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试论坛:守正创新掌舵学科风帆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为弘扬麻醉医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围术期医学论坛特邀麻醉学科专家分享医者初心与从医感悟。
他风趣健谈、特立独行;他好学善思、深耕麻醉;他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现代化麻醉科;他为全身麻醉创建了中国的理论标准;他引领了中国麻醉学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他就是麻醉学界的“哲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学科带头人于布为教授。
专家介绍
11
于布为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学科带头人;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六届会长;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会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第二届会长。
从医之路,始于参军
面对采访,于布为教授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从医之路。20世纪70年代,中苏边境局势紧张,国家扩招解放军,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学毕业、面临分配之时,年轻的于布为选择了参军。入伍后,他先是参加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然后被分到内医科做卫生员,负责打饭、收拾卫生等。恰逢院领导组织卫生员训练班,因为头脑灵活,他被推荐到训练班参加学习。作为男生班里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于布为成了卫生队的“香饽饽”,病理科、检验科和麻醉科主任都希望他到自己的科室来工作,最后,还是院领导出面,让于布为留在了麻醉科。从此开始,他便与麻醉结缘。在麻醉科工作的这段时间,于布为潜心研读《麻醉学》和《临床麻醉学》,成为了一名痴心于麻醉的年轻医生。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有机会到上海长海医院进修,跟着王景阳教授学习,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于布为求知若渴,一边学习英语,一边对着词典翻阅影印的国外期刊,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上海长海医院进修麻醉的这一年,不仅他的麻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为后面报考研究生奠定了基础。于布为教授向我们坦白,读研究生纯属意外。那时国家刚刚开始招收研究生,他的一位“搞药”的战友想考第二军医大学,非要拉上他一块儿参加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考虑到高中、大学都没读过,于布为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报考研究生,但耐不住战友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同意一起准备考试。当时距离考试仅剩一个月的时间,但基于骨子里“要做就要好好做”的信念,于布为用28天的时间读完了一套(共28本)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又用2天时间复习英语,1天复习政治,就这样“仓促”地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束后,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回到了卫生队继续工作。聪明且勤奋的人又怎会不成功?考试结果出来以后,于布为以麻醉专业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第二军医大学录取,自此深入扎根麻醉领域。
于教授表示,初入大学校园的生活并不轻松,由于是统招学历考进,他既要参加研究生课程考试,还要参加本科生临床基础课程的考试,也遭受过一段时间成绩落后的打击。然而挫折并没有使他放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慢慢上来。基础课毕业后,导师安排他到图书馆学习文献,于布为再次拿出了考研时的劲头,阅读了大量与麻醉学相关的文献。暑假天热的时候,带两个馒头和一个泡脚降温的水桶,他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这段刻苦的时光,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于布为说:“那个时候很单纯,觉得考上研究生很不容易,特别珍惜,同时自己也想把课题做好,于是很刻苦,因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留学归来,深耕麻醉
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之初,麻醉医生数量很少,麻醉相关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也很简陋。于布为教授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他们用的麻醉机是由一家叫“陶根记”的上海医疗设备工厂仿制的。“麻醉机都是手工操控的,想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测是不可能的。为了监测呼吸,我们在患者鼻翼旁贴点小棉花毛,伴随着呼吸棉花毛会动来动去,同时,手要按在患者颈动脉处,感知到跳动,知道人还活着。除了麻醉机,那时用于麻醉的药品也不多,大概是乙醚、普鲁卡因、罗哌卡因等等。虽然条件简陋,但也基本满足了当时国内的医疗需求。”回想起以前的从医经历,于教授唏嘘不已。
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麻醉医生走出国门,研习国外的麻醉理念和技术,于布为就是其中的一位。如何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做一点自己的贡献?一直是他不变的信念。为此,他拒绝了日本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到中国,带着所见所学,为麻醉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当时长海医院刚刚建完新大楼,总后下拨1500万元经费,点名于布为负责采购麻醉设备,国内首个互联网手术室落地长海医院,吸引了150多家医院组织专人去参观学习。1992年,中国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全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这一年于布为被任命为长海医院麻醉科主任,在院领导支持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现代化麻醉科,包括数字医疗、电子病例、标准处方、ICU准入标准等现代化设备设施,并迅速将科室建设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医院,对中国现代化麻醉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长海医院的现代化麻醉科建成开始,中国麻醉学科迎来了“大跨步”式的发展,用10年时间完成了现代化麻醉手术系统的建设,并逐步和世界麻醉学科发展并入轨道。同时,现代化麻醉手术系统的建设也对外科学的发展和麻醉安全性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好学善思,专注临床
1999年,于布为被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即便工作再忙碌,他还是会留出时间多读书、多思考,这样的习惯使他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见解。“全身麻醉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手术镇痛,还是为了消除患者意识?”善于思考的于布为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并开始着手探索。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后,于布为认为全身麻醉的本质是意识丧失:“意识丧失后,痛觉自然也消除了。但意识丧失不代表感受不到外界的刺激,手术产生的伤害性刺激仍然存在,但是它们并不能够形成稳定的记忆,从而避免了术中知晓、创伤性应激等后遗症带来的伤害。”
通过“夹尾实验”,于教授了解到,即使在麻醉状态下,气管插管和手术切皮等伤害性刺激也会引起肾脏血流和外周血氧饱和度下降,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使肾脏处于缺血状态,导致术后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而手术后的低血压,主要是血管扩张以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除了适当给一点血管收缩药以外,更重要的是补充容量,使患者循环灌注处于正常范围内。基于此,于教授又提出了“理想的麻醉状态”的概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全身麻醉建立了一个中国的理论标准,从而提高了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的质量。然而,该理论的提出在当时引起了学界的轩然大波,不少专家认为,这样的观点简直是“离经叛道”。
面对众多质疑,于布为却认为这并没有错,他用自己的方式将这套理论推广,并在全国形成了较好的反响,许多科主任,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的科主任,在实践后竖起大拇指说:“您这个方法太灵了,照着您的方法做,我们科大半年过去了也没出一起麻醉事故”。随着这一理念的逐步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麻醉医生,消除了“不敢麻、不能麻”的恐惧,能够在面对各种危重、疑难、重大手术患者时从容自信,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掌控自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麻醉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自强自信,守正创新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麻醉学科在设备、环境等方面几乎与国外一样,甚至某些方面还有所领先。于布为教授说:“早在2015年,中国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仅12/100万,那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是10/100万,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麻醉直接相关死亡率141/100万,考虑到中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中国麻醉学科已经基本跨过了安全门槛,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周边的亚洲国家早已承认中国的麻醉水平已经远远走在他们前面,这是我们这个角色的骄傲。”
在许多人的意识里,往往都有那么点“崇洋媚外”,认为国外的好多技术、理念都比国内的要好。对于医务人员来讲,有这种认识的人也不在少数。但于布为并不这么认为,他告诉年轻一代:“国外的月亮并不一定比中国的圆,外国人的医术也并不一定比中国强。作为麻醉医生,我们要有自信,因为中国麻醉学科无论是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还是重症监护治疗和疼痛诊疗方面都有很扎实的基础;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要有自信,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外国人做不到的,我们努力后也能做到,关键是要以实事求是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希望我们年轻一代的麻醉医生,敢于独立思考,善于钻研,勇于突破,真正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疗法,这样当我们面临一些难题且无依据可查时,仍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深耕麻醉四十余载,于布为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麻醉领域的“哲学家”,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麻醉学临床与科研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瞩目的骄人业绩。
采写:于丽水
编校:刘家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