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文章阅读答案
文/王東梅
说起饺子,我会想起有名的北方俗语。 “虽然很好吃,但是不能吃饺子。 虽然很舒服,但是躺着。
“南方人听了之后说: “为什么不躺着去工作赚钱呢? 北方的人很懒,新年也只送了一次饺子。
南方人经常说,他们的北方真的没有吃的东西。
北方人说,南方人喜欢在食物上吃苦。
作为在北方长大的南方人,我不敢表达南人、北人之间的偏见,但我部分赞同。
但是,南方的美食有的是。 一张饺子皮都不如。 什么山珍海味都能包起来。 北方的夹馅饺子一上来,谁会是竞争对手呢?
平时的饭菜都是做饭的一个人忙,饺子全家人动手,吃的是夹馅馅、酿皮、包好的包、煮的,各有分工,圆圆的热闹劲儿。
有一次,我们办公室的同事聚餐包饺子。 一个像小老板一样油腻的男人习惯在家里服务,把手也不做什么,早早地坐在上面吃。
以后我们不想聚餐带他去。
有一次,认识多年的一位大学教授张叔叔邀请我和妹妹出去玩。 以前经常邀请我去校园餐厅吃松鼠桂鱼和各种各样的炒菜。
我们不想让他再花钱了,所以建议在家包饺子。
妈妈听了,责备我们不应该为难叔叔。
但是张叔叔是山东人,不能吃别的。 我擅长包饺子。
我们到的时候,张叔叔已经把面粉和馅混合在一起,买了一盒夫妻肺片,烤了一锅虾,摆上了红枣和鲜嫩的草莓。
张叔叔先包了两个饺子煮,尝了咸再调味。
简单而丰富的饺子盛宴,让客人非常高兴地吃了。
多年后回头看,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人似乎成了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我妹妹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每次开学一出门,我家就要盛大地包饺子,应对常说的“送客饺子、迎客面”。
迎客的时候,不知道客人什么时候到,尘土飞扬的人进门,下一条几分钟就能吃了。 送客的时候,为了表达那份珍贵和依依不舍的心情,包饺子应该要花点时间。
我家一直是妈妈做皮,我们两个姐妹包着,爸爸负责包饺子。
他从锅里拿出白猪一样的饺子端上桌,总是开玩笑说“滚蛋饺子”,以此来冲淡离别的悲伤。
第二天早上,父亲油煎饺子,一定说:“小女儿很喜欢饺子。
”
“一热顶三香”,饺子必须趁热吃,才能品尝到皮里菜肉缠身的美味。 “饺子必须吃热的,媳妇必须和胖的结婚”。
但是在夏天,冷饺子可以吃到独特的风味。 通常不用筷子,抓起桌上剩下的冷饺子放进嘴里,再喝一杯凉啤酒,看起来很开心,很美味,认真地想:“饺子是酒,越喝越多。”
关于食物中的歇后语和俗语,饺子恐怕是首要的。 夏天小麦收获,新打的白面口感非常好。 麦子收获后是农闲期,乘机包饺子打面,叫“头伏饺子二伏面”。
冬至以后,天气变冷了,于是开始御寒保暖,吃热饭。 冬至有吃热汤饺子的习惯,据说“冬至没有饺子碗,所以冻耳朵也没人在意”。
在北方,饺子是理想的生活标配,有“睡觉吃饺子,做梦只想着娶妻——美事”的说法,更有“黎明之睡,半熟老婆,羊肉饺子炖鸡”的顺口溜,饺子是“难得的好去处”
饺子又圆又白又胖,像元宝一样,看着喜欢,吃着很舒服。
北方人在除夕包饺子,一家人愉快美丽地吃饺子,这一年圆满了。
我在北京老干妈家过年的时候,晚饭先吃了豪华的年夜饭,守岁,一直到十点,开始拌馅和面,快到凌晨了,包饺子,一家人下楼放鞭炮,放鞭炮过了半夜,回家煮饺子。
饺子的原意是“老了生孩子”,吃了就会老了,迎新年,吉祥如意。
饺子的肚子随处可放,但也可以将——猪肉配白菜、牛肉配洋葱、羊肉配西葫芦、鸡蛋配韭菜、虾配猪肉、韭菜配三鲜馅、荠菜、芹菜、四季豆等切碎做成饺子馅。 胳膊大的人还可以放西红柿馅。
所有的瓜菜中,只有茴香各种各样,配什么肉都可以。 回去也有香味。
茴香叶子很细,好好洗切是理想的饺子伴侣。 如果你不喜欢味道太重,加点白菜就好了。
有一次,家里没有别的菜,就把猪肉和土豆饺子包起来,煮了之后后悔了。 土豆含有很多淀粉,里面和外面好像都有面,口感令人厌烦。
但第二天油煎后,腐烂得不可思议,有焦香味,像中亚土豆馅的油炸面。
