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万物皆可排

“请潘周聪先生听电话。

潘周聪,29岁,硕士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前几天上传视频后,最近成为话题的茎——潘周聪突然上传了“站到了学霸仪式上”。

在视频中,他带着傲气,站起来时呈45度倾斜的样子,流星大步走向舞台。

很快,这个“疯狂转身”就被网友争相模仿,大学生排队制作核酸版、面包周联式喂猫粮版、模仿“翻车”,差点落枕。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因同样奇怪的动作而博得人气的“人类高质量的男性”。 一个白纸黑字的人化了妆,说话有点紧张,走起路来像弓一样走……两个茎感觉差不多。 虽然有点无聊,但很不可思议很有趣。

只是热梗像龙卷风一样,总是来得早,能走得快。 就像现在“人类高素质男人”的热度锐减一样,潘周聪“魔性起床”的风潮也很快会过去吧。

然而,在“万物皆有老大之分”的模仿热潮背后,越来越多的老大倾向于化身为知识网红,进入大众的视野。

他们将打破社会对学霸的单一化故事,展现出更多真实、“快乐”的一面,科普传播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

近年来,随着媒体传播形态的变迁,学霸的“现身”方式逐渐多样化。

小时候看了SK冠军排行榜和三星智能快车等节目,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学霸陌生的“回头看”表现。 不管是多么死板的知识,还是多么刁难的出题角度,他们都回答了,所向披靡。

作为观众,我一开始当然也有“哇,好厉害”“大脑存储量大”的中二感。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以? 然后呢? 毕竟,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想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有多深,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了。

那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 从知识到智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媒体的表现具有选择性,由于当时节目形式的限制,学霸形象展示往往比较单调。

生活中的他们,也相信会和朋友们开开玩笑,但一上台,脸上就冷冰冰的,不说笑话,就像一台没有感情的“答题机器”。

这几年,移动网络和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学霸的真面目。

面对镜头,他们自然可以展现个人魅力,谈论所在领域的知识。

可见,不少学霸并不是“耳不闻窗外,埋头学术”,追剧八卦也是继社会热点之后的“梗王”。

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朴素内容的输出反而会让参与者感兴趣,更容易让他们理解自己和这些知识之间的关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两年,我的订阅列表上知识类博客的含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他们大多是各大学毕业的老板,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等领域。

以前,“985婚活局”引起关注时,有人从社会学的分析框架进行解读。

最近,针对“充满匹配感”的约翰尼德普离婚事件,心理学博客也曾适时发布过法庭上所说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什么,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该如何处理,以及视频。

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通过打破专业壁垒的方式,实现了知识应有的价值。

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许多研究成果应该停留在象牙塔里,而不是成为一些人谈论的对象,用来指导他们更好地生活,对自身、对社会有更深的了解。

这样知识学习就会变得肤浅,会不会碎片化的说法,实际上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

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在时间充裕、心情平静的时候端坐在桌前阅读,也可以在工作累得地铁拥挤的时候打开知识博客视频。

毕竟,人的能量有限,做不到,也没有必要在各个领域深究。

对于不知道的领域,花十几分钟理解用语和现象也许是可能的。

而且,这些科普类内容往往起到令人感兴趣的作用,为参与者提供容易接近的入口,与系统学习并不矛盾。

正如网红文学教授戴建业所说,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从视频中理解诗词,扎根原著,系统读书。

知识网红就像连接学术和大手笔的渡边鸟,让枯燥、冷峻的知识生动活泼。

总之,现在提到“学霸”这个词,人们的大脑中只有脸书化的身影。

无论是像潘周聪这样“无心插柳”的人气现象,还是不断发布高质量内容的知识博主,都展现出了学霸的不同一面。

学霸爆红,也能让知识的普及变得更有趣。

文章/任冠青

編集/黄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