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续写
突然打开6年前写的读书笔记,突然莫名其妙地悲伤起来。 那时真的很年轻。
六年来,韩寒从那个愤青变成了一个好男人。
从作家开始被称为导演。 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的才华,但往往是流畅的讨好观众的味道。
我们呢? 从高中生开始,就成了社会中的钉子。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以下是六年前的原文:
《长安乱》
我第一次看韩少的书是《长安乱》,那时我还在读《淘气包马小跳》。
然后哥哥带来了这个《长安乱》。 我识字,读起来没有障碍。 然后一看,我喜欢上了这本书。
当时的我对韩寒不太了解,我以为这本书比《淘气包马小跳》更符合我的智商,能满足青春期的阅读需要。
所以下午开始读了。 读完后,窗外的华灯已经升起很久了。 那是我第一次迷上书。
我特别喜欢书的感觉。 小马告诉我,我这个年龄应该穿花格内衣,背书包,为班花争风吃醋。
但是,与《长安乱》不同的是,它给了我第一次关于武侠的幻想,而获释是不管你年龄多小,都可以泡妞、出去。
里面充满了搞笑的情节,虽然不像现在正在看的龙小说战士那么飘飘然,但他总是与众不同,让我很向往。
我的心怦怦地跳。
特别是看韩少对山洞的描写,我总是觉得没那么简单,有什么东西想叫,但说不出口。
要说为什么,那是因为我还很小。
但是,现在读了这部小说,有一些稚嫩,无论是人物还是语言,都还没有成为自己的风格。
而且,这本书不能再叫我了,但我不知道路。
但是,《长安乱》还是本好书。 因为独特又新鲜,所以这是一部纯粹的青春武侠小说。
初出茅庐的韩寒也毫不拘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青春,本来没有犯错,所以所有人都原谅了韩寒当时的幼稚,有他今天的成熟。
《三重门》
我看了韩寒的《长安乱》,所以试着找了他的小说。
之后,在卖黄色书的店里,发现了韩寒的大合集。
厚厚的盗版,有时有错别字,看起来很刺激。
后来我也买过他的几本正版书,没想到比当时的盗版书更有趣。
恐怕就像袁枚说的,书不借是看不懂的。
我的书不是盗版也看不懂了。
关于那个盗版的结局也非常悲惨,被宿舍的狗们分了尸。
那时学校要参加考试,压力很大。 再加上我在宿舍里读有趣的内容,这本书被几个人推开了。 正好每人一本,很划算。
我被分配到的地方是《三重门》,当时读了这本书有点烦,没怎么体会,但我上了高中,过上了和林雨翔一样的生活,才理解了这本书。
我发现我和林雨翔的很多共同点,从小到大,都是曾经教过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很重视,我也以文人的姿态寻求自我。
但只有文人的缺点,就是爱说大话,懒惰,放荡。
但是,文人的一点优点也没有。 我觉得这很像林雨翔。
特别是上了高中以后,生活很不顺利。
总觉得有种失落感,特别是一次月考后,本来是分配的,但我从班里倒数,除了语文,剩下的都是挂科的,理化生还没得一百分。
腥风血雨满河。
再加上这所学校是重点高中,管理严格,反复侵犯校规。
在《三重门》的鼓励下,终于又慢慢走上了轨道。
关于小说里的感情历史,我和林雨翔也很像,是个很懦弱的人。
所以读这部小说的时候,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部小说说不上很好,但很感情用事,能引起我的共鸣,感动。
总之请让我断章取义。 人生不仅仅是三重门。 所有的我们都要亲自推开,看看门里有什么。
《像少年啦飞驰》
今天下雨,而且是冷雨。
最适合回忆。
我想起的是那本韩寒文集,封面是他的照片,眼神犀利,发型杀垫子,穿着白衬衫,看起来有肌肉。
然后我想起了看他的第三本小说。
《像少年啦飞驰》这部小说很难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他太散乱了,像回忆录,但不真实,也没有感情。
像是小说,又没有情节和人物。
但我之所以觉得他很重要,是因为这本小说中,仿佛有《一座城池》 与《1988》 的影子。
或者这么说更准确,这本书具备了《一座城池》 与《1988》 的雏形,但却不完备,不成熟。
这本小说也果断被埋没了,但还是有不少的亮点。
特别是开始对童年生活的一种描写,有铁牛,陈露,这些人也真实的发生在每个人的童年。
还有就是他与老枪的生活状态,正是对迷惘的生活的一种再现,这在后来的《一座城池》 中又进一步的扩展开来。
但这本小说却很少有人看,不过还是很不错的。
当我们成人以后,能否记得,像少年啦飞驰。
《一座城池》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一座城池》 的,其实我看到这本书的开端,是很失望的,因为我觉得这个题目太棒了。
但却有个很糟的开端。
好在后来的内容让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大大改观。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人物设置,三个不同的年轻人,走到一起。
