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本善(孟子人性本善的句子)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在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上两人思想截然不同。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出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认为水永远向低处流,人如水一样,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比如我们看到老弱病残的人遇到困难,本能地就会产生同情心一样。
再比如:如果有一个小孩突然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如果我们正好在附近看到这个场景,大家想想看,在小孩掉下去的那一瞬间,大家会做出什么反应?
肯定是抢救、呼救、焦虑等等,这是一种本能的内心反应。
至于为什么现实社会中有那么多恶行,孟子认为是因为人原本的善性被埋没了而已。故孟子主张通过不断地修为,让人本有的善性彰显出来。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不是伪装,而是人为的意思。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而人性所表现出来的善是靠后天人为的学习和教化。
人的本性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人天生的喜好利益、追求声色、贪图享乐,由此而生出贪恋、忌妒、抢夺等恶的行为。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各种礼制、礼法"化性起伪",教化人性,则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但是,人性真的就是非善即恶这么简单吗?
如果每个人生来就是善的,为什么有些人会变成作恶的坏人呢?如果是被尘世的邪恶染浊了,那么初始的邪恶又是从哪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认定每个人生来就是恶的,那为什么人会有恻隐之心,为什么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掉河里会呼救?释迦为什么看见人类的痛苦会生起同体大辈之心?
不过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他们都主张通过“仁、义、礼、智、信”的教化,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推崇儒家“仁”的核心思想。
针对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同时期的思想家告子提出无善无恶的人性论观点。
告子在《孟子·告子上》里说:“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流水,从东方开了缺口就朝着东方流,从西方开了缺口就朝着西方流。人性是没有善与不善一说的,正同水的流向不稳定一样。”
换句话说,人性如水一样,朝善的方向引导,人就向善,朝恶的方向引导,人就向恶。我们听过这样一句话:“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春秋传》的作者北宋学者胡安国说:“善恶不足以言性。”其观点和告子的人性无善无不善有共通之处。
人性是属于自然属性,而善恶是居于道德标准的一种评判,是一种社会属性;人性是客观的,善恶是主观的;人性是本自具足的,而善恶是由外物引起的,是后天六根对六尘产生欲念时而表现出的行为;人性是恒久的,善恶是会变的。
善恶是人在社会里在被社会化过程中的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
人的善恶行为是会变化的,比如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在不同时空点所表现出的善恶行为会不一样,有时候表现出善,有时候表现出恶,你能说这个人本性是善还是恶吗?
人对善恶的评判标准是有社会性和主观性的。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推翻暴元,反腐倡廉,澄清吏治,恢复中华,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风气等方面各作出一系列举措,使经济有所改善,政治风气焕然一新,这对于老百姓来说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的行为是善的,而对于被他杀的人来说,他的行为是恶的,那又如何来判定他本性是善还是恶?
孔子不说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而是说:“性相近,习相远。”人本自具足的性差不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就有很大差别。这和人们说的人有三性:人性、兽性、神性差不多。当一个人对一件事表现出的兽性多一点,做出的是恶行,神性多一点就做出的是善行。
按照佛家的思想,人的本性(即自性)是空的,不存在善、恶、美、丑。人的行为有善恶是因为心被尘世的现象迷惑生出妄念了,这时人的本性是被遮蔽了的,这时如果是兽性表现出来的越多,恶行就越多。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生出恶行是因为被现象界的一切迷惑了,而非本性的善恶。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如果你需要自考教材或者成考教材的话,可以点击这里全国教育考试教材服务网(点击我购买)或者首页搜索“科目代码”,关于其他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咨询我们在线客服哦,感谢你阅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