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环境影响评价师法规知识点第六章二十一到三十一节,一起来看看!

第二十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跨河、过江、过堤、临河修建桥梁、码头、公路、渡口、管道、电缆、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海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

影响河势稳定,妨碍洪水畅通; 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

(生产建设部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知识点一:了解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工程设施防洪的有关规定

第27条:

前款工程设施占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需要跨越河道、湖泊空间或者河床的,建设单位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设施建设的位置和界限审查批准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 安排工程时,

应当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位置和界限进行。

知识点二:了解防洪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法律定义

第二十九条)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被淹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防洪保护区。

洪泛区是指无工程设施保护、洪水泛滥的地区。

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水口在内的堤坝背水面以外临时蓄洪的低洼处和湖泊等。

第二十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的有关规定

知识点一:了解城乡规划和规划区的法律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划,城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计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计划和建设性详细计划。

本办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镇和村庄建设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知识点二: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村规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批准。

省域城市规划应当包括: 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镇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与禁止、限制和建设相适应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规划区域范围、规划区域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第18条 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

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乡规划还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

知识点三:熟悉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区改建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

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第三十一条: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以及受保护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

知识点四:掌握城市规划确定的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的规定

第35条 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

第二十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

知识点一:了解本条例的适用范围

《河道管理条例》 第2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

知识点二:熟悉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须按 照防洪和航运的标准、要求进行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所确定的河宽进行,不得缩窄行洪通道。

桥梁和栈桥的梁底必须高于设计洪水位,并按照防洪和航运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设计洪水位由河道主管机关根据防洪规划确定。

跨越河道的管道、线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

知识点三:掌握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的规定

第十六条: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定。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

第二十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的有关规定

知识点一:掌握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及保护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十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1.核心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2.缓冲区: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3.试验区: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4.外围保护地带: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

知识点二:掌握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行为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知识点二:掌握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行为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

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

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从事前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其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第二十九条:第三款: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第三十二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

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决定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作出,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知识点三:掌握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按照核心区和缓冲区管理的规定

第三十条:自然保护区的内部未分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规定管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第二十五节 《风景名胜区条例》 的有关规定

大纲要求:熟悉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有关规定。

《风景名胜区条例》 于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9月19日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条: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和游览者应当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设施。

第二十五条: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观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二十六条: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二)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三)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

(四)乱扔垃圾。

第二十七条: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

第二十八条: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

第二十九条: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一)设置、张贴商业广告;

(二)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

(三)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

(四)其他影响生态和景现的活动。

第三十条: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与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

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

第三十一条:国家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每年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报送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的情况;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的情况,

及时抄送国务院有关部门。

第二十六节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的有关规定

大纲要求:

1.了解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法律定义;

2.掌握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经1998年12月24日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257号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知识点一:了解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法律定义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第二条规定: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知识点二:掌握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第十五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

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十六条: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

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二十七节 《土地复垦条例》 的有关规定

大纲要求:

1.熟悉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的原则:

2.了解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的损毁土地范围;

3.掌握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保护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有关规定。

《土地复垦条例》 经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45次常务会议通过,2011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92号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土地复垦条例》 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知识点一:熟悉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的原则

第三条: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生产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称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以下称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

第四条:生产建设活动应当节约利用土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对依法占用的土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地损毁面积,降低土地损毁程度。

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知识点二:了解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的损毁土地范围

第十条:下列损毁土地由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

(一)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损毁的土地;

(二)地下采矿等造成地表塌陷的土地;

(三)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

(四)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

第十六条: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建立土地复垦质量控制制度,遵守土地复垦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保护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首先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用于被损毁土地的复垦。

( 《水土保持法》 第38条:对生产建设活动所占用土地的地表土应当进行分层剥离、保存和利用,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地表扰动范围)

禁止将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受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复垦后,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的,不得用于种植食用农作物。

第二十八节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

大纲要求:熟悉医疗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选址的有关规定。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经2003年6月4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80号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规定: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与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

并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第二十九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

