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礼仪:广府饮茶有大讲究
生活于广州的作家黄爱东西曾如是描述广府人对饮茶的高度热爱:“广州人是可以一整天都泡在茶楼里的,早上五点半到十一点喝早茶和早餐的时间,十一点到下午两点半是吃午饭,两点半到六点喝下午茶,六点到九点吃晚饭,九点到十二点喝夜茶。”
“一盅两件”是广府人的寻常滋味,更是窥见广府美食丰富与讲究的“万花筒”。
斟茶讲礼:有分寸讲规矩明情理
广州人饮茶是有“仪式感”的,譬如斟茶涮杯。筷子倾斜立于碗中,滚烫热水沿筷边滑下,开涮。涮完筷子轮到茶杯,一切清洁工作结束后,将水一股脑倒于倒水盅里。再滚水沏一壶靓茶,开始叹茶食点心。与长者一起饮茶,沏茶的任务就是后生仔的,这个人要掌控这全场的饮茶节奏,不宜斟得太频繁亦不可吃得开心忘了沏茶;茶汤之浓淡冷热,全凭此人细心观察。水滚,泡茶。茶叶似入水的活鱼,上下翻腾,几经浮沉,浮时淡然,沉时坦荡,最后归于平静安分壶底,化作茶汤伴点心。受茶者,手作拳状,手指内扣,轻敲桌面感谢“斟茶”,每每如是。这是饮茶中的“扣谢”礼仪,老广人的分寸、规矩、情理的细腻尽藏其中。
点心求新:名厨能做4000种点心
广州人饮茶又名“叹茶”,一盅两件足以“叹”世界。所谓“两件”说的是点心。中国烹饪艺术家、半岛餐饮集团董事长利永周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粤菜的点心是中餐乃至世界的茶点中最优秀的。点心的核心源自中原,来到广州以后,点心师傅创新地融入了本地元素,包括河海鲜等,后来再增添了西方元素,演变成为今日的点心。这与广州是最早的通商口岸息息相关,华侨文化带来交流互动,造就了粤点体系的多元化。
记者了解到,最早的“两件”不过是粗糙的松糕、芽菜粉和大包等物美价廉的茶点。20世纪20年代末期,广州“陆羽居茶楼”点心师傅郭兴首创“星期美点”,这张点心纸上的所有点心每星期都要有新变化。20世纪40年代末,广式点心进入发展繁盛期,为了招揽食客,许多上档次的茶楼也争相推出“星期美点”,成为当时餐饮界的潮流。今年95岁的粤点泰斗陈勋当时掌管六国饭店点心部,每周的“星期美点”少则16款多则20款,拆为12咸8甜或者10甜10咸。那时,每周总有一天,各大酒楼茶楼的点心部大佬聚于莲香楼一边饮“夜茶”一边“华山论剑”。可以说,“星期美点”是粤点师傅们创造力的结晶,反映了点心师求新变革的激情与行动力,当年的许多新品种经历时代考验最终存留到今天,成为今日我们所说的“传统点心”,比如汁液流淌的玉液叉烧包。
泮溪酒家现出品顾问王金镜今年70岁,当年师从“点心状元”罗坤,1982年他就曾表示“我能做2000种(点心),师傅罗坤可做至少4000种”。这不是吹的,粤点的皮有30多种,馅料有40多种,排列组合,不断变化,上千种不在话下。
街坊有情:风雨无阻茶楼“打卡”
“饮茶”两字包含了三层意思:喝茶、吃点心和吹水。“吹水”是广东话“聊天”的表达,一语道破饮茶文化的社交内涵。
旧时茶楼的社交性质浓郁。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为平民大众提供歇脚之地的“二厘馆”,实则是茶楼前身,吃的是粗茶糕点。后来有了“十三行”,商贾名流需要一处款待生意伙伴的场所,第一间现代化茶楼“三元楼”应运而生。尔后,茶楼越来越多。据陈勋回忆,那时茶楼如同“小社会”,聚集三教九流,谈生意的、相亲的、聚会的都有,世相百态、人情世故都凝聚在“饮茶”之中。20世纪80年代末,人人茶楼的出现开创了24小时饮茶风潮,夜茶、音乐茶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
现如今,饮茶从社交场合演变出更加多元化的生活场景。
清晨的茶楼是老人家的主场,他们通常在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茶楼坐固定的位置,不少街坊与茶楼结下深厚感情。广州酒家的工作人员说,滨江西路分店以前有一位长期茶客叫成伯,家住附近,过去滨江西未有店之前,他常常跨珠江去文昌路店叹茶,后来家门口有了店,他几乎天天去“打卡”,风雨无阻。他在店里结交了十多个像他这样的老茶客,跟店里的员工更是熟悉,店员笑称他是“编外董事长”。
到了午间,老人饮完茶散场,茶楼成为家庭聚会或年轻人友聚之地。简简单单“一盅两件”之间,广州人的日子就这样有滋有味地铺展开去。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曾繁莹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陈忧子、王维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