在这个孤独的城市里取暖,他们仿佛无所不在,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可以尽情嬉笑怒骂,可以调戏轻薄这个城市。
小说很多地方是很啰嗦的,但仔细想想,不也正符合书中的生活状态吗。
但这本书还是觉得太过浅了,因为这么好的人物设定,完全可以使小说更加多一些出彩的地方。
或者说,也正是这种轻与浅成就了这本小说的风格。
还有就是小说中流露的孤独感,笑的越很就越孤独。
几乎所有的事件都只有三个人的参与,而那些世人仿佛透明了,对所有人都于事无睹。
或许这城市太冷了,但这三个年轻人却是沸腾的。
不得不说,这是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就冲着几个年轻人的快乐,就应该去读,也许你还会读出些大时代的悲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池,我们生活在里面,快乐与否,都无人关心。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我个人最喜欢的韩寒的一本书,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
我觉得这本小说是我看过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可以称作公路小说的,我不知道以前有没有人提出过公路小说的概念,但最起码我一看到《1988》 就觉亲切。
公路小说的结构比较单线,人物设定肯定不会复杂,这就注定了小说会充满回忆与现实的交叉,很显然,韩寒在这本小说中处理的很到位,可以比的上《百年孤独》 里的开头那一句,“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
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话的容量很大,将三个时间容纳在一起。
而《1988》 对时间的处理特别到位,大概正是因为空间的单调,才使得时间上的丰满。
我最喜欢的段落,便是他对童年的回忆,10号,丁丁哥,回忆饶有趣味。
你可以说韩寒文笔很糟,但你不得不羡慕他有个快乐的童年。
还有就是小说的主题,让人会有感动。
我个人觉得没有人敢去花一个小说的篇幅去写和一个妓女的故事,并且是声情并茂的去写,完全平等的展示一个妓女的悲欢离合,这可比所谓的什么“人文关怀”更加有意义。
这本小说,我初看时是笑出泪,但多看几遍,越看越心酸。
韩寒小说的语言魅力就是可以在嬉笑怒骂时,只一笔,就让你突然感伤。
不像有些言情小说一味滥抒情,让人腻。
我始终觉得《1988》 不止是韩寒的得意之作,也是现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佳作。
因为这本书的形式新,而且思想也很有深度。
书里还有不少的语句也颇经典,我就不赘述了。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1988》 的结尾,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后有种感动。
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光荣日》
《光荣日》 是我看过的韩少的最后一本小说,也是我知道的他的最后一本小说。
这本书,当时被说的很火,就像摆脱胸罩的大胸,突然就波涛汹涌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还被冠以魔幻现实主义。
其实我对魔幻现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觉得《光荣日》 只是走在了魔幻与现实的边缘,本质上像是武侠小说,明明在写人,却又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
首先我觉得这本小说是不如《1988》 的,看上去有些巧于装饰,没有太多实质的东西。
但终归不失为一个大胆的尝试。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批判性是要强于其他的几本小说,只是比较隐晦,就像一碗儿胡辣汤,看着不辣,喝下去就不行了。
不过这本小说的做法又比较直接,这碗胡辣汤直接是白开水冲辣椒粉儿。
直接是几个各有特长的年轻人,躲在一起造炸弹,我不想过多的去了解这有什么深层意义。
我觉得这只是一个人一个年轻人不可抑制的情感爆发。
就像里面有些比较黄色的段子,这让我很欣喜,因为一本小说完全写真善美又有谁会信呢。
青春总有些肮脏的行为,来表达洁净的情感。
而韩寒无疑驾驭的很好。
这本小说我看了两遍,但说真的,留下的印象不多,因为这本书没有给我一些感动,仅仅是在韩寒的文字游戏里绕来绕去。
这本小说的题目也很不错《光荣日》 不知道“日”是念四声,还是应该念一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荣日,或许仅仅是为了纪念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