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师来了2:中英文化差异下的排异性反应(二)
看了一部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讲的是五位优秀的中国教师在英国顶尖中学——博航特中学实施传统中式教学的实验。参与实验的学生被编入由50人组成的“中国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最后将与英式教学下的同年级学生一同考试,进行成绩的对比。
博航特中学不进行分数的排名,他们会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但不会知道自己在班级里的具体位置。他们不认为名次很重要,同样,他们也不看重分数。因此即使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坏学生”,毕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所擅长之处。在中国,所有的一切都会用分数来衡量。文化课每次考试有成绩,有排名,落后的孩子总在努力追赶。而体育,自从列入中考科目之后,学校、学生也倍加重视。
博航特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应当处处都跟别人比较。体能测试中,有两位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表现相对较差,这让他们感到丢人,感到挫败。正如她们的体育老师所说,让学生感到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却仍然达不到及格线。其中一位学生觉得自己一段时间以来为了应付考试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惫,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她认为这种测试像极了比赛,自己一直在不断地比赛。
的确,中国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在跟同龄人进行比赛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为中国家长的教育宗旨。既然是比赛,成功者必然是少数,在这个过程中,少数脱颖而出,而多数一直在“疲于奔命”,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大概就是中国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吧。
在中国教师看来,英国的学生很容易放弃,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就不再努力。而他们觉得当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教师依然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博航特的教师和学生几乎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确实很聪明,得到一个好的成绩并不难,而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得到高分并不容易。他们认为中式教育适合那些很聪明、学习动力很足的学生,这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挑战的刺激,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并不适合。
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孩子感到上学辛苦的原因吧,毕竟大多数都不是那样动力十足,也不都是同样聪明,只有班上少数的学生能跟上老师的快节奏,并且喜欢竞争。在适者生存的竞争环境下,那些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就被淘汰掉了。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公平?
在这部纪录片中,健康的生活方式被多次提到。他们不愿为了多考几分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不愿为了在学校多学习两个小时而失去结交校外朋友的机会。或许,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