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迷楼的建筑师:李义山七绝谈
前言李义山在唐诗史上是极其独特的存在,他的文章在许多方面开辟了唐诗的疆域。
晚时局颓败,他未能见盛世而颠沛流离,这是一件憾事,作为后起之秀,他具有总结和发展前人文章的优势。
一见到盛世,我们可以相信他仍然是盛唐杰出的创作者,但他本性中的忧郁与盛唐的风貌很不相称,也许要衬托出李杜和花绿叶。
但到了晚唐,他的生命本色与时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极富隐秘诗意的创作风格,成为晚唐诗坛无与伦比的颍底明珠。
前人的评价非常高,甚至叶燮被称为“百代无一只”。
李商隐七绝,用词深沉委婉,竟空有百代,无马。
(叶燮( 《原诗》 ) )。
本文试图从其七绝典故运用和技法运用方面,进一步分析他的文章为什么独特,为什么极致。
一、典据迷宫义山对典据的热爱同时也超越了所有诗人,同时他对典据的运用也为唐诗开辟了一条境界。
这不是熟悉前代典故就能做到的,这种手段很多,明清尤也很多,但这只能成为“熟练的手”、“诗匠”,不能成为“手”、“诗人”。
很多人把典据的运用取其一,把他的诗的主体嵌入其中,因为他的典据就是构成他的主体的本身。
也就是说,文本表达的意义是骊珠,别人的典故是包裹这串骊珠的漂亮的纸和盘子,义山的典故是这串珠子内在的晶莹材质。
例如,权德舆《送陆太祝》 :“新知折柳赠送,旧伴侣用篮子送。
“折柳”是一个惜别的故事,“惜别”指的是它的意思,“折柳”指的是它的本义,它的符号意义是公家的,任何受过古学教育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符号看出它背后的含义
请看李商隐的七绝:
淡淡的雨拂高唐,玉殿秋入夜正长。
料也要怜惜宋玉,一生事奉楚襄王。
(李商隐( 《席上作》 ) )。
其目的大致可以从主题中推测出来。 席间为一位侍女所作,身世落地,而自比古才子宋玉,眉目相通,各有情愫,而现实的逼迫,也只有“楚襄王”。
宋玉和楚襄王都是古诗中常用的典故,如《大王风》、《青萍末》、《宋玉壁》,两者的符号意义指向已经明确。
然而,义山清除了这些与历史一起掀起的文化尘埃,回到历史的现场,别出心裁地为我所用,创造了这个古老典故的新意联系——是私人意义的联系。
他以个人经历改造典据强大的文化统率力量,收其巨怪,收其典据,焕发新意。
类似的例子可以看到《过楚宫》篇:
巫峡远在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人间之乐,只有襄王想起梦。
(李商隐( 《过楚宫》 ) )。
这些还可以在某种公共意义上解释,但有一些纯粹的个人经历:
闻道升门花绿华,古年已天。
你知道一夜之间秦楼的客人,在偷看吴王苑内的花吗?
(李商隐( 《无题》 ) )。
在这首诗中,我们瞥见了诗人从前,他是在秦楼喝饮料的游客,他不属于他的美丽。
“王”字浪漫典雅,“苑内”字强硬划分了界线(内外界限,王的高贵与秦楼客的谦虚界限)。 那时,我只是一个游客,看到了那朵漂亮的花(当然,根据古诗的经验,我很容易推测这是在暗喻一个女人。
课文到此结束,但意思还在申请。 现在我深深地怀念着她。
这种个人经历的诗,我们很难考证大背景并加以界定,也很难在既定的典型意义上加以解剖。 因为他们是一体的。
我们只能应诗人的邀请,看一次这个自足的小世界。
这种写法更清楚地体现在他的七律,特别是《无题》诗中。
他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典故纱织出了如此美丽的经验之网,令人佩服。
难怪江弱水先生在《古典诗的现代性》中将李商隐的文章比作“互文奇观”。
浅薄的人鄙视义山为“狮祭鱼”,就是没有得到义山三昧。
李商隐是文,读多书史,左右鳞集之时,谓之狮祭鱼。
(宋吴炯《五总志》 )
二、诗艺之巅正如前文所述,义山作为后起之秀,虽未见到盛唐,但有后起之秀总结前人技巧的优势,晚唐诗风日渐颓唐,不再有往日之气,但李义山在诗艺上有唐代之巅
听说你归期无有期,巴山夜雨上了秋池。
一起剪西窗烛,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 )。
这首诗笔者在旧文《时空、虚实与心象——夜雨寄北技法精析》中有过详细的分析,镜头的切换、语义的关联、时间的跳跃、形象的选择,在所有的诗中都取得了一流的境界。
短文中四个时间节点切换,且各时间节点前后贯通,各节点交接诗意盎然。
从结构上看,“归期”到“巴山夜雨时”几经周折,形成了一个精致的环状格局。
在语言运用上,重复“巴山夜雨”是七绝一体的大忌,但在这里使用有奇效,有在读者的脑屏上留下形象重影的神奇效果。
在形象选择上,“巴山夜雨升秋池”。 逐渐上升的秋池中,蕴藏着无法忍受的悲伤。 那个一寸一寸地上升。 诗中的主体心境一寸一寸,穷途末路,似乎也没办法。
这个动态形象完全符合作者的印象。
正如余恕诚老师所说:
李商隐在表达内心世界方面的突出贡献是用心象融化物象。
(余恕( 《唐诗风貌》 ) ) ) ) )。
此外,李商隐在咏史绚句中也是晚唐的特点,不能胜胡曾、孙元晏流而道里计。
即使是艳女亡国的老义,义山也拥有压倒群雄的技术。
笑则国家亡。 为什么荆棘开始受伤了?
怜玉体横陈夜报周师入晋阳。
(李商隐( 《北齐》 ) )。
但是,树立景象,不用争论,是一种讽刺。
结言义山七绝,以其迷楼般的建筑魅力立于晚唐诗坛,千百年来的后辈无不为之俯首叹息。
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他那幽美的诗情,但他对文字之美的巧思,我都佩服。
清人管世铭甚至说:“李义山用意深长,以事稳心满意足,前贤之外直欲,奇思妙想,绝句珍藏,以至泄露,子孙无处不在。” (管世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七绝凡例》 )这当然是溢美之词,不足信。
义山之后,宋人创立了生活化趣味一派,以杨诚斋为首,斯境大开。
清被捕,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原以为小小的七绝,只有二十八字,但已无开拓余地,竟被定庵杀了一条血路。
丈夫文身古怪,各有古怪,焉知现代不像椽巨笔七跌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