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 : 政理 (先秦两汉)
1 政理: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夫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之不变而后刑之
夫至于刑者,则非王者之所得已也。
是以圣王先德教而后刑罚,立荣耻而明防禁
崇礼义之节以示之,贱货利之弊以变之
修近理内政橛机之礼,壹妃匹之际
则莫不慕义礼之荣,而恶贪乱之耻。
其所由致之者,化使然也。
2 政理:
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也
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言明其化而已矣,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
王者尚其德而布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德。
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
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
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
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有功与无功也。
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
夫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
《书》曰:‘毕协赏罚’,此之谓也。
3 政理: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阤。
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御者非千里御也。
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
故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削,情行合而民副之,祸福不虚至矣。
《诗》云:“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此之谓也。
4 显示更多讯息政理: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
”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
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
5 政理:
卫灵公谓孔子曰:“有语寡人为国家者,谨之于庙堂之上而国家治矣,其可乎?”孔子曰:“可。
爱人者,则人爱之
恶人者,则人恶之
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
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
”
6 政理: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
”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
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
7 政理: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欲举事于国,昭然如日月,无愚夫愚妇皆曰善,可乎?”仲曰:“可。
然非圣人之道。
”桓公曰:“何也?”对曰:“夫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慧士可与辨物,智士可与辨无方,圣人可与辨神明
夫圣人之所为,非众人之所及也。
民知十己,则尚与之争,曰不如吾也,百己则疵其过,千己则谁而不信。
是故民不可稍而掌也,可并而牧也
不可暴而杀也,可麾而致也
众不可户说也,可举而示也。
”
8 政理:
卫灵公问于史鰌曰:“政孰为务?”对曰:“大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故曰:大理为务。
”少焉,子路见公,公以史鰌言告之,子路曰:“司马为务,两国有难,两军相当,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以杀人为非也,此其为杀人亦众矣,故曰:司马为务。
”少焉,子贡入见,公以二子言告之,子贡曰:“不识哉!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故曰:教为务也。
”
9 政理: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
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
10 政理:
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曰:“杀之!”孔子曰:“未可杀也。
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也
上有道,是人亡矣。
”康子曰:“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孔子曰:“不孝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
三军大败,不可诛也
狱讼不治,不可刑也
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躬行不从而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
夫一仞之墙,民不能逾,百仞之山,童子升而游焉,陵迟故也!今是仁义之陵迟久矣,能谓民弗逾乎?《诗》曰:‘俾民不迷!’昔者君子导其百姓不使迷,是以威厉而不至,刑错而不用。
”于是讼者闻之,乃请无讼。
11 政理: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
”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
”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
”孔子曰:“《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
12 政理: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
仅存之国,富大夫
亡道之国,富仓府
是谓上溢而下漏。
”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
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
13 政理: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
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
农失其时,则败之也
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
重赋敛者,则夺之也
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
劳而扰之,则怒之也。
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14 政理:
武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婬慝,下不阴害,不幸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武王曰:“善哉!”
15 政理:
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
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
16 政理:
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布令信而不食言。
”王曰:“其度安至?”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王曰:“惧哉!”对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畜之,不善则雠也
夏、殷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归神农氏。
此君之所明知也,若何其无惧也?”
17 政理:
仲尼见梁君,梁君问仲尼曰:“吾欲长有国,吾欲列都之得,吾欲使民安不惑,吾欲使士竭其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为之奈何?”仲尼对曰:“千乘之君,万乘之主,问于丘者多矣,未尝有如主君问丘之术也,然而尽可得也。
丘闻之,两君相亲,则长有国
君惠臣忠,则列都之得
毋杀不辜,毋释罪人,则民不惑
益士禄赏,则竭其力
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
善为刑罚,则圣人自来
尚贤使能,则官治。
”梁君曰:“岂有不然哉!”
18 政理:
子贡曰:“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附近来远’,鲁哀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谕臣’。
齐景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节用’。
三君问政于夫子,夫子应之不同,然则政有异乎?”孔子曰:“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志焉,故曰在于附近而来远。
哀公有臣三人,内比周公以惑其君,外障诸侯宾客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
齐景公奢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之乐不解,一旦而赐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于节用,此三者政也,诗不云乎:‘乱离斯瘼,爰其适归’,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相乱蔑资,鲁莫惠我师’,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察此三者之所欲,政其同乎哉!”
19 政理:
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公仪休曰:“止!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于门哉?”
