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作为姓氏怎么读
一.文字变迁
二.姓的读音
拼音: fng
(音)))。
繁体字:鳳
旧繁体字/異体字:
漢字構造(半包囲構造;
造字法:几种
部首:几个
笔86:MCI
五筆98:WCI
UniCode:U 51E4
四角番号:77210
倉颉:HNE
GBK代码: B7EF
規範漢字番号:0159
凤的部首笔画: 2
总行程: 4
笔顺
传说中的鸟王:凤凰。
鳳雛。
肝鳳髄。
龍駒鳳雛。
雏凤以老凤之声清亮。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黄帝曾孙帝喾后,属官名为氏。
据史籍《左传》记载:“高辛氏时,凤鸟氏历正。
凤真以官为氏。
眺望平阳、郝阳。
”(太古黄帝曾孙帝喾(高辛)时,以凤鸟为历正官,是天文历的专门大臣,是指导人们按季节耕田收割的官吏。
凤氏是官职的称呼,也叫凤历、历正。
凤鸟氏的后代中,以其称号为姓,代代称为凤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最古老的凤鸟氏祭坛位于凤凰台,遗址是今山东省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凤凰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商周时期这里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光芒。
据史书记载:“任、宿、须句、颦舎、凤姓也、实司太吴有济世之祭。
“济宁是古任城,历史上四个凤姓古国之首,经近代考古专家认证,凤凰台即‘太昊祭祀台’,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氏的地方。
考古调查显示,济宁凤凰台堆积了十几米高的土层,蕴藏着第一批丰富的古代遗存,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址,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址。
凤凰台自宋、元、明、清以来经贸兴盛。
明朝万年来,由运河总河刘东星首倡,汇聚当地数村之力,于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圣诞节那天在台上搭建观音堂。
“凤凰台”庙会凭借运河水运优势,商贸文化融为一体,南北商贾云集,东西方交易活跃,成为鲁西南春会之冠,繁荣不衰数百年。
凤凰台,也是天下历代凤氏族人祭祖之地。
源流二
姬姓的由来是唐朝时南诏国酆氏的王族罗凤氏之后,改为凤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凤氏远祖始于周王朝时代,周文王第十七子封为鄞地(今湖南永兴),封为侯爵,称鄞侯。
其子孙世世代代以国号“郷”为氏。
到唐朝,源出酆氏的后裔在云南省六诏时代成为白蛮大族,代表性人物是有名的阁罗凤(觉乐凤)。
六诏时期,乌蛮(东牝)蒙姓为王,白蛮大姓(西牝)为辅,由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联合政权组织,与国家相似。
罗凤的父亲皮逻阁,出身白蛮大姓(西爻),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云南六诏(蒙岭诏、越析诏、浪穹诏、逯贽诏、施浪诏、蒙舍诏),经唐玄宗李隆基敕封为云南王,史称南诏国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逝世,阁罗凤继位,被神武王袭封。
罗凤,公元712~779年,觉乐凤,又称南诏国第五代王,在位于公元748~778年。
父亲在位期间,阁罗凤多次参加删除六诏的活动。 即位后,继续发展南诏势力,消灭了东方的东爻、西爻,统治了整个滇东地区。
罗凤即位之初臣服唐朝,协助唐朝抵抗西藏。
后因唐朝的云南太守张虔陀无礼于阁罗凤,又大肆征求财物,于是在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了姚州,杀了张虔陀。
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征讨,又为所败。
此后,阁罗凤遂依附于吐蕃王朝,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锺,号东帝,南诏改国号为“赞普钟蒙国”。
当时,杨国忠为唐朝宰相,又征兵全国,在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大举讨伐南诏过,反而为阁罗凤所败。
战事结束后,阁罗凤认为“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下令各地收拾唐朝将士的死尸,就地祭祀埋葬。
据民间传说与考古勘察,当年南诏收葬唐朝将士尸骨的墓冢,有的地方称为“万人冢”,有的称“万人堆”、“千人堆”,洱海周围的龙尾关、地石曲,苍山西坡丘迁和、洱源江尾大墓坪,洱海东岸的双廊、挖色、海东等地,
都有分布,至今遗迹尚存。
不久的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阁罗凤趁机扩大领土,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
之后,阁罗凤大力建立制度,修筑道路,设置城邑,积极吸收汉族中的先进文化。
阁罗凤在位期间,使南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强大的奴隶主政权,以汉文教贵族子弟,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由于南诏国与中原王朝已有百年臣属关系,因此阁罗凤几度试图与唐王朝和好。
