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江苏自考教材章节目录:28066小学创造教育

28066 小学创造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编(2018年)

本书使用教材:《儿童创造教育新论》,王灿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创造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明确基础教育的偏差,掌握创造教育的探索历程、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
[学习内容]
一、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
1.第十名现象
2.计算能力与创造力倒挂现象
3.拒录“偏才”现象
二、基础教育的偏差遏制创新人才的成长
1.教育理念的偏差
2.课程设置的偏差
3.教育行为的偏差
4.教育评价的偏差
5.教师功能的偏差
6.教育管理的偏差
三、创造教育的探索历程、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
1.创造教育的探索里程:
l 复苏阶段
l 拓展阶段
l 攀升阶段
2.创造教育的主要进展
3.创造教育的多重困境
4.创造教育的突破路径
[考核知识点]
一、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
二、基础教育的偏差遏制创新人才的成长
三、创造教育的探索历程、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
[考核要求]
1、识记:、基础教育的偏差,创造教育的探索里程
2、领会: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创造教育的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

第二章 指向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创造教育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和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掌握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理念。
[学习内容]
一、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
1.创造词义的研究进展
2.创造心理的研究进展
3.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
二、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
1.升华说
2.补偿说
3.集体潜意识说
4.自我实现说
5.三维动力说
三、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理念
1.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
2.儿童创造教育的核心理念
[考核知识点]
一、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
二、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
三、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理念
[考核要求]
1、识记:创造词义的研究进展,创造心理的研究进展,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
2、领会: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儿童创造教育的核心理念

第三章 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与教育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意向是创造过程驱动力,明确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掌握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
[学习内容]
一、创造意向是创造过程的驱动力
二、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
1.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创造意向旺旺萌发于他们的个人需要
2.创造意向基于儿童的好奇心,并常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3.儿童的创造意向常带有一时冲动性,易遇难而退,须培养机遇一时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4.儿童的主动性是产生创造意向的重要动力,也有利于转化为他们的创造行为
三、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
1.多给儿童一些自主思考的空间
2.多给儿童一些大胆质疑的机会
3.多给儿童一些积极的情感激励
4.多给儿童一些真诚美好的欣赏
5.多给儿童高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
6.多给儿童一些克服困难的勇气
 [考核知识点]
一、创造意向是创造过程的驱动力
二、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
三、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
 [考核要求]
1、识记:创造意向
2、领会: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
3、应用: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

第四章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育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方向,基本特征,主要形式。明确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掌握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
[学习内容]
一、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心理的核心
1.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2.创造性思维的方向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4.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
1.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2.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
3.创造性思维与学业成绩
4.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
三、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
1.呵护创造的内部动机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子
3.激励儿童的自由想象
4.激活儿童的问题意识
5.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6.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7.解开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8.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早起训练
9.让儿童学会“延迟满足”
10.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考核知识点]
一、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心理的核心
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
三、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
[考核要求]
1、识记: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2、领会: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
3、应用: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五章 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性行为是创造心理的外在表现,明确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掌握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
[学习内容]
一、创造性行为是创造心理的外在表现
1.创造性行为的内涵
2.创造性行为的形式
3.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基本维度
4.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判断标准
二、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
1.研究性学习
2.科技探索
3.专利申请
 三、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
1.属性列举法
2.组合法
3.信息交合法
4.改变法
5.扩大缩小法
6.增减法
7.移植法
8.逆向法
9.专利文献法
 [考核知识点]
一、创造性行为是创造心理的外在表现
二、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
三、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
[考核要求]
1、识记:创造性行为的内涵,创造性行为的形式,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基本维度,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判断标准。研究性学习,属性列举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改变法,扩大缩小法,增减法,移植法,逆向法,专利文献法。
2、领会: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

第六章 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与教育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性人格的含义,明确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掌握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
[学习内容]
一、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
二、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
1.儿童创造性人格特征研究
2.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研究
3.超常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4.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相关研究
5.创造性人格的稳定性研究
三、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
1.呵护儿童好奇心
2.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
3.把玩的自由还给儿童
4.培养儿童的质疑能力
5.鼓励儿童的挑战精神
6.鼓励儿童的乐观自信
7.提高儿童的自主能力
8.强化儿童的“晶化体验”
9.提升儿童的道德境界
10.锤炼儿童的顽强意识
 [考核知识点]
一、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
二、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
三、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
[考核要求]
1、识记:创造性人格
2、领会: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
3、应用: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七章 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与路径选择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掌握性教学对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阻抗因素,明确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掌握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学习内容]
一、掌握性教学不利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
1.衰落的主体地位
2.滞后的教学方法
3.超标的教学内容
4.异化的评价方式
5.迷失的师生关系
二、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
1.创造性教学应该是一种责任,而不应该是教学的点缀和装饰
2.创造性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儿童,而不应该只面向少数精英
3.创造性教学应该注重创造心理的综合素质养成,而不应该局限于创造性思维或技法的训练
4.创造性教学应该关注教学的过程,而不应该只关注教学的结果
5.创造性教学应该将创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不应该把创造的权利垄断在教师手中
三、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1.创造性教学的发展路向
2.创造性教学的模式构建
3.创造性教学的实现条件
 [考核知识点]
一、掌握性教学不利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
二、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
三、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考核要求]
1.识记:创造性教学的典型模式。
2.领会:掌握性教学对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阻抗因素,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理念。
3.应用: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与实践路径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维持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含义,明确儿童创造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掌握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
[学习内容]
一、维持性学习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
二、儿童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个性化
2.自主性
3.选择性
4.探究性
5.参与性
6.开放性
三、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径
1.解放儿童的创造潜能
2.坚持“生命在场”
3.建立新型知识体系
4.突出方法及方法论教育
5.积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6.促进和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7.加快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
  [考核知识点]
一、维持性学习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
二、儿童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三、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径
[考核要求]
1、识记:维持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儿童创造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2、领会:儿童创造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应用: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径

