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网介绍,一起来看看!
弘扬科学家精神论场
本报评论家
关于“中国是否建设大型碰撞型加速器”的争论始于2016年,但最近媒体的报道再次白热化。 互联网《杨振宁的最后一战》流行起来,很多人都很关注这个物理学家的争论。
科学家围绕重大科学决策争得面红耳赤已不正常,但很少诉诸大众媒体。 这次对局无论胜负,对科学的传播都是件好事。 过去对科学争论“无知”。 因为为了明确模糊的用语,如果没有科学家的帮助是不可能的。
而物理学家的积极介入,不仅使科学讨论激烈而优雅,普及了大型对撞机和现代物理学,更重要的是让公众感受到了科学话题的趣味性,大大有利于树立科学家良好的群众形象,培养全社会理性讨论的精神
今年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界应该崇尚学术民主。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冲突,倡导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和评论,排除地位影响和利益干扰。 开展学术批评要坦诚,多提出建设性意见,反对人身攻击。 尊重他人的学术发言权。
这些写得都是对症下药。 目前,中国弘扬君子之争的科学家精神,比不建设大型对撞机的议题更为重要。
科学蓬勃发展的前提是交流。 人的观点不可能一致,在良好的讨论环境中各抒己见,互通有无,修正立场,就能达到至善。 争论的环境很差,一说话就会陷入口水战,科学之争就不可能了。
事情很难不对人。 如果不习惯对方自信满满的表达方式,反驳时难免含有讽刺; 虽然有时会急于得出对方“水平有限”“利益驱动”的结论,但失礼的说法实际上是“贴标签”。 我记得几年前,在争论某个天文学装置的建设问题时,从科学的争吵发展到人身攻击和“揭老底”。 一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在面对不同观点时,无异于普通的“愤怒网友”。 可悲的是,理智地争鸣很困难。
在最近的对撞机之争中,很多科学家不会因为意见和利益的对立而成为“恶评”,一些主流媒体也能客观平衡、畅所欲言。 这是令人高兴的。
科学家应该以其学识为公众服务。 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在大众关心的科学争论中最应该发声。 但遗憾的是,过去的科学家往往不敢出头,万马齐还可以。 在大碰撞型加速器争论中,一些明星科学家积极解疑并敢于担当,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围绕大碰撞型加速器的讨论能够合理展开,应该说杨振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杨振宁公认的学术声誉,对立方科学家回应更加积极,保持了对措辞的尊重。 同时也有利于一些有公益心的论者营造“只论不问本事”的氛围,避免学术争论因杨振宁的威望和王李芳的经历而产生偏差。
我们提倡学术界的争鸣。 学术争论应该平等,互相尊重。 而与不同君子的斗争,给科学界注入了一股干劲,引发了精彩的观点交锋和优秀的学风。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大撞车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