唐代宗李豫大历元年(公元766年),阁罗凤在都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竖立了著名的《南诏德化碑》 ,表明自己叛唐是出于不得已,愿与唐朝世代友好。
到了公元778年,阁逻风逝世,其孙异牟寻嗣位。
在阁罗凤的后裔子孙及其国民中,有以先祖名字中的“凤”为姓氏者,称凤氏,是为今天白族、京族、苗族、傣族中的凤氏之源。
源流三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中国回族大辞典》 中记载:“凤氏,回族姓氏之一。
主要分布在贵州一带。
”回族凤氏,出自元、明时期土著凤氏,源起也是阁罗凤后裔,在元朝时期有部分族人入伊斯兰教,成为回族,因此将凤氏带入回族。
源流四
源于风姓,出自远古女娲氏族部落之后,属于以图腾信仰为氏。
最早的凤氏,出自远古女娲氏族部落。
女娲是太昊伏羲氏的妹妹,风姓,是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转向父系氏族社会阶段过程中的远古传说帝王,她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制定了正确的婚姻制度。
女娲氏族部落以鸟为图腾,最高部落联盟首领的图腾标志就是“凤”,因此,其族人以凤为氏族部落名称,称凤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国学大师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 中指出,“凤姓起源于凤鸟图腾,卜辞风字均作凤,盖古代神话乙太凤为大风神……古有凤姓之国,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凤姓,古云,伏羲氏之胤,
案其实乃以凤为图腾之古代族也。
”
源流五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凤阁,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凤阁,是唐武后称制的光宅元年(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改革中书省后所设置的机构,代中书省之称,其最高执政长官就称作凤阁令,也就是中书令,以显现其女权至上。
在其时,武则天将大学士官比“同凤阁鸾台三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其职就是相当于宰相,唐朝时期著名的贤相狄仁杰等,皆担当过斯职。
二十来年后的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又将“凤阁”恢复为“中书省”。
其时,在凤阁任职的许多大小官吏中,例如凤凰池监、凤阁舍人、凤阁侍郎等,多有改以所司机构名称为姓氏者,即称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契丹族,出自宋、辽时期辽国官吏凤军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凤军司,全称为凤军详稳司,是辽国政权中在北面军中设置的一个官署,职掌辽国中的一支特殊的军队,统领称作“凤军政令”。
实际上,凤军是辽国军制中专门部署的一支快速骑兵部队,相当于今日的快速反应部队、特种部队、特警部队等,专职实施突击、突袭、以及定点快速打击等一系列军事任务,当年曾给北宋王朝制造了相当多的麻烦。
凤军将士的待遇要远高于其他部队的将士。
在凤军政令、以及其他凤军将士的后裔子孙中,均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敖汉部部鄂尔敦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 记载:蒙古族鄂尔敦氏,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rdun Hala,汉义“风”。
蒙古族、满族鄂尔敦氏,在清朝中期即多冠汉姓为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彝族,出自云南省武定、禄劝一带的罗婺部。
据《明史土司传》 《武定府志》 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傅友德、沐英攻云南,与同时期贵州水西土司奢香夫人齐名的武定罗婺部女土司商胜深明大义,备粮千石,到昆明金马山迎接明朝大军。
迎接仪式按照彝族最高的礼仪,数里搭棚,拦门敬酒,杀猪宰牛,大摆宴席,三日三夜,灯火通明,歌舞不绝。
从明洪武十六年起,凤氏家族先后8次进京朝觐明朝皇帝,屡次得到朝廷诰封赏赐。
凤氏家族一直受到明朝廷的恩宠,所以在当地的势力非常大。
到第17代土司阿英统治时,凤氏家族的势力达到顶峰。
明弘治三年,明孝宗赐姓凤氏,阿英改名凤英。
明孝宗还赐给凤英“尽忠报国”金带。
罗婺彝族凤氏家族在西南地区显赫一千多年,直到1950年武定解放时,当地还是凤氏土司在管理。
四、得姓始祖
帝喾。
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实住帝丘,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
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
《山海经大荒南经》 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生十日”,“生月十有二”。
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尧;次妃常仪生挚。
帝挚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
据《姓氏考略》 上记载,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
