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意思
大家好,关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意思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不敢南下而牧马南下是什么意思
南下-释义:去往本地以南之地。
此句意思就是:匈奴人从此不敢向靠近南方的地方放牧活动了。
出自两汉贾谊的《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文: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匈奴人不再敢南下放马,六国的勇士再也不敢拿起弓箭来复仇。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意思
胡人(因为畏惧秦始皇)不再敢南下放牧。
这里的“而”表示承接关系,不译。
拓展资料:
翻译这句话时首先要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得故事,这句话选自《过秦论》。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胡人是那个族的
胡人通常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而是非中原的周边民族通称。
胡人原指长城以北的游牧族群。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对北方和西方的外族人的泛称。从广义上来讲,华夏(汉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但是很多情况下,唐代人所说的“胡人”又专指粟特人。
内蒙古游牧民族的来历
草原游牧民族跟中原王朝的恩怨贯穿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大多时候只有怨,没有恩,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游牧民族的起源很早,大概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逐渐分化为农业和游牧两种生存模式。夏商周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游牧民族的记载。
周朝时把中原王朝四周的人分为四个部分,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其中的西戎和北狄就是游牧民族,在周朝时期,游牧民族就频繁与中原王朝开战,《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与西戎战争的记载。犬戎甚至攻破镐京,致使周平王东迁。
西戎初期,茫茫多的小部落林立,但实力均不是很强大。夏商周又有“山戎”、“鬼方”、“戎狄”等称呼,春秋战国时期经常跟中原诸侯国发生战争,尤其是秦国和赵国。秦国先后吞并了西戎十二国,成为一方霸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驱逐了林胡、娄烦,两族后来逐渐融合成为匈奴的一部分,再次威胁到到赵国的边境。
匈奴本是华夏的一部分,后来随夏朝的灭亡逐渐形成游牧民族,后成为西戎的主要部落,西方人称之为突厥种,是后世游牧民族的两大主系之一。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击破匈奴十万骑兵,致匈奴多年不敢南下。秦朝统一后,大将蒙恬率30万秦军打击匈奴,收取了河套地区,修筑长城来防御匈奴,并在九原和云阳之间修筑了世界第一条军用高速公路:秦直道。贾谊的《过秦论》写到: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北狄主要是指东胡部落,因位于匈奴(胡)的东边,故被称为东胡,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西方称之为蒙古种。东胡是除匈奴外的另一大游牧民族主系,秦汉以后的游牧民族多是这两系的后人。
汉朝时期的游牧民族
秦朝末年,匈奴和东胡之间发生战争,东胡被击败后,分别迁居到了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东胡的名称就此消失。
乌桓族早年和汉朝交好,东汉时还联合汉朝趁匈奴内乱之时攻打匈奴,把匈奴赶出大漠以南。东汉末年,乌桓交好袁绍,并协助袁绍的儿子袭击曹操,后为曹操所击溃,乌桓从此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秦汉之交,雄才大略的冒顿(mòdú)单于崛起于匈奴,他一统北方的匈奴各部,击败了东胡,统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公元前200年,冒顿率40万大军将刘邦包围在白登山七天之久,刘邦赖陈平的阴谋得以逃生,史称白登之围。由于匈奴的实力十分强大,曾经连汉朝大将李陵都被迫投降,汉朝因此经历了近70年的忍辱负重,终于在汉武帝时对匈奴发起了反击。
汉朝经多年的积蓄和筹划,终于由汉武帝发起了对匈奴的决战,一代名将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了漠南。汉武帝改变了以前的战术,多次从春季发动战争,匈奴一路败退。由于遭到汉军连续的追击,匈奴的人和牲畜不断流产,十分凄惨,导致匈奴实力严重下降。
匈奴退出漠南后开始内讧,内部混战不断,先后出现五单于争位,在公元前60年左右,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两支。南匈奴在单于呼韩邪(ye)的统领下归顺汉朝,汉献帝时,曹操扣押了南匈奴的单于,并趁机将南匈奴分化为5个部分,用汉人为司马进行监督。
