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自学基础知识笔记,自学考试基础会计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会计是通过收集、加工、利用以一定货币单位为计量标准表达的经济信息,组织、控制、调节、指导经济活动,促进得失比较、利弊权衡、经济效益追求的工作。 会计的功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发挥的作用,会计的功能可以多一些,但其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种。 1会计(主要职能),其基本特点如下。
会计核算主要是从价值上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的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可以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对已发生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预测未来经济活动2会计监督,其基本特征是
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会计核算应当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前监督会计监督在内的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会计的计算功能和监督功能相辅相成的,能够在准确计算经济业务活动的基础上,提供可靠的资料作为监督依据; 同时,只有搞好会计监督,才能保证经济业务活动按规定要求进行,达到预期目的,发挥会计核算质量。
会计基本目标: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指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来删除它。 企业投资者企业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内部员工及管理者政府部门资产具有以下特点: 为企业所有或控制而可以用货币表示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债务具有以下特征。 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可以用货币计量企业承担债务义务的所有权权益(或股东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不要求偿还。 企业在存续期内长期使用,其特点是可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按投资比例承担风险分享剩余利润和资产,以货币计量收入。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即增加所有者权益,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计要素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基本划分为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 会计要素根据经济特征分类,分为1资产。 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计这种资源将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根据其流动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一年以上营业周期内包括现金库存、银行存款、交易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预付款、库存等在内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一般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或者变现或消耗一年以上的资产。 通常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建筑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 资产的特征是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有或管理的资产,是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即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在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在将来的交易中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被确认2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可以预期经济利益会从企业中流出。 根据其流动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一个以上营业周期内偿还的负债。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员工报酬、应付税款、应付股息、应付利息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账款等。 负债的特点是负债是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中形成的现实义务,是实际的偿还义务,潜在的义务是无法确认经济利益因负债偿还义务的履行而从企业3的所有权中流出。 是企业资产扣除债务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债务后的剩余金额。 其来源包括业主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业主权益的收益和损失、留存收益。
所有权特征是所有者只对企业净资产拥有所有权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余额4的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股权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按经营活动性质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经营活动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的特点是收入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偶然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只能形成利益,而不是这里所说的收入形成经济利益流入。 也就是说,日常活动能够形成企业的实质性经济利益,只能形成名义经济利益的,不能确认收入的形成总是伴随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5种费用。 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的经济
费用的特点是费用是为赚取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因此费用的确认应与收入相配合。 配比方式有直接配比和期限配比费用,企业经济利润流失或企业收入扣除6利润。 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即为利润(为负时为亏损)。 利润的主要特征是利润的计量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的计量,即收入弥补费用形成利润。
上述六个会计要素可以形成两个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权(在所有情况下,资产、负债和所有权都具有金额相等的关系,所以此等式称为会计恒等式) 2收入-费用=利润会计恒等式概括了资产、负债、所有权的关系,是复式记账的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结构的理论基础
企业产生的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包括: 1经济业务的产生导致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等值增加,即资产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会计恒等式保持均衡2经济业务的产生导致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等值减少,即资产减少当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等值减少时,会计恒等式产生均衡保持3经济业务,会计恒等式左边项之间发生增减变化,增减额相等,即资产类项目增加一个,减少一个,会计恒等式产生均衡保持4经济业务,会计恒等式右边项之间发生增减变化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2可持续经营。 这是一种企业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继续经营的3会计分割。 是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分为几个连续的、相同长度的期间的四种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
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是指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限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当期收入,无论是否收到价款,均按当期收入处理; 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无论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2收付实现制是指对收入和费用按照支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限。 在收到款项期间确认收入,在支付款项期间确认费用。 现金主义的实现制确定了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基于现金主义的,因此也称为现金主义和实收主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映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要素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具体而言,有以下要求。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处理,不能以虚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处理的企业应当如实反映其交易或者事项,如实在报表中反映符合定义和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等,勾勒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真实面貌,企业具有重要性其中包括编写的报告和注释的完整性,不能盲目减少应该公开的信息2的关联性。 向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或者预测企业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状况。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向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比较。 具体而言,这些措施包括:
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全面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企业必须对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因此,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类似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口径一致,可以相互比较。 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不得只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向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不要高估资产或收益,不要低估负债和费用。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不得提前或延期。
会计确认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可靠性相关会计计量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计入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一个历史成本。 1根据形成会计要素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 2重置成本是根据在形成当前会计要素时可能支付的成本来衡量的。 3可变现净值是指出售时可回收的金额。 (这是扣除可能发生的费用后的净额。 4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现值。 5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接受或转移一项债务所支付的价格。
会计记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 每项经济业务用同样的金额同时记录在两个以上相关账户的方法。 填表审核凭证登记簿成本核算财产管理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包括: 1资产负债表:反映某一特定日期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 2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业绩的财务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会计循环:根据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收款过帐会计编制调整前的试算表编制调整日记帐,过帐调整后的试算表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编制拉下帷幕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