜,标注着中国航天从跟跑、并跑到超越的创新足迹。
一句指令要练千遍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17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灯火通明。
“北京明白!”
坐在调度台前的北京总调度高健,发出一道道坚定而洪亮的指令。在他的调度指挥下,各系统各岗位通力协作,约7小时后,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多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
“一句要练千遍,千遍只为一句。‘我是北京’字字如山。”高健今年28岁,在多次重大任务中担任总调度。他说:“只有真正懂得,才能真正明白,因为我的身后是中国航天。”
鲍硕,飞控中心首位女调度,与高健同为“90后”。
月面采样,难度极大。48小时内,航天器不仅要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还要定时定点实施月面起飞,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地球和月球38万公里之间的连线互动。
为顺利完成任务,鲍硕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调整作息时间,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状态、推演流程、模拟故障、练习口令,压力大到顶不住时,就用跑步来调整。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后,她从搭档手里接过采样的接力棒,指挥机械臂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千余条指令从她口中喊出,近万句调度交互无一错漏。最终,表取采样封装任务完成时间比预计整整提前了7个小时。
一屏数据、一支话筒、一个操作台,是“北京明白”的标配。航天器在浩瀚太空中的每一次机动变轨、每一次姿态调整,在地外星体上的每一个动作、携带仪器的每一次操作,都是通过遥控发令岗位来完成。
10年前,于天一给神舟十号飞船发送指令,仅用1秒钟就能送达到位。如今,已是深空探测任务团队副指挥的他,带领更多的青年完成更为复杂的飞控任务:一边突破38万公里导航“玉兔”巡游月背,一边克服单程通信时延20多分钟等难题,穿越亿万公里牵引“祝融”巡视火面,用智慧和汗水创造惊艳世界的成绩。
创造快速交会对接世界纪录
中国航天每一次追赶都在突破,每一次突破都在加速。
若干年前,国际空间站将中国拒之门外,技术封锁,没有外援。而今,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云顶之上神舟穿梭、天和遨游,中国人自己独立建造、自主运营的太空家园已从蓝图变为现实。
2021年5月,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经历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三次加注、两次泄回推进剂”的非常考验。
5月20日,当听到第二次推迟发射的消息时,已经连续数日没合眼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姜萍一下懵了,原本满满地期待,瞬间变成了又一场两地同步与时间赛跑的艰难鏖战:文昌,参试各方紧锣密鼓排除火箭技术故障;北京,姜萍带领团队争分夺秒为天舟重新构建飞控方案。
5日5夜不眠不休,他们将此前数月准备的方案一字一句重新梳理设计,拿出了成熟可靠的方案,并连夜开展相关联调验证,为5月29日实施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他们的精心护航下,天舟二号任务后续飞控节点均是“稳稳的成功”。探索永无止境,登攀永不停歇。经过他们的反复演练和实践验证,终于在天舟五号任务中,创造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
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是世界航天领域内公认的最复杂、最难攻关的技术之一,世界上仅美、俄和中国掌握并成功实施该项技术,其中径向交会对接的难度更大。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首次径向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整个对接过程是高动态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飞到空间站下方后,由于轨道不同,两个航天器保持对接所需要的相对位置和姿态是很难的。”载人飞船任务型号团队指挥乔宗涛说,“我们需要精准控制飞船逐渐调整位置、速度和姿态,在安全的空间走廊内逐步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为此,乔宗涛带领团队积累了数万个组合体轨道及姿态的仿真数据,进行了上百次的联调联试验证,参与设计约2500个故障预案,攻克空间站组合体遮挡太阳能帆板、持续控制飞船大幅度的姿态调整和轨道维持、测控条件变差、地面状态监测和应急处置难度增大等都诸多难关。
400米、200米、19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缓缓向天宫空间站平移靠拢,伴随着“对接锁紧完成”的口令,广袤太空中,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为一体。
10年间,朝霞为邻,晚星作伴,一行行代码仿佛有了生命,述说着中国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型、“T”字构型的变迁,也生动记录下这群年轻人在建设航天强国征程上奋斗的青春。
一边看飞行状态一边撕预案
星河璀璨,征途漫漫,逐梦九天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
183天,神舟十三号乘组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纪录。这背后,离不开“大管家”胡国林所在的航天器运控及长管团队的日夜陪伴和悉心保障。
航天员长时间驻留、空间站多目标协同、任务关键节点多和重要控制难,对飞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应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6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并行管理空间站组合体、“玉兔”号和“祝融”号巡视器等多个航天器,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实时状态:当遇到碎片碰撞的风险时,他们需要改变组合体的轨道高度实施规避;当航天员要实施舱外行走、太空授课等重要任务时,他们提前细致核对每一个关键节点;当需要批量上注指令时,他们慎之又慎、接力协作,确保每一帧注入数据准确无误……
伴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已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胡国林和团队也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任务。
如今,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进驻空间站2个多月,各项在轨任务顺利推进。在严密紧张的工作外,胡国林和团队每天还会把电视新闻直播画面实时推送到空间站上,让航天员即使身处太空,也能及时了解地面发生的新鲜事。任务间隙,航天员也能通过在轨拨号给地面打电话,与家人暖心交流,唠唠家常。
“在我们眼里,正确率百分之九十九不行,必须百分之百。每天都是第一天,每圈都是第一圈,每条都是第一条,大家时刻保持着最佳状态和饱满热情,每当听到‘北京,我是神舟十五号’,我们就第一时间响应。”胡国林说。
任务中,中心核心舱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达飞和同事工位面前,总是放着一堆比字典还厚的A4纸。仔细翻看,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都是打印出来的部分关键预案和目录,而更多的预案都存储在他们的脑子里。
“我们一边看飞行状态一边撕预案。在它成功入轨后,每个岗位都扔出来很多崭新的文件。有人可能觉得浪费,但这恰好说明航天器没有故障,整个飞控任务一切顺利。随着预案越撕越薄,我们离成功也越来越近。”李达飞说。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
未来,这群年轻人还会创造更多的“首次”——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火星采样返回探测、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他们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稳更远。
(原标题: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即将首次出舱,飞控中心如何备战?剧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祺瑶 王海欣
流程编辑: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