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论文选题)
人口经济学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171515
- 装帧:暂无
- 版次: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1
- 开本:其它
- 页数:326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302171515 ; 978-7-302-17151-5
节选
城市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城市在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对于社会经
济的拉动作用、提升作用、服务功能、示范效应都越来越显著。城市的未来将代表和决定
着人类的未来,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质量、模式等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在本章中,我们在对人口城市化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进行辨析总结的基础上,讨论世界人
口城市化的历程及其经济学动因,进而探讨中国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节 人口城市化概述
一、人口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一)城市与城市化
按照语义进行解释,城市可理解为“城堡”加“集市”,因此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
防御和交易两种功能。在农业社会,城市主要是作为统治者的政治中心而存在的,一般都
具有人口聚集、手丁业兴盛、商业发达等特征。尽管世界文明可追溯至四大文明古国,像
中国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城市,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拥有10万户居民的大城市,其
商贸繁荣程度也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窥到一斑,但更为普遍的认识是,城市在世界范围
内的快速发展还是以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之后,获得了工业化的动力为分野的。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目前,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人口的主要集居地区和现代社会经济
活动*为活跃的区域,同时城市的内涵和所承担的职能也在不断地拓展。作为现代城市,
人口的非农化、经济要素的聚集性、社会文明的领先性是其根本属性。从这一意义上说,
未来的社会将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城市的发展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
的发展水平。
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明确使用了
“城市化”的概念,并提出了“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
化”的论断。实际上,从城市产生的**天起,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城
市化也是一个涉及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现象,对其定义也存在着
多种观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曾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
布方式的变化”;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把城市化看成**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
二、第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
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第二、第三产业在具备特定地理条件
的地域空间集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消费地域,其他经济、生活用地也相应建立,多种经济
用地和生活空间用地集聚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
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
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
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
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一些学者对城市化进行
了更为宽泛的界定,城市化包括广义的生活方式,如政治、文化、社会组织、行为规范、道德
准则、价值观念等的变更,即城市化过程是农民工作职业化、观念现代化、行为传媒化、消
费时尚化、交往多样化的过程(王春光、孙晖,1997);城市化是落后的农业国在工业化、现
代化过程中全面制度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内部人口、资源与产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以城市为主导重新进行空间配置的过程,其间伴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赵新平、周一星,2002)。
因此,城市化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方方面面的变迁,是一个
由多角度所构成的图景,必然也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既包括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
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也包括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与生活质量的改
善、科技与社会活动的领先性与主导性,等等。
(二)人口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即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和集聚,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尤其
是占总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是城市化*为显著的标志。从人口学角度看,威尔逊
(Christopher Wilson)在其主编的《人口学辞典》中所给出的定义是,“人口城市化即指居
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
即可视为城市化的开始。人口城市化,从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从人口学角度对于城市化的
一种定义或解释,只不过在研究中更强调以人口的城乡变迁为侧重点。在本书中,“城市
化”与“人口城市化”这两个概念除了特别注明外,不再作严格的区分。
当然,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只是人口城市化的一个表征,除此之外还应包含更为深刻
的内涵,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应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尤其是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由农村
型向城市型的转变也是其应有之义。换而言之,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法制化以及建立
在公共信息基础上的信用体系与生产交易体系,是城市社会秩序和城市物质文明的主要
构成内容。只有从乡村转移并定居于城市的人口,能够摆脱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乡村
“熟人”社会的思维与行为模式,转向分工合作、开拓进取的城市“生人”社会的思维与行为
模式,适应和遵从城市的社会秩序并从事城市物质文明的创造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口城市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口城市化的极限是全部人口均转化为城市人口。但从发达国家
城市化的实践看,除了像新加坡、摩纳哥这样的小国实现了100%的人口城市化,绝大部
分国家都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对于规模较大的国家而言,农产品不
可能完全依赖进口,**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不可能完全消亡,城市本身的发展也需要这
一产业的发展作为必要的支撑;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很多自然资源的开发也通常采取
就地开发、组群式集聚的形式,自然资源分布的分散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决定了没有必要也
很难完全向一地集中。
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口城市化的目的在于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
化发展,让100%的人口享受更为先进的城市文明。人口向城市集聚只是一种手段和形
式而非根本性的目的,农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被完全“化”掉。随着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
善,居住地域的界限对城市文明的传播与分享的限制越来越小,城市的辐射力将大大超出
在自然或行政上的界限。有关实证研究表明,城市人口比重低于10%时,辐射力很弱,城
市文明基本上只限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享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时,城市文明
普及率可达到70%左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8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
90%,甚至100%(高佩义,1991)。因此,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的比例基本上
处于70%~80%的水平。而且,当城市人口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
入相对稳定的发达阶段,规模不经济效应开始显现,反而出现了集聚与扩散并存,但以扩
散为主的“郊区化”,乃至“逆城市化”的现象。应当说这是人口城市化达到极致时的一种
必然现象,应当视为人口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在国内,我们经常还用到一个“城镇化”或“农村城镇化”的概念,主要是指越来越多的
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市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转的主流发展趋势,
但中国是拥有世界上为数*多的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且,由于建国后重工业优先的
发展导向,使城市化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速度,因此,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在计划经
济解体过程中实际走出来的道路。它与中国“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路径,以及在此过
程中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和20世纪80、90年代政府采取的控制大城市发展、积极推进小
城镇发展的战略均具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本质上说,城镇化是中国在计划经济解体过程
中的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过渡模式,或者说是中国城市化的
起始阶段。从发展角度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将是从初级阶段城镇化上升到中、高级阶
段城市化的过程。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李通屏1963年12月生于河南省荥阳县,南开大学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武汉大学西方经济学博士
后,第六届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会理事,现为中国地质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系主任。学术专长与兴趣主要集中在人
口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消费制度、人力资本等方面,出
版著作3部、参编多部,在人口学、经济学的权威或重要刊物
上发表论文
作者:李通屏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
分类: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人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