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论文: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
《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
作者:刘培 林钱滔 黄先海 董雪兵
本文发表于《管理世界》2021年第8期
文章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实质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全体人民共创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共享日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围绕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积累人力资本和参与共创共建的机会、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为主要思路,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富裕程度为主要入手点,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实施若干重大战略,健全政策体系,营造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加以测度和引领,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
文章结构
本文围绕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实质、内涵、实现路径、测度指标以及相关的战略和政策等重大问题展开分析。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现代化新征程内在而紧迫的要求
(一)共同富裕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共同富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后,鲜明地提出共同富裕的接续奋斗目标,既能更加充分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将更有效、更直接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推进各项工作,将带动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共同富裕是党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我国人口规模巨大,14 亿人口实现以共同富裕为鲜明特征的现代化,既会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也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人类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三)共同富裕是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带领人民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今后必须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效地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有力地推动共同富裕,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共同富裕实质是全体人民共创共享日益美好的生活
(一)政治内涵:国强民共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
1. 共同富裕是党的初心,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带领全体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奋斗的旗帜
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所着力推进的共同富裕,将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创造出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并能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带来的幸福而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美好前景将鼓舞全体人民,凝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2. 国强民共富,从政治哲学角度看,就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契约相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契约
在不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竞争的大背景下,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过程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更有力地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理念,也将成为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更加有力的底层逻辑和更加生动的叙事方式。
(二)经济内涵:人民共创共享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
1. 共同富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保障,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自然逻辑延伸
2. 共同富裕建立在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基础上
3.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4. 共同富裕意味着多维综合的幸福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
5.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状态和过程的统一,是当前和长远、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统一
(三)社会内涵: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占主体的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结构
共同富裕意味着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占主体。这是一种和谐而稳定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大部分人口有体面、稳定、高质量的就业,有较高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享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城乡区域差距基本消失,人口流动基本上限于一定比例的更换就业岗位者,不再有大比例人口常态化地异地迁徙和流动。
(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1)创富新格局。(2)富裕新生活。(3)共享新局面。(4)乐富新氛围。
三、以更平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要突破口推动人民共富、缩小生活水平差距
1. 从让人民公平积累人力资本、公平参与共创共建入手,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升中等收入群体富裕程度
具体来讲有3条基本路径。第一,通过政府的补贴和帮扶,切实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第二,提高社会流动性,打破垄断、消除壁垒,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人的充分流动,进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局面,最大程度激活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让大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并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第三,加快完善初次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遏制以牺牲劳动者利益为代价的恶性竞争,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 从强化法治建设和产权保护入手,激励高收入阶层进一步发展并带动“提低扩中层”
激励高收入阶层进一步发展、提升其富裕程度,第一,需要强化法治建设,核心是加快完善产权制度,稳定投入、生产、创新和经营活动的预期和安全感。第二,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第三,健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坚决切断通过各种违法违规方式获得的高收入;开展全球税收协调,根据国际比较确定合理的高收入阶层边际税率,以凝聚和吸引高收入阶层的财富留在国内投资创富。
3. 从增加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入手,更好地保障最底层的生活水平
保障最底层,让创业创新失败者、最低收入阶层、遭遇各种重大不幸冲击以至于难以维持正常生活者、丧失劳动能力者过上殷实而体面的生活,是共同富裕的底线要求,也是共同富裕最显著的标志。第一,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收入用于资本性项目的比例,增加公共服务和民生方面的投入。第二,要创新供给方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通过多主体竞争有效降低公共服务和民生项目成本,全面提高服务供给方便可及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三,充分发挥社会财富和社会力量在3次分配方面的作用,落实慈善捐赠的相关优惠政策,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加快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四,在名义税负中性前提下,优化税制结构,降低对收入、财产、投资、经营活动的税收,增加对影响普惠公共产品如环境的活动税收,在促进其外部性内部化的同时,将所筹集的收入用于转移支付。
(二)在高质量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中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1. 构建符合现代化基本规律的国土开发和人口分布相协调的格局
2. 从促进流动就业人口融入常住地入手,提高城镇化质量
3. 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入手,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居民财富保有量和财产性收入
(三)在人口充分流动中推动各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1. 从便利人口跨地区流动和融入入手,形成国土开发强度和人口承载量相匹配的空间格局,缩小区域间生活水平差距
第一,继续鼓励和促进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并接纳更多流入人口,为他们提供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二,推动广大中西部地区具备产业集聚条件的地方,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集聚本地人口,实现工业化,提升本地发展水平。同时也降低公共服务提供成本,减轻广大国土空间上的人口承载压力。第三,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
2. 从实现生态环境要素等价交换入手,保障相对落后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
3. 从改善转移支付和对口帮扶入手,保障相对落后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
第一,建立区域均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质量水平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标准水平城乡区域间衔接平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第三,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
四、科学构建共同富裕的测度指标体系
(一)构建共同富裕度量指标体系的若干原则
第一,必须对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状况同时加以度量。第二,需要对共同富裕实现过程和实现程度都加以度量。第三,要引导缩小差距但不能搞平均主义。第四,精心构造发展成果共享程度的度量指标。第五,根据指标性质选择合适的度量方式和量纲。第六,指标体系不宜逐项层层分解。
(二)指标体系框架
1. 总体富裕程度的度量指标。可以用以下四方面指标加以度量。一是人均国民收入绝对水平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人均财富保有量水平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三是人均物质财富保有量水平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四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2. 发展成果共享程度的度量指标。第一,人群差距。第二,区域差距。第三,城乡差距。
(三)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分阶段奋斗目标
第一,到2025年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基本确立,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第三,到2050 年的总体目标是:我国成为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城乡差距消失,区域差距显著缩小,全民富裕生活达到新层次,人民共享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五、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与政策
(一)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第一,落实基本经济制度。第二,保障人民的自由迁徙权,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消除因身份差别而导致的具有逆向转移支付效应的体制性安排。
(二)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实施若干重大战略
第一,创业就业促进战略。第二,全民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本提升战略。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第四,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城镇化相融合的战略。第五,乡村振兴战略。第六,全球财富积聚战略。
(三)健全共同富裕政策体系
第一,建立高效、精准、规范、透明的二次分配体系。第二,建立基于多维减贫理念的基本公共服务兜底政策体系。第三,健全促进共同富裕的软基础设施。第四,健全党领导下的对口帮扶机制。第五,持续提升宏观调控水平,形成合理的相对价格和大体稳定的价格总水平。第六,开展全球税收协调,抑制国际间税制套利行为。
(四)以“国强民共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营造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持续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此,必须加强宣传引领,宣讲共同富裕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正确阐释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倡导创新创业、守法经营、诚实劳动,倡导自立自强、公平竞争,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倡导互帮互助、社会关爱的社会主义道德。
亮点总结
非常之全面
今日小评
学习学习,非常接近政策文件。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刘培林、钱滔,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黄先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董雪兵,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文章详情
本文发表于《管理世界》2021年第8期
文章类别:经济体制改革
发文时间:2021-08-05
被引量:33
下载量:14560
课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