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气象讲座

出典:中国気象新聞網

中国気象新聞記者呉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才归根到底是气象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固定业之本”。

新中国成立70年是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70年,离不开对人才的教育培训。

70年来,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沿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线,根据气象事业每个发展时期的特点需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人才,打造中国特色气象

70多年来,气象教育培训成果不断流向气象事业的奔腾大河,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同时也为世界气象教育培训事业“添砖加瓦”。

需求引领原因培养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气象事业正处于残局,国内军事、航空等领域的气象需求极为迫切。

1949年12月,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后,需要大量初级气象人员开展台站建设和气象服务。

为此,中央军委气象局领导确定了“短期、训练、结合实际、大量训练干部”的原则。

1950年4月至9月,经中央军委气象局局长涂长望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协商,第一期气象观测学校在清华大学举办,79人接受培训。 这是新中国培养的最早的气象观测员。

1950年10月至1951年3月,中央气象台举办天气预报实习班,学生共有39人,这是新中国培养的最早的气象预报员。

从这里开始,气象教育培训逐渐兴起。

70年来,从中央军委气象局在各军区成立气象训练队,到在南京、北京、成都相继成立气象学院,再到相关高校成立气象专业,气象教育训练始终围绕不同时期的气象事业发展着对人才队伍的不同需求。

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1955年,为了解决全国气象站缺网问题,培养建站所需人才,我国第一所气象专业学校——北京气象学校正式成立。

该校开设气象、高空气象、农业气象三大专业,办学规模1200人。

其首批毕业生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中第一批按统一标准集中培训的初级气象技术人才。

到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气象部门加大了气象院校的建设力度。

南京气象学院被列入全国重点大学,北京、成都两所气象专业学校升格为以培养大学本科为主的高等学府,大部分省气象局恢复或新建气象中等专业学校。

同时,各种高技术培训班和在职高级培训班相继开设,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承担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双重任务的气象教育体系,为气象队伍人才结构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1980年至1991年底,气象团队大专以上学历者比例由15.8%上升到28.8%,大中型毕业生由23%上升到41.6%。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气象人才素质的提高和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水平气象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此时的训练重点内容向高科技方面转变。

例如,持续进行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培训和至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系列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来,气象事业发展迅速,改革不断深化,气象教育培训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在探索中稳步推进。

数值预报技术、短时预报、气象卫星资料应用、短期气候预测理论与技术等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气象灾害预警项目等中国气象局重大项目系统培训等专业技术类培训、

不断提高各级气象部门业务人员掌握和应用现代气象工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放系固本强源引“活水”

气象教育培训在满足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不同需求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分院和省级培训中心为主渠道,

相关高校、气象部门各业务单位、科研院所等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和海外培训基地是重要补充,是一个多层次、开放的气象教育培养体系。

业务培训根据气象预报人员的类别、层次、岗位特点,建立了以气象基础知识培训、“新任预报员-普工-关键工-首席工”预报员培训、高级研讨培训为中心的预报预测人员培训系列课程体系。

实现了气象专业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

领导干部培训构建了以中央党校分校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班级型、年轻干部班级型、干部工作班级型、集中轮训型、专题讲座型、党员基础班级型等为主体的班级体系。

有效落实了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

早在1999年,就针对气象领域高新技术推广迅速、应用广泛、基地站高度分散、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建立了开放式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

2003年,基于气象卫星广播系统的中国气象局远程教育培训直播教育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特色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从探索走向实践。

2005年,基于互联网的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由国家级主站、省级二级站和地县学习点组成的三级气象远程教育培训体系。

气象部门自主开发集在线学习、教学管理、培训档案管理、网络虚拟课堂、网络教育直播、课件协同开发、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与资源共享平台

全国气象部门2000多个基础站的5万多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系统同时在线学习。

目前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支持在线学习人数达到6000人,气象人员平均每天约有3000人参加远程学习。

在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长远发展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同时,气象部门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优势,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培养气象人才,

形成“开放、互补、共享、共赢”新局面。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就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工作机构和人员交流机制,开创了“开放、共建、共赢”的先河。

2002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20多所高校签署了局校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气象人才培养。

2010年以后,局校合作领域更加聚焦,突出学校优势学科及特色,走向服务气象事业的精准化道路。

例如,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展大气科学基础培训,与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展计财、英语等领域专题培训,

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开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研讨班”等培训项目,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设气象虚拟仿真联合实验室。

2015年4月,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20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旨在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气象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018年,为提升气象教学和气象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气象教学名师遴选办法》 出台,面向开设气象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和气象培训机构开展全国气象教学名师遴选工作。

这一系列举措盘活了高校等社会资源,为气象教育培训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育人无国界培训显担当

在全球气象科技快速发展、气象合作日益密切的趋势下,

中国气象部门一方面借助美国大学大气研究协会、美国国家大气科学中心、加拿大气象局、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球学学院等建立海外人才培训基地;一方面充分发挥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的平台作用,

进一步提升区域培训中心能力。

中国气象部门的国际气象教育培训紧跟世界气象行业的热点问题、重点领域,主动调研培训需求,

将培训领域从传统领域拓展至大气探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及气候信息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信息应急服务、气象行政官员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也包含了WMO教育培训的优先发展领域等。

自1976年起,中国气象局已经组织了48期多国别考察活动,吸引了全球14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气象部门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

2010年WMO为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国际培训20周年颁发成就证书,并称“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所起的作用,可视为中国对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 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截至目前,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已举办177期短期培训,来自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3850余名学员参与。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自2002年被正式确认为WMO北京区域培训中心以来,在预报预测、气候服务、卫星气象、航空气象、防灾减灾等领域累计举办国际培训班60余期,

培训了来自六大洲12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国际学员。

在助力国家战略实施中,WMO北京区域培训中心亦全面发力——

2018年,首次针对东盟国家举办临近预报培训班,东盟9国22名预报员参训,为贯彻落实《中国-东盟国家气象合作南宁倡议》 ,切实推进中国-东盟气象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紧跟气象卫星事业发展,

举办风云四号卫星产品应用培训班,22名国际学员中有11名学员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名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

为推动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观测装备保障远程培训班,伊朗、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国家学员广泛参与;与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举办台风监测及预报国际培训班,

助力世界气象中心建设,促进我国在台风委员会中发挥更大作用;首次举办完全以远程方式开展的国际培训班,充分利用远程培训覆盖广、成本低等优势,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气象教育培训的影响力。

2007年以来,北京、南京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分别举办了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卫星气象、农业气象、临近预报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培训。

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承办的WMO区域培训中心已为4000余名国外学员提供了短期气象预报、卫星应用等领域的国际培训课程。

超百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获得中国政府和WMO的本科及研究生气象联合奖学金,众多学员回国后成为各自领域的骨干技术力量。

目前,中国气象局承办的区域培训中心已成为WMO各区域培训中心规模最大、最为活跃的成员之一。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未来不同国家之间的气象合作将更加密切,气象援外培训将有力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气象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服务全球气象事业,

为增强全球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