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教学课题研究的思路

大家好,关于识字教学论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识字教学课题研究的思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小学低年级教学论文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一、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三、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四、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五、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学期如何正确让每个学生看待语文学科学习

先给讲语文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再告诉他们方法。

第一,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学科,必须学好。

第二,语文课文是从小学到大学都开的学科。小学时通过认字开启学习之门,大学是通过写论文走进学科巅峰。不会写文章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基本没人知道你,也不被承认,必须学好。

第三,语文是长线学科,突击不见效,努力学习也不一定很见效,怎敢慢待语文。

第四,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会一直好下去,成绩好的敢说这次考试能的139分,甚至满分,语文你敢说吗?作文一写不好,可能不及格。你再看每次语文成绩大多在100——120分之间,极少低分和高分,而数学、物理、化学不然,有很低的,也有很高的。你敢不努力吗?

为什么会有“通假字”

引言

《愚公移山》中有一句话:“甚矣,汝之不惠”。其中的“惠”字如果按照本义“仁爱”来理解,此话是不通的。这里“惠”的本字应该是“彗”,“惠”只是通假字。古书解释便有“惠通彗”之说。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说:愚公太不聪明了。

什么是通假字呢?

为什么有本字不用,偏偏用通假字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还是先说说什么是“通假字”吧。

汉字的历史悠久长远,且变化复杂。在古代,同音、音近或者形近的字,有些会通用,这种现象就是“通假”,顾名思义,“通”就是通用,“假”不是假的,而是借的意思。这种通假借用只是临时的,而且意义也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强调一下,“通假”是古人的专利,如果现代人再按照音同、音近原则造通假字,那就是别字,错字。

古人为什么写“通假字”呢?

古人放着正确的字不写,为什么去借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必想得太复杂。通假的产生就是古人忘了本字或者是为了省事。

说白了,古人也有提笔忘字的时候,忘了怎么办?就写个同音或者音近的,现在说就是写了“别字;”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本来会写,写得着急,笔画太多的不想写,索性找一个笔画少的同音字或者音近字来代替。就是现在我们碰到难写的汉字也是想着简写,可惜很多时候都简写错了,比如“餐厅”写为“歺厅”,这就大错特错了,是无法得到公众认可的。

因此,“通假字”放到现在说就是“别字”。古人这样写了,后来很多人崇古,也开始效仿,久了就约定俗成了,这个别字就通用了。

注意区分“通假”和造字的“假借”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第一,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是一种借代关系,本有其字而不用,无异于今天的“别字”。但是,通假字和本字一定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六书”的假借则不同,虽说也是借用,但是属于词与字之间的关系,是“本无其字”的“托事”。以“惠”代“彗”是通假,而用本指称小麦的“来”记录“来去”的“来”就属于假借造字了。

第二,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是松散的,二者没有意义上的关系,“惠”和“彗”意义无关,只是音同。通假的依声借形,二者意义都不会因此发生本质的变化。但是,“六书”中的假借造字则不同,因为是“本无其字”,因此在长期的借用过程中,借字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比如“来”被借走以后,不但不还而且意义也固定了下来,用于表示“来去”之“来”,另造了“麦”字来表示了“来”的本义。

第三,通假是临时性的借用,不会被固定下来长期借用,而假借则是长期性的,有借无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假借也是新造字的过程。通假确实是借,不会写了或者想懒省事,不好意思,我就先借来一用;可是这假借就是“抢”,我没有就用你的,但是不好意思,要赖账不还,鸠占鹊巢。

说了半天,大家应该也明白“通假字”了吧,而且也应该知道“通假”和“假借”的区别了。

盘点初中教材常见的“通假字”,看你还记得几个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巩固,特把初中阶段的通假字盘点摘抄如下(参1):

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之意。(《天时不如地利》)

2.缚者曷为也。“曷”通“何”,“什么”之意。(《橘逾淮为枳》)

3.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之意。(《橘逾淮为枳》)

4.但手熟尔。“尔”通“耳”,“罢了”之意。(《卖油翁》)

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置于整数和零数之间。(《核舟记》)

6.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之意。(《核舟记》)

7.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放”之意。(《核舟记》)

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之意。(《核舟记》)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之意。(《愚公移山》)

10.甚矣,汝之不惠。“惠”通“彗”,“聪明”之意。(《愚公移山》)

11.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之意。(《愚公移山》)

12.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陇”通“垄”,“高地”之意。(《愚公移山》)

1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之意。(《愚公移山》)

1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拉着”之意。(《伤仲永》)

15.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之意。(《口技》)

16.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反”通“返”,“返回”之意。(《王顾左右而言他》)

17.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公输》)

1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之意。(《曹刿论战》)

19.孰视之,又弗如远甚。“孰”通“熟”,“仔细”之意。(《邹忌讽齐王纳谏》)

20.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之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之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之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或”通“惑”,“奇怪”之意。(《孔孟论学》)

2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暴”通“曝”,“晒”之意。(《孔孟论学》)

25.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之意。(《狼》)

2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之意。(《岳阳楼记》)

27.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之意。(《岳阳楼记》)

2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之意。(《桃花源记》)

29.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之意。(《陈涉世家》)

30.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之意。(《陈涉世家》)

3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披着”之意。(《陈涉世家》)

32.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调发”之意。(《陈涉世家》)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之意。(《论语》)

34.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之意。(《两小儿辩日》)

3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之意。(《扁鹊见蔡桓公》)

36.在肠胃,火气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之意。(《扁鹊见蔡桓公》)

37.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上”之意。(《木兰诗》)

38.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之意。(《木兰诗》)

3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之意。(《三峡》)

40.子墨子久距之。“距”通“拒”,“挡”之意。(《公输》)

4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之意。(《唐雎不辱使命》)

4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之意。(《马说》)

4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本领”之意。(《马说》)

44.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之意。(《马说》)

参考文献:

1.赵静,《高效速记初中文言文必考知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识字教学课题研究的思路

关于这个问题,识字教学课题研究的思路如下:

1.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例如是研究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影响等。

2.确定研究问题:根据研究目标,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哪种教学方法更适合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等。

3.收集资料:收集相关的文献、调查数据等资料,了解当前识字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4.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

5.实施研究: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实际的识字教学实验或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6.分析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规律和结论,并进行解释和归纳。

7.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识字教学的改进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本次识字教学论文和识字教学课题研究的思路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