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辩论赛题目:《爱情发生在三天后》是一道都市男女的爱情辩论题
台剧最近几年真是惊喜连连,经历了近十年的探索,台剧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用喜剧、卡漫、写实等不同叙事风格探讨社会现象议题,从《想见你》《俗女养成记》到《我们与恶的距离》,这几部高光之作见证了台剧的转型之路。各类型题材,无论是爱情、职场或是悬疑,都让人眼前一亮。
6月18日,一部新台剧《爱情发生在三天后》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同样也受到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在开播前,这部剧就因为超强阵容引发了观众的期待。刘冠廷、陈庭妮二搭,延续火神CP的默契,金钟奖导演冯凯执导、金钟奖编剧徐誉庭为该剧的编剧顾问,这样的阵容组合拳安排下来,早已奠定了这部剧的成色。
刘冠廷、陈庭妮
故事是以大一开学为起点,热情开朗的宁幼竹(陈庭妮饰)对汪研(刘冠廷饰)一见钟情,两个人大学四年朝夕相处,却在毕业前夕因为“你爱我吗?”这个问题而引发一系列误会,最终错别八年。八年后两人旧事重提,不仅发生激烈争执还被人发到网上引起热议,从此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情感痛点:爱情需要思考吗?
虽然目前只播出了两集,但它已经稳准狠地抛出题眼,爱情究竟需不需要思考?汪研和宁幼竹“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青春遗憾不知道戳中了多少男女的心。
这场令人唏嘘的遗憾始于毕业前夕演唱会上,宁幼竹问汪研“你爱我吗?”,而汪研却回复三天后告诉她答案。
为什么喜欢可以轻易说出口,爱却不可以?
爱对于汪研和宁幼竹,意味着什么?
人们都说爱情很复杂,但它也很脆弱。比如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就直接让二人错过八年。
时隔八年故人相见,空气里弥漫的是满满的尴尬气息,此时俩人身边都已有新人陪伴,但躲避的眼神却不会说谎,他们对对方仍心怀怨言和委屈,最终在地铁站上演了一幕鲨鱼女和鸡腿男的世纪对决。
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这部剧的小巧思,用一种荒诞的“一夜成名”的方式折射出都市男女的爱情问题,将俩人的爱情观放在公众目光下公开讨论。
汪研的视角下,“我为你多思考了三天,你不觉得感动没有关系,但你有必要这样对我吗”。宁幼竹痛快反击,“感动个P,我宁幼竹没有那么不堪,要让你想三天决定爱不爱我。”接下来这段话才是值得细品,都市男女为何最后变成形同陌路,答案就在这两句话里。
“难道说从友情变爱情这种严肃深刻问题,你都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认真对待吗?”“爱情是用心,用感觉的,不是用思考。”站在上帝视角看,俩人的脑回路似乎都能理解。女方认为爱是本能,不需要经过思考;男方则认为爱是承诺,要经过慎重思考才是负责。但怎么就产生了这么深的误会?
这才是这部剧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二人针锋相对的言语,一字一句把男女之间对待爱情的反差态度和迷茫都犀利地展现出来,给观众以思考。
普遍观点认为男性是理性生物,对待感情总会利弊权衡一番,冲动去爱会被认为“不负责任”,而女性则总是被当成感性动物,爱的用力放肆不计后果。所以即使感情同频,行动不同频也总是会产生各种无法解释的误会。
与其说它是一部都市爱情剧,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爱情启示录,探讨现代社会中成人男女对爱情意义的思考。
生活底色:爱情没有唯一答案
但如此深沉复杂的爱情命题下,却被一层柔软真诚的外壳包裹着。整部剧的基调轻松欢乐,离不开九个太阳的友情做烘托。
众所周知,爱情里的男女都有那么一点“作”,塑造这样的人设自然少不了编剧深厚的功底。《爱情发生在三天后》巧妙地用喜剧的手法将戏剧性的故事打造得更加具感染力,通过 “走心”设计,为观众呈现另类的都市爱情。
在叙事节奏上,故事从小小的切口入手,娓娓道来这一段阔别八年重逢的故事,节奏流畅且明快,虽然目前只播出了两集,但人物关系,来龙去脉都已交代清楚,事件起伏曲折有趣,信息量丰富到丝毫不觉拖沓,也难怪许多观众都对接下来的剧情翘首以待。
一直被观众念念不忘“火神CP”也因反差的角色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汪研内敛,稳重,宁幼竹开朗、纯粹。还有九个太阳令人羡慕的钢铁般的友情,其他七人为了做爱情助攻,数次密谋,处处耍宝、惹出不少哭笑不得的乌龙,这些小插曲贯穿在汪研和宁幼竹爱情、友情故事之中,为剧情填充了血肉,也为剧中角色刻画出清晰的肌理。
《爱情发生在三天后》保留了台剧独有的生活化表达,轻喜剧的氛围处处体现着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流动和温度。该剧摆脱了以往言情剧发糖的设定,而是基于成人世界的视角,以“你爱我吗?”为核心,展开一场成人爱情哲学的讨论。
在欢脱、闹腾的气氛之中,将普通人普遍存在的情感痛点一一呈现。既有着青春的热血感,又有着对于社会现实的清醒认知,相信会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剧中的台词更是精准扎心,抽丝剥茧地带领观众重新思考爱情问题,甚至把爱情问题上升到尊严问题,相信每个观众在追剧后,心中都有自己的见解。
但这部剧又不急于去寻找答案,或者定义答案,正如导演所说:“在一起不见得圆满,分开不见得遗憾”。该剧就通过汪研与宁幼竹的成长与思考,向观众提供一个解题思路,让身为观众的我们也在这过程中完成情感投射与自我觉查。
总之,台剧用自己的逆风翻盘告诉观众,要和现实发生连接,探讨更具体的问题,刻画更具个性化,更具现实感的人物,才得以在观众心中留下存在感。《爱情发生在三天后》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