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南渡北归三部曲分别是

第一部《南渡》

读了这本书,了解了历史。

作者的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除此之外,单从作者挖掘拼接而成的历史史实和文献来看,就令人感到眼前一亮。

从民国初期到抗日战争开启这段历史,我所知甚少,难以观察和理解全貌。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面对国民政府割据军阀力量的各种局面,面对刚刚经历北伐战争的国家国民,恢复和建设是多么困难。 然后日本人进入中土

就像生病的人生病后身体散架的时候,又受到了寒冷的侵袭一样。

这是我对当时总体状况的印象。

本书聚焦于那个动荡时代中国文化界教育界至今仍有名的文人学者们。

当然范围有限,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重点是考古、历史和语言领域,北大清华的一些教授。

但窥一斑而观全豹,从这些人身上可以看到当时中国文化在社会转型期间的基础和发展力。

我曾想,为什么那个时代大师辈出,读这本书,能读书的大多是官家,甚至清末大官家,也绝不是普通的民俗子弟,中国诗书传家的传统只能在这样一个家族里体现

依靠他们积累的财富可以支撑几代人的积累沉淀。

因此,这些读书人国学基础扎实、权兼优,可以获得出国读书的机会,也可以为有特殊才能的年轻才俊创造机会。 那也是非常罕见的数量。

深厚的国学功勋和西方文化中先进的思维、方法和手段、西方知识的新启示,一定会给具有深厚东方文化积淀修养的人以全新的刺激和激励。 这样,他们身上迸发出的强大文化力量一定会不同于过去的读书人,而且,

他们面对的是破坏传统文化的历史潮流,是质疑历史传统的思想现状。 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建于历史废墟之上的高楼尤为令人惊叹。

更何况,他们自己也大部分都是愤怒勤奋、聪明变通的智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大批的大师出现,岂不是背叛了这场纷争的乱世吗?

文化兴盛,必须是权力衰落的时候。 权力是重视它的,不如说在荒芜的田野上长着文化的幼苗。 这正是民国初期的情况,给了中国文化一次勃兴的空隙。

幸运吗? 不幸吗?

在书中,我了解了那段崎岖岁月的许多情况,那些文人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个国家里更多令人钦佩的人。 李庄接受无处不在的学校和机关、民生公司的大义,坚持战火中永不放弃的大学,

他们尽自己所能地生活,但只要他们努力地生活,他们就会写历史的诗篇。

我更讨厌日本人。

破坏我国文化、杀害我国国民的日本侵略者们。

这是血海的刻骨仇恨。

一本书,背负着很多重担。

读了也会叹息。

为了那个时代,更为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命运。

第二部《北归》

南渡北在第二部读完了。 这是离我们不远的年代,但我们对它的历史知之甚少,不完整。

本书在收集大量历史的基础上,呈现了那个年代的许多场面和人物,是其过去岁月的记录。

作者除了有些闲话阅读浮泛外,在史料的记载上下了很大功夫。 虽然以历史词所和傅斯年为主要引领者,但仍以其收放自如的笔调,刻画了许多人物在那个阶段的表现。 他站在什么立场上有时很明确,有时很模糊。

也是他自己内心被撕裂的表现。

那个时代,不能说波澜万丈! 中国灭清王朝后怎么走? 谁也没有答案,谁也模仿不了,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内外力量的相互吸引,使中国走过了艰难而悲惨的历程。

最不能忘记和不能忽视的是日本人的入侵,给中国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和毁灭。 这个账本这个仇是不能忘记的。 无论是留在大陆的人还是去过台湾的人,忘记了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都真是不肖的子孙。

对于民国时期伟大的大师们,我很崇敬。

他们基本上是第一批实际体验过西方社会生活,学习西方文化的人。 他们有传统文化的风骨,也有现代知识的浇灌。 在那样的传统社会四分五裂的时代,做着独创性的事情。 是第一批在废墟上建造的人。

他们能成为大师,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他们自身素质的必然,是时代赋予他们历史使命的必然,更是他们自身聪明才智努力的必然。

但是,正因为身处等待废墟的废墟上,他们的痛苦也非同寻常。

抗战期间,他们经受了颠沛流离、狂轰滥炸传播文化种子的坚韧,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行为。

人要活着,就必须寻找最合适的方法。 他们之所以没有放弃教育,与他们自己的谋生方式也有关系,但国民政府对教育和文化的持续投入也是重要的原因,这与知识分子们为官不无关系。

战争期间,政府所做的这些事,值得钦佩。 至少,政府还是在买文化人的账。 文化人也可以对政府施加自己的影响。 风骨是钢,不像后世的文化人那样无形。

读了书,知道了很多那个时代具体人的具体事情,北平是抗日初期的政界态度,文化人面对民族大义宽容选择,那时的古风犹在,令人敬佩。

陈寅恪、闻一多、刘文典、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董作宾、梁思永、胡适、冯友兰等五花八门,都是大先生,透过历史的尘烟,今天也看过去,依然是高山雄峰,仰望着风景行者

