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小学语文专题研究自考,自考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

填空题

1.集中体现学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是(课程) 2.民国时期叶圣陶主编的国语教科书是《开明国语课本》 3.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在(语文实践)中“习得”的。 4.当小学生不需要别人强制,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时,说明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5.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写作) 6.通过自评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监控)的能力。7.目前我国学校课程的含义主要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 (教育内容) 的总和。 8.我国实行新学制后供全国使用的第一部脱离蒙学读物性质的语文教材是《最新国文教科书》9.语文教学激发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 10.对于识字数量的规定取决于汉字基本词汇的框定及其(常用性)的分析。 11.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本”,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魂”,二者缺一不可。 12.读写结合,多读多写,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写作能力) 的基本途径。

名词解释

1.“三、百、千”: “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的蒙学教材,《千字文》系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所编,《三字经》相传是宋代王应麟所编,《百家姓》编于北宋时期,作者不详。2..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个人的思想、品德、精神和行为规范在教育过程中的综合表现。3..语言辨析力: 语言辨析力是在听清语音、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对讲话内容、语言的评价和判断的能力。4.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制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监控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评价自己专业发展的结果”。 5.训练 训练是指教育者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教育者经过反复的练习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6.认读能力 认读能力,即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认读和词义的感知,来了解字词所包含的意义和表达内容的一种能力。

简答题

1.简述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简述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答:(1)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来源之一; (2)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学习语言和表达方法; (3)阅读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3.简述汉字音、形、义的主要特点。答:汉字在音、形、义上各有特点: (1)在字音上有同音字、多音字; (2)字义上有一字多义和多字一义的现象; (3)字形上有形近字等。4.简述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步骤。答:第一,“走近”文本,即初步感觉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摸准作者的思路。 第二,“走进”文本,即深入感知文本内容,品味其隐含的独特意义,体验其表达的情感,发现文章的美之所在,实现与作者的共鸣。 第三,“走出”文本,即超越文本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审视与重组,将文本内容和主题与其他相关文本及个体经验建立联系,抽象和提炼文本要义,领悟其内涵,发现其理趣,并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评价。5. 简述精读课文常用的阅读方法。答案: (1)边读边思考; (2)联系上下文; (3)联系生活实际; (4)联系自身情体验; (5)圈画批注。 6. 课外阅读有何意义 答案:(1)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续;(2)课外阅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3)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陶冶情操;(4)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7. 简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口头语言的要求。答案:(1)口齿清楚,准确精炼;(2)形象生动,富有感情;(3)逻辑清晰,富于启发;(4)听、说结合,准确回应。8. 简述语文试卷命题的要求。答案:首先,试题要看一定的覆盖面,还要突岀重点。其次,试题表达要明确,题意要浅显。再次,试题难度分量要适当。另外,各个试题要彼此独立。 私信小编可免费获得自考相关资料

编辑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