第九章 让活动课程成为激发儿童创造潜能的平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活动过程的特点、优势,明确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掌握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
[学习内容]
一、活动课程在儿童创造教育中的地位
1.活动课程活特点
2.活动课程在创造教育上的优势
二、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
1.科技创造发明活动
2.文艺创作活动
3.创造性社会实践
4.创造性集体活动
5.日常生活的创造活动
三、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
1.走进社会大课堂,丰富实践体验
2.强化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减少直接说教,提倡间接启发
4.开展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5.推广“爱的模式”,推进爱的教育
6.弘扬教育民主,变革教师的领导方式
7.克服创造性思维障碍,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考核知识点]
一、活动课程在儿童创造教育中的地位
二、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
三、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
 [考核要求]
1、识记:活动课程
2、领会: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的优势,
3、应用: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

第十章 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和建设路径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几种不良班集体特征,明确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掌握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
[学习内容]
一、班集体与儿童创造心理的发展
1.求知型的班集体
2.娱乐型的班集体
3.监管型的班集体
二、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
1.班集体的目标特征
2.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3.班集体的行为特征
4.班集体的情感特征
三、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
1.更新文化观念,走出对创造的认识误区
2.开展“敏感性训练”,克服组织发展的阻力
3.发扬班级民主,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4.强化组织诊断与治理,实现班集体的可持续发展
5.发挥班级的链接功能,开创“绿色生态教育”
6.及时转换角色,提高管理行为的有效性
 [考核知识点]
一、班集体与儿童创造心理的发展
二、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
三、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
[考核要求]
1、识记:创造型班集体的特征
2、领会:几种不良班集体特征
3、应用: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

第十一章 创造型教师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明确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掌握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
[学习内容]
一、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
1.培养内容上的失衡,放弃学生的创造型
2.培养观念上的偏见,蔑视学生的创造型
3.培育环境上的专制,遏制学生的创造性
二、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
1.创造型教师的成长有先有后,其成长是多阶段的连续过程
2.创造型教师的成长从关注自我、关注教学发展到关注学生
3.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与教育环境积极互动的过程
4.创造型教师成长的策略是多样的、综合的
5.从内在因素看,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在其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
1.打破“路径依赖”,不断超越自我
2.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3.推进动态生成教学,提升教育智慧
4.强化校本研究,走上幸福之路
5.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能
 [考核知识点]
一、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
二、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
三、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
 
 [考核要求]
1、领会: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
2、应用: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

第十二章 儿童创造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动能、创造力测评的困扰、创造力测验的两重性和儿童创造力测验的分类,明确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掌握多元化儿童创造教育评价工作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学习内容]
一、尽快改变测量与评价滞后的现象
1.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
二、走出儿童创造心理测量的困扰
1.台湾学者陈安龙教授的创造力的测评的困扰;
2.哈佛大学加德纳的创造力测验的两重性。
3.儿童创造力的侧脸该工具及方式的分类
l 托兰斯语文创造性思维测量
l 托兰斯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量
l 发散思维测量
l 威廉斯创造力测量
l 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l 态度与兴趣量表
l 人格量表
l 同伴提名
l 视导者评定
l 作品评价
l 名人研究
l 创造活动及成就的自我报告
三、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
中小学创造教育评价的多种方式结合:
1.根据评价在创造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诊断性评价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可分为性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3.根据评价的组织可将创造教育评价分为校园评价和社会力量评价
4.侧重于目标、过程性评价,同时考虑到条件评价
多元化儿童创造教育评价工作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心理测量与教育评价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
3.教育评价与元评价
4.教育评价与指导
 [考核知识点]
一、尽快改变测量与评价滞后的现象
二、走出儿童创造心理测量的困扰
三、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
[考核要求]
1、识记: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
2、领会:创造力的测评的困扰,创造力测验的两重性,儿童创造力的侧脸该工具及方式的分类
3、应用: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

第十三章 田野研究:来自中小学第一线创造教育的
调查报告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