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一堂80年前的大师公开课
2023年1月12日,备受关注的新华文轩2022年度“文轩好书”名单揭晓。这些具有重要思想、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图书,内容优质,效益突出,彰显了文轩出版高质量发展,以匠心铸品质,以品质树标杆,以标杆赢市场的决心与态度。为此,《读者报》旗下包括读者报媒体集群、第一读者媒体集群、熊猫侃书媒体集群在内的多个媒体集群将连续刊发“‘文轩好书’诞生记”系列报道,敬请持续关注。
书名:《西南联大通识课(全7册)》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入选理由: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再现国学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
今年春节期间,因一部电影热映,岳飞的《满江红》成为热门话题。其实,还有另一首《满江红》,同样诞生于国家危难之际,同样壮怀激烈、慷慨悲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首《满江红》便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
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大学,仅仅存在了八年,却承载了整整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与梦想,让无数后来者追慕向往。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
▲西南联大校门
美国学者易社强(John Israel)教授在《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书中这样畅想:“想象一下这道风景吧。在我们眼前,这边有一位四十岁的男子,戴着礼帽,西装笔挺,他就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长髯飘逸,一袭长袍,四十三岁的冯友兰在湖畔缓缓走来。哲学系同事汤用彤比冯友兰年长四岁,他身材矮小,拄着拐杖,步伐却很矫捷。戴眼镜的谦谦君子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懂十三种欧亚语言,正在柳树下徜徉。你一定还注意到一对年轻的夫妇——他是一位诗人,风度翩翩;她身材修长,仪态娴雅,饶具古典之美。他们就是语言学家陈梦家及其妻子赵萝蕤。夕阳西下,他们并肩徘徊,直叫人感叹‘只羡鸳鸯不羡仙’。”
让我们来管窥一下西南联大彼时的师资:历史系有陈寅恪、姚从吾、毛子水、刘崇鋐和钱穆等,哲学系有汤用彤、冯友兰、贺麟等,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罗常培、罗庸、魏建功、王力、浦江清、许维遹、余冠英、杨振声等,外语系有梁实秋、钱锺书、吴宓、王佐良等,经济学系有陈岱孙、陈达、李卓敏、赵迺抟、秦瓒等,社会学系有潘光旦、费孝通等,数学系有华罗庚、陈省身、许宝騄等,物理系有叶企孙、周培源、吴大猷……
灿若星河,不可具表。
▲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全体师生合影
今天的我们,能有机会重回西南联大校园,上一堂大师的公开课吗?
答案是有的。由天地出版社倾力打造的“西南联大通识课”丛书,从西南联大教授的众多文章中选取他们在联大时期的研究成果和授课内容,以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等七个方面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了西南联大通识课教育的课堂面貌,让读者有机会从大师们的文字中感受他们的风骨,以及在战争烽烟中始终“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
丛书的责任编辑曹志杰介绍,通识课是西南联大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要的、富有特色的一环,很多著名教授都给学生们上过通识课。1941年,梅贻琦和潘光旦两位先生为西南联大撰写的《大学一解》中,就通识通才进行了一番论断:“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通识教育要尽可能面对更广泛的人群,因此,编辑团队在进行文章筛选的时候,会尽可能选择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内容,以便更适合我们今天的读者。
丛书共七册,包括文学课、国史课、哲学课、诗词课、文化课、古文课、国学课,在每本书的编排上,也尽量符合大学课堂的逻辑结构。例如,文学课、国史课、哲学课、古文课按照时间顺序来呈现,一方面可以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主题与所处时代的关系,以及与前后相连时代的关联,另一方面的也展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同一个主题的应用或实践的变化。而文化课、诗词课和国学课,则是以重要的点和面来介绍整体,比如《西南联大诗词课》着重介绍了唐诗、宋词,类似于大学里的选修课。
▲西南联大老师在室外讲课
为了尽可能呈现原汁原味的联大课堂,编辑团队从策划、组稿到编校都进行了细致的工作。首先,在文章选择上,尽量选取教授们在西南联大时期的讲义或者研究成果,“这一点,我们主要是受到任继愈先生的启发:‘联大教授重创新,都以讲自己的教材为荣,讲现成的教科书为不光彩。’”但八十多年前的学术成果,难免有受时代局限之处,编辑们在尽可能保留原貌的前提下,从事实与学术两个层面去对稿件进行编校。“事实层面上,对不同时代行政区划和行政区域名称的变化,我们要追根溯源,多方查找资料核对后进行注释;学术层面上,文章中存在的笔误、知识性偏差、学术发展而产生的某些观点的变换,我们也要一一注释清楚。此外,每本书都是由至少三位教授的文章集成,而每位教授的写作习惯又不同,这就要把最基本的体例进行统一。”经过编辑团队的细心打磨,全套七本书分三次出版,即2021年1月、2021年11月和2022年4月,每一本书从组稿到上市,平均历时17个月,最长的有两年之久。
图书出版后,受到学界和读者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曹志杰坦言,这套书广受好评,不仅因为它收录了顶级大师的学术成果,更在于它传承了西南联大的精神。“借助这套书,我们希望引领读者走进西南联大。我们选择在书中加入了西南联大老照片,纪念碑文、校歌、校徽等元素,力图最大可能还原西南联大的氛围。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从生活和文化的层面去了解西南联大,进而对我们现在的生活进行思考:我们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许,透过西南联大,了解大师们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幸福。”
大师的远去,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留下的文化以文字的形式永久留存,将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薪火相承,生生不息。(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董小玥)
编辑手记
编辑这套书给我的感受太多,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我们常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未曾中断,当整理、筛选这套书的文章时,我发现八年时间,就有那么多著名教授,写出那么多文章,还培养了那么多优秀学生,我才真正对“源远流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是一代一代人智慧的积累,太深厚了。此其一。国难之时,不仅有人抛头颅、洒热血,更有人从文化、文脉的角度,去努力传承,扎扎实实地研究、传播,这种态度和努力,同样感人。此其二。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的教授们还能坚持做研究和教学,并且从生活、工作等方面言传身教,实在了不起!此其三。中国文化扎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繁荣自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我们怎么能不自信呢?此其四。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比战争年代好十倍百倍,作为出版人,我更要主动去传播我们文化中优秀的、好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认识。此其五。(“西南联大通识课”丛书责任编辑 曹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