20 政理: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内政毋出,外政毋入。
夫衣裘之不美,车马之不饰,子女之不洁,寡人之丑也
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子之丑也。
”子产相郑,终简公之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善决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变而立至,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21 显示更多讯息政理:
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
”董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主。
”曰:“安信乎?”曰:“信于令。
”曰:“安敢乎?”曰:“敢于不善人。
”董安于曰:“此三者足矣。
”
22 政理: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
”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辨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
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
其辨博者,因而师之
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
23 政理: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出,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
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贱,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
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
”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治,任其数而已矣。
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24 政理: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
”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
”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
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
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
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
”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
”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
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
25 政理:
宓子贱为单父宰,辞于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许也
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譬如高山深渊,仰之不可极,度之不可测也。
”子贱曰:“善,敢不承命乎!”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
”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宓子贱曰:“善。
”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
”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26 政理:
孔子弟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
奉禄少鬻,鬻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
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
”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也?”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
奉禄虽少鬻,鬻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
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
”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27 政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
28 政理:
子路治蒲,见于孔子曰:“由愿受教。
”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也。
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摄勇
宽以正,可以容众
恭以洁,可以亲上。
”
29 政理:
子贡为信阳令,辞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顺之,因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
”子贡曰:“赐少日事君子,君子固有盗者邪!”孔子曰:“夫以不肖伐贤,是谓夺也
以贤伐不肖,是谓伐也
缓其令,急其诛,是谓暴也
取人善以自为己,是谓盗也。
君子之盗,岂必当财币乎?吾闻之曰: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皆怨之所由生也。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
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
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
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无所伤也
言人之恶者,无所得而有所伤也。
故君子慎言语矣,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
”
30 政理: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亩之园不能芸,言治天下如运诸手掌何以?”杨朱曰:“臣有之,君不见夫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
君且使尧牵一羊,舜荷杖而随之,则乱之始也。
臣闻之,夫吞舟之鱼不游渊,鸿鹄高飞不就污池,何则?其志极远也。
黄钟大吕,不可从繁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
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谓也。
”
31 显示更多讯息政理:
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后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覆以上衽,晋叔向闻之曰:“景子为人国相,岂不固哉!吾闻良吏居之三月而沟渠修,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32 显示更多讯息政理: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尝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锺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
33 政理:
齐桓公问管仲曰:“国何患?”管仲对曰:“患失社鼠。
”桓公曰:“何谓也?”管仲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察,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不售之故也。
’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也
有道术之士,欲明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齕之,此亦国之猛狗也。
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道术之士不得用矣,此治国之所患也。
”
34 政理: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分。
”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
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
35 政理:
复槁之君朝齐,桓公问治民焉,复槁之君不对,而循口操衿抑心,桓公曰:“与民共甘苦饥寒乎?”“夫以我为圣人也,故不用言而谕。
”因礼之千金。
晋文公时,翟人有封狐、文豹之皮者,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何罪哉?以其皮为罪也。
”大夫栾枝曰:“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文公曰:“善哉!说之。
”栾枝曰:“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
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
”于是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
36 显示更多讯息政理:
晋文侯问政于舅犯,舅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
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古之所谓致师而战者,其此之谓也。
”
37 政理:
晋侯问于士文伯曰:“三月朔,日有蚀之,寡人学惛焉,诗所谓:‘彼日而蚀,于何不臧’者,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
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不可不慎也。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
”
38 政理:
延陵季子游于晋,入其境曰:“嘻,暴哉国乎!”入其都曰:“嘻,力屈哉,国乎!”立其朝曰:“嘻,乱哉国乎!”从者曰:“夫子之入境未久也,何其名之不疑也?”延陵季子曰:“然,吾入其境田亩荒秽而不休,杂增崇高,吾是以知其国之暴也。
吾入其都,新室恶而故室美,新墙卑而故墙高,吾是以知其民力之屈也。
吾立其朝,君能视而不下问,其臣善伐而不上谏,吾是以知其国之乱也。
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
”此霸者之迹也。
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
”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难?”对曰:“亲亲者,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
”此王者之迹也。
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
”故鲁有王迹者,仁厚也
齐有霸迹者,武政也
齐之所以不如鲁也,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39 政理: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
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旋月而国莫之服也。
40 政理:
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察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
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
41 政理: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
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
”孔子可谓通于化矣。
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
42 政理:
孔子见季康子,康子未说,孔子又见之,宰予曰:“吾闻之夫子曰:‘王公不聘不动。
’今吾子之见司寇也少数矣。
”孔子曰:“鲁国以众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聘我者孰大乎?”于是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何以不先自为刑罚乎?”自是之后,国无争者。
孔子谓弟子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存耳,政事无如膺之矣。
”古之鲁俗,涂里之间,罗门之罗,收门之鱼,独得于礼,是以孔子善之夫涂里之间,富家为贫者出
罗门之罗,有亲者取多,无亲者取少
收门之渔,有亲者取巨,无亲者取小。
43 政理:
春秋曰:四民均则王道兴而百姓宁
所谓四民者,士、农、工、商也。
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泆之路兴矣。
以上就是全国地区自考教材服务网分享关于说苑 : 政理 (先秦两汉)的全部内容,更多自考教材和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自考视频网课,自考重点复习资料,可以咨询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