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考热门作文类型——传统文化类到底该怎么写
老师给你写范文——中小学系列
话题作文《传统文化》写作技巧
例文/刘雷生 网络学生投稿
同学开头原文
那一曲悠扬映在脑海中,随着海岸边际的金光与他苍老的身影形成每个人掌舵的准备。
——题记
微朦的细雨,延安的长亭古廊,芳华的古镇显明藏不住岁月逝别沧凉罢!细碎的情景化为零碎的相片肆意舞动文化的秉承。
刘老师开头批注
使用题记,在应试作文中不失为一种讨巧的结构,不过若要使用,必须知道题记是干什么的,方能写出优秀的题记来,才可为其作文增光。题记是干什么的?它不仅仅是作文的一种结构,还要有别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题记我们最好使用一些哲理的句子,点明中心,而不是和故事相关。其次,开头第一段芳华的古镇这句话似乎不通顺呀?
刘老师开头例文
一曲悠扬,是沉淀千年的声;一根竹萧,是传承过去的桥。
——题记
微朦的细雨,漫洒在小城的长亭古廊,划破了寂静的时光,我打雨中走过,脸上,尽是零碎的清凉。
同学第二至三段原文
屋檐雨珠似落似坠,远处石桥天际的夕阳渲染了它一身金光,而后落在了早已深松古旧的木椅上。我向前看,沿着屋边花卉,顺着澈河乐曲,走着古道苔石。我停在了远处吹箫者斜面。苍老的面庞,肩篮中竖着几支竹箫,双手扶按着一根细长的箫,深黑似灰的瞳孔,头随着羌曲而富有旋律的摆动,周围已站满了来倾听他吹箫的民众。细一品,那悠长的曼曲宛如把我带回悠深竹林,月光清幽下也是他一个人。而后,他停了下来,坐在石墩上捻着柔布擦拭着那支感觉历史悠久的竹萧。
我走上木桥。老爷爷瞧见我,脸上绽出笑意:“姑娘,买竹箫么?吹出来很好听的。”我看着老爷爷身旁木篮中的几支竹箫,微微地点点头。老爷爷笑了笑,眉眼弯成了一条细缝:“唉,这是几百年前秉承至今的玩意了,平时除了像我这般年纪的,年轻一点的孩子都不怎么想的。”老爷爷的这番话触了一下我的心角:“那爷爷怎么还在卖竹箫啊?这个不赚钱吧?”
刘老师第二至三段批注
虽是优美的词语,但也不能忘记真实可信,且看你的这其中一句,试想,谁家的木椅放在屋檐下,还被雨珠淋着,这过不了几天就坏掉了。木头最怕水了。其次,这两段是在写故事,刘老师建议不要与钱关联,卖箫不赚钱,难道是因为没人吹吗?并不单单如此,其次,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传统文化,你和赚钱联系在一起,是不是有些铜臭了呢?
刘老师第二至三段例文
雨停,一抹斜阳朦现,将湿润的世界渲染,不远处的桥,便成了画中的模样。桥上,有一个吹箫老者,曲声悠扬,在他周围蔓延。我走过去时,他的身边早已站满了人,皆如我一般,是被他的箫声吸引。闭上眼,那箫声宛如一根细细的线,拉着灵魂去到一片幽深的竹林,月光倾洒,曲径通幽,我的心随之安定下来。
一曲终了,他坐在桥边的石墩上,捻着柔布擦拭着那根竹箫。我走近,老者扭头望向了我:“姑娘,买根竹箫吧,很好听的。”低头,我望见他的身旁是一个装有竹箫的木篮,我叹了口气:“是很好听,可我……不会吹。”老者微微一笑:“很简单,我教你。”说着,他拿出一根来递给我,教我如何吹奏,果然在他的指点下,不多时,我亦能吹出些许的音律来了。那声音自我的嘴,从箫中传出,多么的奇妙呀!
同学第四至九段原文
老爷爷叹了口粗气,苦笑道:"没办法呀,我年轻的时候这东西正风靡,现在也没多少人喜欢啦!我也没什么本领,只能吹着我阿爸小时吹的萧出来逛逛。"
说完,老爷爷的眼神暗沉了,我的心间好似也压了块大石头,被揪起了一般。
“那为什么不卖一些赚钱的东西呢?”我疑问道。
老爷爷顿了下,勾勒起笑容道:“如今已没多少人卖这些老玩意了,那岂不是快没了,就听不到啦!”我付了买那支竹萧的钱。
随后,我看着老爷爷愈走愈远的身影。金晖印照在他背上,打亮了他身上的担当,照耀着老爷爷手中的那支萧。
刘老师第四至九段批注
其一,你说爷爷年轻时箫乐器风靡,这个老爷爷寿命可真长,因为竹萧这个乐器近百年来还没有说风靡的时候呢,倘若说风靡,刘老师记得清朝时期这个乐器吹得还多一些。其次,这个故事有一个漏洞,那就是买萧的人不会吹,那不还是传承不了?他买萧,不如去教别人吹更好吧?最后还有一点,这是人家卖东西的地方,怎么卖给你之后就走了?难道是骗子?
刘老师第四至九段例文
“你吹得真好!”老者夸奖我,我微微一笑:“老爷爷,这么好的乐器,我之前怎么从没有听说过呢?”老者听到我说的话,眼神暗沉了下来:“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呀,曾经这箫可是被称为“乐器君子”,名列中国传统乐器榜单,而如今,西洋乐器大行其道,箫也就没落了。”
说着,老者再次叹了口气:“没落的难道仅仅是箫吗?”
老者此言,勾起了我脑中无数的回忆:我想起鸦片战争之后的“拿来主义”,想起千禧年之后的“哈日哈韩”,顿时亦哀叹不已。
但这哀叹之后,我复又抬起头来:“爷爷,也许箫声在不久就会再次响彻中华了。你看。”我抬手向街头指去,那车流中的国产车逐渐多了起来,昔日的运动霸主“耐克”“阿迪”旁边,尽是“李宁”“鸿星尔克”……国货当街,正如箫声悠扬,承继这中华璀璨的传统,台步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刘老师是这么改作文的
同学结尾原文
起帆远航,秉传文化。——后记
刘老师结尾批注
后记不是这样用的,我们用不好就先不要用了。对于我们应试作文来说,刘老师建议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升华中心的句子会更好。
刘老师结尾例文
莫道外国月儿圆,泱泱中华方是根!一支竹箫,便是一段历史,一支竹箫,便是一段未来。如今,十数亿竹箫鸣奏,正在吹出中国传统觉醒的最强音!
近期私聊刘老师修改作文者颇多,恕不一一回复,感谢各位!
修改作文,请联系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