包饺子最重要的是拌馅。 皮再圆,包得再漂亮,如果馅的味道不好,一票否决。
馅里的调料都是大众化的。 想放盐、料酒、酱油、糖、香油、葱姜末、蚝油、甜面酱、五香粉,都随你的便。 关键是比率。
我通常放一点香菇丁和虾皮,偶尔放切好的萝卜干,味道好,特别新鲜。
饺子要想变软多汁,需要在肉馅里打水,一点一点地加水,用筷子单向搅拌肉馅,肉馅把水倒入嘴里,产生弹性,出现所谓的“筋道”。
北方的大妈们对包饺子很有讲究,她们打水的时候会放花椒泡的热水,放白菜、葫芦握的汤汁,有时也会往肉馅里打鸡蛋。
拌好馅,挑一点筷子尖尝咸淡,盐分量引出,盐少了,肉香、菜香不刺激。
吃饺子应该蘸醋蒜汁,改为蘸酱油的话,饺子馅会缺油,盐少,味道会变淡。
包饺子和面的时候,放入鸡蛋,放入一撮盐,饺子皮就会很结实,牙齿也不容易破。
现在有胡萝卜汁、菠菜汁做的红皮饺子和绿皮饺子,但不喜欢蔬菜的孩子不能和饺子一起去。
做蒸饺要和烫面,用开水倒下去和面,蒸的时候才不至于半生不熟。
擀皮前先揪剂子,面团搓成长条,一个个揪下来,按平,一手转皮,一手推擀。
这么简单的揪剂子,到现在我也不会,只因我妈是南方人,向来滚刀切。
擀皮时我要擀十三下之多,擀多少下不打紧,皮擀得中间厚四周薄,包得多煮不破最重要;擀不圆也没关系,再难看的手擀皮也比机器饺子皮好吃。
包饺子时一列列摆放整齐,便于数数,“千忙万忙,不能让饺子乱了行”。
包好的饺子最好放在面板上,而不是不透气的器皿上,不然饺子可能会渗汁糊底,粘在板上不好拿。
在美国,要是看见谁家包饺子时拿出桔梗做的盖帘来放饺子,我必抱拳说一声“佩服”,那一顿饺子绝对香。
煮饺子时点三次凉水,三次之后揭盖,再煮两三分钟,所谓“盖锅煮馅,开锅煮皮”。
北方人从不掩饰对饺子的热爱,总是一大盆馅包上几百个,连姑娘都毫不谦让地说,我一个人能吃两百个饺子。
饺子自带气场,想起来包饺子那一天,不是节假日,就是周末休闲,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其情浓浓,即使饭桌上除了饺子别无他物,那美好的滋味也能天长地久,哪怕饭后一碗饺子白汤喝着,也那么舒坦。
煮饺子时,饺子表皮淀粉溶解在水里,转化为消化酶,“喝原汤化原食”不是瞎说的。
饺子算中华饮食的代表,英文里也有了Gyoza一词。
在国外比如美国,中餐馆也卖现包的饺子,超市里则有冷冻的日本饺子、韩国饺子、泰国饺子、俄国饺子,种类繁多。
它们固然各有各的好,但是,比起一家人围聚在一起,从和面、剁馅做起所包的饺子,缺少了饺子的硬核——那梦萦魂牵的家的味道。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韭菜盒子锅里转,初四烙饼摊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儿嘴,初八年糕初十白米饭,正月十五元宵圆……”到了大年初五,过年谨言慎行的各种禁忌才可以解除,叫作“破五”,还得吃饺子庆贺,
所提到的“小人儿嘴”就是指饺子。
北方大妈们都是捏饺子或挤饺子,比包要快得多。
这首北京童谣其实是从腊月初八开始说起:“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现在,我从腊八念到正月十五,从过年的餐饮和习俗想到中国的饮食文化,想到学者们的观点——“中华民族是融合的民族,
维系中华民族的不是血缘而是文化”。
这朗朗上口的童谣,这东南西北各地过年吃的美味佳肴,不正是中国人通过对美食的追求与怀念以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吗?
【作者简介】王东梅,女,爱好文学,近年在数十家地市级文学刊物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多篇。
《当代散文》 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
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
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