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二年级下册数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问题,以及和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题目怎么解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1.表内除法

(1)平均分:每份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分(3)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4)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5)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6)

用除法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一单价=数量总购÷数量=单价

2.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求在先算的下面画横线)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先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综合算式时,如果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3.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求最大的余数是几就用除数减1,最小的余数是1。(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①解决乘船(车)、住房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加1”②解决购物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去掉余数。

③解决规律排序问题时,找出排列规律是关键(用圈一圈的方法),用除法算出结果后余数是几对应是第几个,余数为0则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4.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

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结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用算盘记数:在算盘上选择靠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拨珠时,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7)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

一位一位的比较。

5.图形的运动(一)

(1)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平移现象:物体做平移运动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本身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3)旋转现象:物体旋转时,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6.克和千克

(1)“克”和“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克”(g)作单位,一个2分硬币约重1克。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2袋盐重1千克。

(2)克和千克的换算:1千克=1000克

7.数学广角

简单推理:多个事物的简单推理,一般先根据题意确定最直接的答案,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

优点,学生配合教师教学,教师教的认真,学生掌握了知识重点和难点,教学任务完戍。

缺点,教学缺少一种生动和趣味,显得乏味。

二年级求近似数的技巧

二年级求近似数的技巧:

如果是四位数的,就近似到百位;如果是三位数的,就近似到十位。同一道题目,保留的数位要相同。就是说,如果是保留到十位的,就大家都保留到十位;如果是保留到百位的,就同时保留到百位。

如:①416-251≈70(两个数都保留到十位进行计算),②416-251≈100(两个数都保留到百位进行计算),③416-251≈120(416保留到十位约等于420,251保留到百位约等于300)。④416-251≈50(416保留到百位约等于400,251保留到十位约等于250)。

扩展资料:

近似数知识讲解: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数要求近似到十位(或者说保留到十位),就要看个位。如果个位的数是小于5(1——4),就直接把个位舍去,该写成0;如果个位的数等于或大于5(5——9),就把个位改写成0,再向十位进1。如:312≈310,365≈370,1314≈1310,1389≈1390。同理:如果一个数要求近似到百位(或者说保留到百位),就要看十位。如果十位的数是小于5(1——4),就直接把十位舍去,该写成0;如果十位的数等于或大于5(5——9),就把十位改写成0,再向百位进1。如:312≈300,365≈400,1314≈1300,1389≈1400。

求近似数的题目,一般是:“求近似数、估算、保留到什么位”这样的。应用题就有“约”、“大约”的字眼。

现在二年级求近似数,并没有特别要求你近似到什么位,没有一个同一的标准。

二年级的数学定理定义

定义是人为规定的对概念的描述,比如说,“三条边长度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这是对“等边三角形”下的定义,是不需要证明的东西。

定理是可推导、证明的有逻辑的陈述,定理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是从定义或者公理衍生出的命题或公式,比如,“勾股定理”。

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和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