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医院是什么医院
本文为原创,主要介绍四川省成都市医院、医学院校的起源历史概况。 只能代表个人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商业转载或引用文字和照片。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1964年国庆节,成都卫生系统游行队伍通过天府广场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袁世凯创办北洋军医学堂,各省也开办了一些军医学校和速成班,大部分规模小,昙花一现,代表性的有四川陆军军医学堂、湖北陆军军医学堂。
据《四川省志.医药卫生志》报道,1904年四川总督锡良与法国政府合作在陕西街设立的中专四川陆军军医学堂,4月13日在学校举行开学典礼,考务处所属,提取巡逻队缺额作为学生费用,文职官员子女为学生。
以三、四品蓝翎武职为护生,下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实行军事管理,聘用法国海军陆战队上尉为上校军医补充教员,图书仪器由法国供应,课程增设法语课程。
1907年,总督岑春煊经陆军部批准,将所有费用转为“藩库”支付,学校迁拱肋桥,开始招收自费学生,毕业后也将赴军营当军医。
1910年增加日本教师,追加日语课。
日本和法国的教师发生了暗斗,校方无法解决,因此被迫停学。
1914年恢复办学,新设博物、解剖课等,实习医院由原来的法国圣修医院改为四川陆军医院。
圣修医院前身为1889年原马道街75号成立的药房,1901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杜昂扩建为医院,1958年划归成都铁路局后,更名为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即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陆军军医学堂规模不大,是近代中国开办的第二所军医学堂,清代仅有四所军医学校之一,也是四川历史上第一所官营西医学校,附设的四川陆军医院是四川历史上第一家官营西医医院,医院于1918年关闭。
四川省初官営西洋医学学校—四川陸軍軍医学堂(1904年(())())))))))、)))、))、)、)))、)、))。
四川首家官营医院——四川陆军医院( 1904年.包家巷) )。
1906年,法国天主教在北郊张家巷创办平安医院,收治贫困、无依无靠的重病患者,设病床174张,是成都第一家慈善机构,1952年由成都民政局接收。
1911年法国在成都北门外成立巴斯德医学微生物研究院,主要研究天花等疫苗。 法国医生任尔是兼任院长和四川陆军军医学校的教官,1920年成都发生大瘟疫,研究院共发放了20多万支疫苗。
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清政府推行“新政”后,警察机关开始管理社会卫生,军警高级官员纷纷开办医院。 1920年前,成都比较正式的官办医院只有四川陆军医院和警察厅官办医院,剩下的是“老弱废医院”和“苦力医院”。
如1906年四川省会警察厅周孝怀创办的苦力医院现在是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前身。
民国七年在玉皇观街设立了官办的警察机关医院、“狂魔医院”和“苦力医院”。 三院相连,设中西医两个,接收全市警员、麦道夫患者、妓女和贫民患者,后停业筹划市立医院。
1911年成都北门的法国巴斯德医学细菌研究院
1920年四川陆军军医学校迁至包家巷,更名为四川陆军军医学校,共办8期,在校生294名,1926年停办后,在军医学校毕业同学会的帮助下又在原址开办官营的四川医学专科学校,并设医院,办7期。
1936年停办后,被刘湘改为四川善后督办军籍研习班。
1938年1月刘湘病逝后,部下将包家巷善后监察专员公署军籍研习班改为半公立的甫澄纪念医院。
四川医学専門学校講義
四川医学専門学校講義
民国时期,四川省辖成都、自贡2市、140多个县,市和县为非隶属关系。
辛亥革命20多年来,军阀混战持续,1937年9月,四川省没有一所公办新都实验县卫生院(创建于1927年,今新都区人民医院),省会成都没有一家公立医院和公办卫生机构。
只有少数外国人教会经营的私立医院和私人诊所。
四川近代医院发端于十九世纪末基督教和天主教创办的私立诊所和医院,自1891年至1920年,在成都、彭县、乐山、仁寿、自贡、重庆、泸州、忠县、涪陵、荣县等地建立了12所仁济医院
到1949年有40多家教堂医院,教堂卫生学校20多所。
教会医院以1891年3月1日美国传教士、医生马嘉礼在重庆解放碑戴家巷开业的四川首家西式诊所和1892年11月3日加拿大宣教士启德在四圣祠北街12日租用民房创办的成都首家西式诊所“福音医院”为首,规模最大。
