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
近年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高建设为抓手,聚焦军工特质人才培养,全面深化三教改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信息化建设引领教法革新,持续推进课程教材一体化改革,在“内涵”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法为导体,“三教”融为一体的改革新机制,各项改革举措系统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引培并举打造新时代教师队伍
该校将教师改革作为“三教”改革的根本,坚持数量、结构和质量并重。以“人才强校”工程为牵引,推进引才机制改革,健全教师发展服务体系,激发教师改革活力,形成了教师发展良性循环,学校人才队伍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强化保障,创造良好改革基础。该校以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为主导,与教务、科研、院部等二级单位协作联动,完善教师发展管理服务链,制定两级发展规划,推动教师发展举措落地。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教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涉及中外人才引进、专兼职教师聘用、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20余项,建立了分类、自主的科学量化考核体系,学校人才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强化人才引进和教师发展投入保障,提升住房、安家费、薪酬、科研经费等人才引进待遇,每年投入100-200万教师发展基金,建设培训室、研讨空间、咖啡屋等,营造优质工作环境,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提升。
开辟路径,创新人才引进模式。该校持续推进师资结构改革,面向海内外“全职引进”和“柔性引智”高层次人才,实行高水平人才精准化引进与梯队化培育;依托国防职教集团等,强化军工领域特殊专业技能人才引进;设立外教基金,推进语言类、专业类外籍教师引进;实施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引进工程,建立工匠技术团队。近年来引进各类专职人才159名,其中高级职称、博士、海外留学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0余名,外籍教师2名,兼职教师600余名,打造了“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理技合一”的优质教师人才库。
厚德重能,探索长效培育机制。该校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建立省校两级师德先进评选机制,推进考核评优师德“一票否决”制,探索教师分层次成长培育机制。岗前针对师德、职业教育、基础教学、信息化技术、素质拓展等进行培训五步走,组织“老带新,结对子”,夯实新教师培养基础;年均组织100余名教师进校企合作站、进知名企业顶岗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组织骨干教师赴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开展10余个职教改革专项培训班,选派90余名教师进行专项语言培训,提升综合能力;选派专业带头人赴德国、泰国等进行研修、访学,开展线上学术交流300余人次,开拓职教视野;对接国外高校20余所,畅通教师博士攻读通道,现有在读博士9人。两年来学校获得省师德示范团队1个、师德标兵1人,多名优秀青年教师在中省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四有”新时代教师队伍逐步形成,“全周期”教师培养体系效能尽显。
学校举办教师师德师风暨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建优创新开创教材改革新局面
该校贯彻国家教材建设管理相关制度,严格执行校党委对教材管理负总责,遵循“重管理、强革新”理念,以校企联合研发为切入点,推动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进教材,大力开发新型教材和特色教材,解决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与生产实践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联系不紧密问题,增强了教材的针对性,突出了职业新特色。
优质共享,夯实教材改革地基。该校教材改革课程先行,建立三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投入精品课专项建设经费,成立校企联合开发团队,配备专业录课、制课团队,先后推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获批省级课程8门、校级课程70余门。资源库是教材数字化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学校作为主持单位立项建设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专业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立项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建成3个省级资源库,资源20余万条,整合企业优质资源,满足学习者多样化、持续性更新需求。优质精品课与共享性资源库建设有机结合,为教材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20年公开出版教材84部,获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共2项,教材质量显著提升。
双管齐下,新型教材培育初见成效。该校在整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依托国防职教集团、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等,加强校企联合研发教材。整合戴姆勒、FANUC、兵器工业212所等最新技术工艺,重序知识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推动开发项目化、立体化的工作手册、活页式教材和双语教材,2020年建成《信息技术基础与应用》《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项目系列培训讲义》等5部新型教材、2部双语教材,打造了一批更加符合现代化、国际化职业教育要求的优质教材。
深研细钻,创新文化育人载体。该校通过专题研讨会、优秀教材展、主题沙龙等多举措、深层次提升研改能力,承办陕西职教学会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2020年工作会议,组织研讨我省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背景下教材改革难题,勇挑教材改革研究重任,争做陕西职教教材改革的先行者。推进开发军工文化特色教材、读本4部,开设军工文化选修课程,涵养军工特质工匠精神。加强与泰国等国家开展合作,探索国际化教材建设。学校教材建设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
该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突出“新”和“实”,着力推进教法改革,深入推广“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化引领混合式教学,营造“企业化”课堂实践教学环境,根据专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双导师”教学法和“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多举措激发了课堂活力,教法改革成效突显,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信息化引领混合式教学。该校与超星教育集团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创新教学学习管理资源服务项目”,打造集“教、学、思、辩、管”结合的“全线上”教学平台,疫情期间利用平台有效推进线上教学,开展线上课程347门,有效落实了国家和陕西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日常教学中,结合线上平台优势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师将专业认知、理论性强、学习抽象、课程拓展的知识内容安排在线上教学,将实操性强的技能教学内容安排在线下教学,将课后辅导、答疑等安排在线上教学,在线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的教学方案。2020年以来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200余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真实课堂中协作探究,学生借助学习平台拓展巩固,教学组织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信息素养不断养成,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新常态,教学质量和师生满意度不断提升。
“双导师”打造“企业化”实践教学。该校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紧随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对标职业等级要求,强调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吻合度。开设“腾讯云工匠工坊”“航天工匠班”等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每年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建成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电子技术与通讯控制、车辆工程技术等全专业覆盖的高水平校内实践基地,优选企业能工巧匠、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等纳入教师资源库,教学任务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教学模式。
“双导师”共进课堂,两位指导教师既有协作,又有分工,校内教师注重理论引导,企业教师偏向实操展示,通过集中授课、定点辅导、技术讲座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声音,增加企业氛围影响。“双导师”模式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实践虚化弱化的缺点,提升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同时使学习和岗位紧密结合,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情景体验式”教学激发课堂活力。针对经管类专业特点,该校在老年服务与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电子商务等专业中着力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由教师创设情境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扮演亲身介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耳聆听、动脑思考、用口交流,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
在老年服务专业学习中通过老年照护和心理疏导情景学习体验人文关怀,通过健康康复、急救等情景学习来收获专业技能;在高铁乘务专业学习中通过突发事件情景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在车厢服务情景学习中熟悉乘务基础知识,掌握乘客心理需求;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开展电商服务和“直播带货”,由情景模拟转为实战演练。
为深入推广“情景体验式”教学,学校建设老年基础护理实训室、社区、康复实训室,内置病床、老年护理人模型等营造老年病房和康复护理环境;建设标准化高铁车厢,营造车厢服务环境;建设淘宝服务站,营造电子商务全流程情景。在情景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获得愉悦的体验,逐步达到与学习内容融合的状态,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有效激发了课堂活力,教学目标达成度进一步提高。
2019-2020年学生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国赛二等奖2项,获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大赛三等奖2项;学生在电商工作室进行的“双11”直播带货有力地帮助了西安市鄠邑区农户阳光玫瑰葡萄的销售,被多家媒体竞相报道。
寻新而变,赋能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等职教的毕生追求,更是“三教”改革永远聚焦的核心命题。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乘着职教发展的东风,持续探索“三教”改革实施路径,以双高建设为契机集中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助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供稿: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洪池)
来源: 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