大纲要求:

1.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法律定义;

2.了解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有关规定;

3.熟悉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与有关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有关规定

知识点一: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法律定义

该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知识点二:了解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行业规划和布局。

第十九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知识点三:熟悉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

设施与有关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

标准或规定

(一)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三)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

(四)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

设施与有关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

标准或规定

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

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其所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设施与有关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

标准或规定

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址,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容易发生洪灾、地质灾害的区域。

本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十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

知识点一:了解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定义及范围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位于海岸或者与海岸连接,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陆一侧,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具体包括:

(一)港口、码头、航道、滨海机场工程项目;

(二)造船厂、修船厂;

(三)滨海火电站、核电站、风电站;

(四)滨海物资存储设施工程项目;

(五)滨海矿山、化工、轻工、冶金等工业工程项目;

(六)固体废弃物、污水等污染物处理处置排海工程项目;

(七)滨海大型养殖场;

(八)海岸防护工程、砂石场和入海河口处的水利设施;

(九)滨海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

(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岸工程项目。

知识点二:熟悉建设各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应采取的

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五条:建设港口、码头,应当设置与其吞吐能力和货物种类相适应的防污设施。

港口,油码头、化学危险品码头,应当配备海上重大污染损害事故应急设备和器材。

现有港口,码头未达到前两款规定要求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港口、码头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设置或者配备。

第十六条:建设岸边造船厂、修船厂,应当设置与其性质、规模相适应的残油、废油接收处理设施,含油废水接收处理设施,拦油、收油、消油设施,工业废水接收处理设施,工业和船舶垃圾接收处理设施等。

第十七条:建设滨海核电站和其他核设施,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核环境保护和放射防护的规定及标准。

第十八条:建设岸边油库,应当设置含油废水接收处理设施,库场地面冲刷废水的集接、处理设施和事故应急设施;输油管线和储油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防渗漏、防腐蚀的规定。

第十九条:建设滨海矿山,在开采、选矿、运输、贮存、冶炼和尾矿处理等过程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防止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措施。

第二十条:建设滨海垃圾场或者工业废渣填埋场,应当建造防护堤坝和场底封闭层,设置渗液收集、导出、处理系统和可燃性气体防爆装置。

第二十一条:修筑海岸防护工程,在入海河口处兴建水利设施、航道或者综合整治工程,应当采取措施,不得损害生态环境及水产资源。

第二十二条: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不得改变、破坏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不得兴建可能导致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确需兴建的,应当征得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采取易地繁育等措施,保证物种延续。

在鱼、虾、蟹、贝类的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知识点三:掌握禁止兴建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

有关规定

第九条:禁止兴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及海岸转嫁污染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引进技术和设备,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防止转嫁污染。

第十条: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在其区域外建设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

不得损害上述区域的环境质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禁止在红树林和珊瑚礁生长的地区,建设毁坏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第三十一节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

知识点一:了解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定义及范围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

(一)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

(二)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

(三)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

(四)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五)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六)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

(七)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八)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

(九)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

知识点二:掌握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禁止在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和鸟类栖息地进行围填海活动。

围填海工程使用的填充材料应当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知识点三:了解海洋工程拆除、弃置或者改作他用的环境保护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海洋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的,应当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向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拆除或者改变用途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工程需要在海上弃置的,应当拆除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或者影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并按照有关海洋倾倒废弃物管理的规定进行。

海洋工程拆除时,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拆除的环境保护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知识点四:熟悉海洋工程污染物排放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含油污水不得直接或者经稀释排放入海,应当经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际准后再排放;

(二)塑料制品、残油、废油、油基泥浆、含油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残液残渣,不得直接排放或者弃置入海,应当集中储存在专门容器中,运回陆地处理。

第三十一条:严格控制向水基泥浆中添加油类,确需添加的,应当如实记录并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报告添加油的种类和数量。禁止向海域排放含油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水基泥浆和钻屑。

编辑推荐:

轻松备考:2019年环境评价师考试技巧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