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财经类大学排名:第一还是TA

#如何选大学和专业#

导 语

财经类院校一直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关注度高且热衷于报考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分享2022中国财经大学排名及五财一贸的就业情况,希望大家对大家了解院校有所帮助!

上海财经大学位居第一

2022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的上榜高校有55所,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位列前五,东北财经大学位居第六位。

对比2021年的数据

五财一贸牢牢占据了榜单前六的位置。

不过江西财经大学成为了今年的大黑马,反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位居第7位,成为了最接近五财一贸的存在。

南京财经大学入围软科财经类大学前10,较2021年上升2位!

武汉商学院成为入围榜单前600,排名599位,较2021年提升明显!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从软科的评价标准看,研本比、本专比、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杰出校友、国际科研项目(师均)、高端人才、生源质量、国家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奖励,这几各指标在财经类大学的排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生源质量>杰出校友>高端人才>国际科研项目(师均)=国家重大项目=教育部奖励=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研本比。

五财一贸就业情况

总的来说,无论是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还是杰出校友数量、研本比等,五财一贸都牢牢占据榜单的前列,也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代表了财经大学的最高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们的财经大学的发展状况,

这六所院校的就业情况给大家整理出来了,看看经过一年的角逐和市场变化,五财一贸的就业情况如何?

01上海财经大学

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69%,其中选择国内单位就业的达到了70.90%,国内升学的15.35%,剩下还有8.44%选择了出国升学或者就业。

选择国内就业的学生中,本科只占41.05%,硕士和博士分别占93.70%和96.92%。

流向最多的五个行业是银行、证券、计算机、教育科研还有会计师事务所。

其中本科学生最多的流向会计师事务所,占比19.64%;硕士最多的流向证券和银行,均占15%左右博士流向最多的是教育科研机构,达到了59.35%

从行业角度看,金融大类依然是上财学生流向最多的行业,同时银行依然是金融大类细分中流向最多的行业。

02中央财经大学

暂未收集到2021年就业质量,京考圈持续关注分享!

2020 届央财本科生整体就业率为86.71%, 硕士生整体就业率96.3%,博士生就业率为98.11%。

薪酬方面,毕业生平均期望起薪为10027.68/月,实际获得的平均起薪为9674.22/月。其中研究者起薪稍高,达到10238.84元/月,本科生则为7887.29元/月。

0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1 届毕业生总体落实率为96.07%,本科生落实率92.98%,硕士生落实率98.58%。

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占本科生的18.36%、硕士生的43.08%,本科和硕士阶段最偏向银行业,博士生最偏向于证券业。

2021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平均薪资为11032元/月。

另外,2021年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四分之一进入了世界500强。

其中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生最偏好的企业是中信集团。

0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暂未收集到2021年就业质量,京考圈持续关注分享!

2020 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 90.92 %,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87.85%,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5.76 %, 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26%。

就业行业集中在“金融业”, 其次为“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公共管理、 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和“教育” 领域。

薪酬方面,2020 届毕业生月均收入为 7693.15 元。

月薪区间主要集中在 5000(含) -7000 元 , 其次为 10000 元及以上和 8000(含) -10000 元。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为6879.47元,毕业研究生月均收入为8279.17元。

05西南财经大学

截至 2021年11 月 30日,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3%。本科、硕士、博士分别为 91.83%、93.94%、95.72%。

从毕业去向看:本科选择升学的人数最多,达到了41.02%;硕士和博士选择协议合同就业的人数最多,分别占78.04%和85.47%。

从就业行业类型看:本科就业去向最多的行业是金融业,占比27.77%,其次是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占比11.06%;硕士去向最多的也是金融业,占比37.20%,其次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博士去向最多的是教育业,占比81%。

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最高,分别达到了37.9%和37.68%。

06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