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2023兰州交通大学有哪些专业,有国家特色优势王牌专业吗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兰州交通大学有哪些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兰州交通大学这些专业中哪些专业比较好呢,哪些是重点王牌优势专业呢。一般来说国家特色专业肯定比较好。一个专业如果是国家特色专业,小编在专业特点里标注了。2023年兰州交通大学有建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车辆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铁道供电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以下是兰州交通大学所有专业一览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目前该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学制 专业特点
1 建筑学 五年
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3 遥感科学与技术 四年
4 生物工程 四年
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三年
7 铁道车辆技术 三年
8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四年
9 铁道供电技术 三年
10 市场营销 四年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12 土木工程 四年 国家特色专业
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国家特色专业
14 水利水电工程 四年
15 财务管理 四年
16 铁道工程技术 三年
17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四年
18 机械电子工程 四年
19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20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 三年
21 应用物理学 四年
22 工程管理 四年
23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 三年
24 阿拉伯语 四年
25 给水排水工程
26 环境科学 四年
27 通信工程 四年
28 交通工程 四年
29 交通运输 四年 国家特色专业
30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31 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 三年
32 法语 四年
33 工商管理 四年
34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35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四年
36 城乡规划 四年
37 英语 四年
38 软件工程 四年
3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年
40 汉语言文学 四年
41 工业工程 四年
42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43 车辆工程 四年 国家特色专业
44 动画 四年
45 测绘工程 四年
46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47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四年
48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四年 国家特色专业
49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三年
50 工程力学 四年
51 会计学 四年
5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53 应用化学 四年
54 葡萄牙语 四年
55 西班牙语 四年
56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57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58 自动化 四年 国家特色专业
59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四年
60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61 物联网工程 四年
62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三年
63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四年
64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65 物流管理 四年
66 环境工程 四年
67 工程造价 四年
68 生物制药 四年
6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7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71 统计学 四年
72 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 三年
73 产品设计 四年
74 工程测量技术 三年
75 铁道工程 四年
76 环境设计 四年

兰州交通大学(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兰州交通大学坐落在甘肃省省会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铁道部继续教育西部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于1958年5月由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的主干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1959年6月学校在全国高等学校内被铁道部确定为重点高校,1961年4月学校被列为铁道部重点高等院校。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564亩,校舍建筑面积70.9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1.18万册;有22个直属学院(部),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本科招生专业及方向70个;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博士生导师119人,硕士生导师1293人;全日制在校生31198人(本科生22390人,研究生6793人,留学生231人,高职生1754人);教职工2346人(专任教师1780人,教授344人、副教授6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