郅支单于统领着北匈奴继续跟汉朝对抗。后汉将陈汤斩杀郅支单于,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威震敌胆,汉朝与匈奴有了一段和解时期。直到东汉初年,北匈奴复反,公元73年,窦固、耿忠于天山大败北匈奴,夺取新疆哈密;16年后大将窦宪、耿秉再次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勒石记功而返。91年,耿夔(kui)在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匈奴残余势力绝望不再敢跟汉朝争锋,于是一部分西迁到中亚和东亚一带,另一部分加入到鲜卑。至此,匈奴也成为了历史的烟尘中的一个名字。
在东汉跟北匈奴的战争中,东胡的另一只鲜卑族闷声发大财,吸纳了不少的北匈奴人,还继承了北匈奴的领地,称霸一方。
五胡乱华史
西晋晋惠帝时,八大郡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反复作乱,长达16年之久,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破坏,实力极度削弱,史称八王之乱。趁此机会,四川西部的氐(di)族首领李雄占领成都,建立成汉;前汉朝南匈奴的后裔刘渊起兵建立前赵,由此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这期间,以匈奴,羯(jie)族、羌人、鲜卑、氐五大胡人部落为主,加上数目众多的小部落,在中原地区建立一系列的大小政权,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影响力较大的共有16个政权,被后世称为五胡十六国。
羯族本是匈奴中的奴隶部族,是匈奴从西域俘虏的奴隶,又叫匈奴别部。南匈奴后裔建立了前赵政权后,其内部奴隶部落壮大起来组成了羯族,首领石勒后来分裂前赵建立了后赵政权,并灭了前赵。后赵石虎荒唐无度,滥杀汉人,导致后赵内乱。后赵汉人将领冉闵杀后赵皇帝石鉴,建立冉魏,并颁发“杀胡令”屠杀胡人20余万,亲手为羯族在历史上画上了句号。
鲜卑人是个很能折腾的部族,北匈奴败退后,鲜卑人在蒙古草原发了大财,后来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将鲜卑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进行管理。檀石槐死后,鲜卑就分裂了,西部叛逃,轲比能统一了东部和中部鲜卑,但是轲比能死后,鲜卑又分裂成六部,分别是:慕容部、段部、拓跋部、宇文部、秃发部、乞伏部。鲜卑人不但热衷于闹分裂,还很喜欢建国,在五胡乱华时代先后共建立了十多个政权,对中国这一段时期的影响极大。
慕容部鲜卑一开始就分裂了一次,一部分人由慕容吐谷浑去了青海东部,建立了吐谷浑。另一部分则在五胡乱华时期先后建立了4个燕国,其中前燕国灭了冉魏国,后被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分裂,慕容氏死灰复燃,又建立了后燕、西燕和南燕。西燕被后燕吞并,而南燕被后宋武帝刘裕所灭。后燕在参合陂被同是鲜卑的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击败,导致了后燕的衰落,十多年后就灭亡了。金庸著作《天龙八部》的姑苏慕容氏就是指的后燕,所以他们家住的地方叫“参合庄”,练的武功叫“参合指”。
氐族人苻建建立了前秦帝国,其子苻生继位后荒淫无度,被堂弟苻坚所杀,苻坚素有大志,知人善任,重用了一个卖畚箕的穷汉,励精图治,前秦国力空前强盛。这个穷汉名叫王猛,早年家徒四壁,卖竹畚箕为生,后来人称“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王猛率前秦军在壶关大败前燕,并消灭前燕,3年后王猛去世,被北方比作诸葛亮(所谓“功盖诸葛第一人”多半是现在网络上吹出来的)。王猛死后,前秦统一了北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
苻坚在统一北方后,野心膨胀,欲一统天下,开始攻打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谢安击败,苻坚本人逃亡后被杀,北方在短暂的统一后又四分五裂。
拓跋鲜卑先建立了代国,后被前秦所灭,前秦分裂后,拓跋珪继任代王,后迁至山西大同称帝,建立北魏,北魏后来在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的治理下,统一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然而北魏在后期的统治中腐化堕落,最终爆发起义,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为权臣高欢所把持,西魏为武将宇文泰把持。
拓跋鲜卑内部的一个奴隶部族叫柔然,拓跋部南迁后,柔然崛起,并与北魏多次征战,称霸塞北。然后柔然强大时,内部又统治了一个专门打造兵器的奴隶部族,这个部族名叫突厥,突厥强大后又击败了柔然,部分柔然人逃亡中亚地区,融入当地一个叫室韦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后来的蒙古人的祖先。这简直就是一部奴隶翻身史。
鲜卑的宇文部宇文泰把持了西魏政权,其子宇文觉废了西魏恭帝自立建立了北周国,北周立国之初混乱不堪,权臣宇文护连杀两个皇帝,立宇文邕(yong)为帝,是为周武帝。然而宇文邕是个狠角色,宇文护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宇文邕给弄死了。
东魏高欢的儿子高洋也同样废了东魏傀儡皇帝,建立了北齐。而北齐高家的皇帝几乎个个都昏乱不堪,仅仅折腾了28年,就被北周给灭了。北周到周宣帝宇文赟(yūn),任用自己老丈人为相,不幸的是这个老丈人名字叫杨坚。杨坚后来接受了周静帝的禅让为帝,建立了隋朝,隋朝终于一统乱了300余年的中国,同时杨坚对北周的鲜卑人进行清洗,终结了鲜卑的历史,鲜卑的遗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意思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