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凤氏。
故凤氏后人奉帝喾为凤姓的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凤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排入前一百大姓。
凤姓当今人数不多,却是一个古老的姓氏。
凤凰来仪,是我国上古一种极为祥瑞的象征,司历之官的名称就是“凤鸟氏”,表示四时都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思。
由于上古有这个官,在当时以官为姓的普遍风气下,我国就出现了“凤”这个姓氏,4000多年来凤姓子孙繁衍全国各地。
根据《姓氏考略》 上记载,凤姓的始祖是高辛氏时的凤鸟氏,当时任历正。
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
而根据《左传》 记载,凤姓皆以官为姓氏,望族出于平阳、邰阳。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湖南省的桃源市、岳阳市,重庆市,安徽省的桐城市、枞阳县、宣城市、巢湖市、泾县,陕西省的商州市、汉中市,湖北省的恩施市,上海市的浦东区,河南省的开封市,
江苏省的苏州市,吉林省的吉林市,云南省的大理市、楚雄州、红河州等地,均有凤氏族人分布。
六、家谱文献
江苏吴县洞庭凤氏宗谱,(民国)凤锡祚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益阳资阳凤氏续修支谱七卷,末一卷,(民国)凤家君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邵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注:始迁祖凤祥卿,字玉昆。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
即今山西省临汾市。
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
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
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
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
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
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
即今山东省邹城市。
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
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邰阳郡:传说为周族远祖至公刘所居地。
汉朝时期置邰阳县,据史籍《百家姓》 中所注:邰阳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地区。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邰阳堂:以望立堂。
励众堂:源自明朝凤翕如任汉阳通判兼知县,叛军攻汉阳,太守弃印逃跑,唯凤翕如不忍城破使百姓受害,聚众固守,终得保全事。
凤氏堂号“励众堂”源出于此。
八、字辈排行
湖南益阳、资阳凤氏字辈:“祥添极庭怀应加尚惟立生贤道德昌家盛定流光裕后动猷钜恢先世泽长文章增景运孝友振伦常兰桂腾芳早诗书万代香”。
江苏吴县凤氏字辈:“嘉谋丕振大业维新鸿儒诗礼名士家声祖功宗德孝子仁孙继承善述克光先人”。
安徽泾县、无为县凤氏字辈:“国家兴必大,天运兆元良,唯汝嗣之懋,任从永继祥”。
湖北英山、安徽岳西凤氏字辈:“鸣廷文一尚,国家兴必大,添应兆元良,维汝时知懋,盛治永悠扬,世衍诗书绪”。
九、姓氏名人
凤纲:汉朝时渔阳人。
传说他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开始,到九月末止采制,埋100天,煎9次火。
刚死者以药纳口中,可救活。
他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后“成仙”去向不明。
凤山:清朝时满洲人。
以番泽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累迁参领,总办北京东安巡捕分局。
光绪二十六年任副都统,训练京畿陆军。
光绪三十三年升西安将军,仍留京供职。
宣统三年由荆州将军调广州将军,未行而武昌起义爆发。
广东革命党人酝酿响应,他不听京中同僚劝阻,抵任时,行至南门夕卜,被革命党人李沛基抛掷炸弹炸死。
凤全:清朝驻西藏帮办大臣。
1904年赴拉萨经过巴塘,见这里水草丰美,易于开垦,便在这里滞留下来,移民开垦,并对喇嘛势力加以限制。
由于凤全地位显赫,性情粗暴,对喇嘛和藏族人民的一些传统习俗不够尊重,加之拉萨分裂势力从中作祟,激起当地叛乱,凤全被杀,于是有了赵尔丰的平叛和由此生发的对康区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
风翕如:字邻凡。
明朝时吴县人。
以贡生人官。
崇帧未任汉阳通判,摄县事。
张献忠来攻,太守弃印而逃。
他动员官兵和全城居民,奋力死守。
贼不能克,退去。
崇祯年间卫城卫民有功,升衡州知府。
卒于官。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荀卿庠
1. 《千字文》 -每日一字练字视频。
2. 《百家姓》 -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3. 《荀子》 -传统文化,国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