内容非常丰富,很难罗列全部进行叙述。 是一本大书,没有隐藏缺陷。 展示的是历史的长卷,值得一读。

读了之后,可能会引起对那段历史的认真审视。

现实发展到今天,不能糊里糊涂地简单说是对错。 另外,从根本上来说,这与对错无关,只是某种选择的结果。

果然孟子说得对。 但义不容辞。

第三部《离别》

《南渡北归》全套读完了。

第三部分读起来最郁闷。

几乎都不忍卒读,中途想放下。

忍痛读完,在腥风血雨里迎来了一个暂时的终结。

第三部《离别》 主要着眼于那些从民国开始就叱咤风云的人物们的结局。

从胡适、傅斯年、梅贻琦,到陈寅恪、梁思成、叶企孙,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名鼎鼎的人物们最后被死神带走时的各种际遇,实在太过惊心伤神。

首先是去国离家者,跟随国民党政权到台湾去的那些大贤,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轨迹和归宿的必然,即使略有坎坷,也还能理解为只是飞坦途而已,相较于那些留在大陆故国的学者,他们是相对幸运的,可以算得上圆满。

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是那些相信“国家总用得上的”专家学者类的知识分子。

从曾昭抡、曾昭燏兄妹、到陈寅恪、吴宓,再到陶孟和、俞大絪,叶企孙、陈梦家、向达、饶毓泰、翦伯赞、梁思成、穆旦……无法罗列齐全,这些人,无一人善终,无一人不是受尽了折磨最终满腹冤恨而亡。

如此想来,早早死掉的林徽因和梁思其又是何其幸哉!

本书的后半部全是写从反右开始的那段时光,历史戏弄人,没有比这段更为荒诞残忍的了。

天翻地覆,沧海桑田之际,世事颠倒,那些人以为总有一些恒定的道理不会被颠覆,而恰恰那些“恒定”的东西被蔑视,才导致了他们陷入万劫不复。

呜呼哀哉,读到这些篇章,我不能克制住心中涌动的哀伤,更不能直视那邪恶之光照射下的兽行,我只能说那个时代是人类的耻辱,那个年代是释放了潘多拉之盒的魔鬼,那是中华民族永不能覆盖的“红字”,

是我们这个族群成员绝不能遗忘的经历,是后世万代要时时警醒的教训。

这是离别篇,有些离别尚属寻常,有些离别,太撕心裂肺。

尤其讽刺的是,五四始于北大,打倒中华传统文化自始而兴起,释放出来的恶魔到了反右开始直至文*革已经无可抑制,反噬了这个群组自己。

不知道谁是始作俑者,但是执掌政权的那些人们的罪责是不可逭的,即使他有天大功劳,也不可饶恕这等摧残文化、摧残文明、摧残人伦、摧残人心的罪孽。

这最后一本,看得我肝胆俱裂,悲不自胜,令我对人类失去了希望。

因为,我看到,我们这些后辈其实并没有因此而自省,因此而警惕,我们的文化中,那种残忍和疯狂的因子还存在,还极具活跃度,一旦时机与天候合适,这些残暴画面即刻可以重现,毫不假思索。

再说说作者。

作者耗时费力,写出了这样一部史诗级的全景纪实巨著,实在令人感激,也令人钦佩。

无论怎样赞美都不过分,因为这是一本记录时代的书籍,单就本书所搜集的史料,就值得一读。

但是,最是不能令人接受的就是作者的轻浮刻薄油滑尖酸。

这些在书中常有体现,也有很多读者留下批评。

这不仅影响本书的纪实性质,更影响了作者自身的书写者价值。

另外就是作者表现出的飘忽的立场。

也许是为了在大陆或者台湾出版的便利,导致作者在写作中,感情与立场一会儿偏向于国民政府,一会儿又似乎来到它的反面,当然,站在国民政府那边更多些。

这种飘忽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惑,对本书的纪实性也是一大损伤。

不管怎么说,作者花费了巨大的心力,收集了很多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中的一部分人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开拓建立现代文化体系的卓著劳动,他们在旧的社会被摧毁的时候,适时地引进西方文化,

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交织缠斗中,建立了属于民族的新的文化体系的基础,他们的功绩是拓荒者的功绩,奠定了中国新文化体系的部分基础,而且,他们以他们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最卓越的聪明智慧,

吸收消融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为中国后世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文化体系。

这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无愧于“大师”之谓。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向那一代人致敬,为他们在苦难中的奋斗,将最崇高的敬意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