民间将这两家医院统称为“四圣祠医院”,1928年以后,这两家医院对外统称仁济医院,加拿大保健协会内部称为“成都加拿大保健协会医院”。
1907年加拿大林则博士在四圣祠男医院开设牙科诊疗室,1911年扩建为牙病医院,今华西口腔医院前身。
189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博士甘来德老师在陕西街创办存仁医院,是首家陕西街美以美诊所,1927年满里博士到院后创办儿科和产科,1929年1月存仁医院更名为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受到西南诸省赞誉。
今华西医院耳鼻喉科前身。
1955年合并为华西医院,物业交给四川省教委,20世纪80年代拆除医院旧楼,今建四川省教育厅办公楼。
成都这四家医院创办于1914年,是私立华西协大学医科(即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教学实习医院,到1946年华西水库全部建成华西协大学新医院——现华西医院。
1939年四川省卫生实验所成立前,外籍教会医院与四川省地方政府联系较少,抗战时期双方在伤员救治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解放后私立教会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立医院。
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私立西医医疗机构是1914年留日医生池龙珠、张心如在老玉沙街开办的民生医院,后来留日学生回川在成都开办的医院有泸环医院、爱春医院、春阳医院等。
接下来是留美归国人员和华西合作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成都开办的私立西医医院。
如1937年毕业于华西合作大学医学院的陈序宾在陕西街开办的私立“序宾儿科诊所”,即今东城根大街的成都儿童专科医院。
私人中医诊所和名中医:清代全省有名医1000多人,民国五年中医7万多人,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废除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医学校被排斥在国家教育系统之外,广大中医在抗战中求生存,处境极为困难。
虽然市政府卫生局有统一考试为官方认证的中医医生挂牌,但实际中医以自学、私授相传为主,其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且流派纷杂、各自为政。
有名的如1904年黄济川在成都祠堂街开办的痔瘘诊所。
成都的“四大名中医”沈绍九、陆景廷、顾燮卿与张子初,妇科圣手“卓半城”卓雨农、“谢小儿”谢铨镕、“童妇科”童辉之、蒲辅周、高敬舆、王伯岳、王文鼎、包家巷的针灸医生叶心清等等。
公立中医诊所和医院:民国28年,成都市政府将原来的贫民诊疗所加以整顿、扩充后更名为“成都市立第一中医诊疗所”,地址由安乐寺迁至西玉龙街,这是成都市历史上第一家公办中医医疗机构,诊疗所为一家福利机构,
不收取任何费用,有职工4人,分别开设有内科、外科、小儿科、眼科等。
民国31年,为了更好的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成都市政府在当时的东、西、南、北4区分别各建了中医诊疗所。
民国32年6月,为整合医疗资源,撤销了各区中医诊疗所,在北糠市街组建了一所更大的免费中医公办诊疗所。
民国36年7月,成都市中医诊疗所撤销。
解放后,1951年又成立公立的成都市立中医门诊。
1956年在民国时李斯炽创办的四川国医学院,建国后发展为省立成都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成都中医学院。
1960年代,进行全省西医学习中医的活动,1987年2月成立四川省中医管理局,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中医管理机构。
四川最早的西医诊所之一—福音堂诊所
民国时中医考试题
官办卫生机构接前述: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一些医疗单位和人员的迁入使四川卫生事业有了一些发展。
同时,南京政府西迁重庆,四川成为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为了社会观瞻及军事医疗的需要,1938年5月,四川省府于民政厅内成立“四川省卫生委员会”,11月重庆市成立了卫生局,
1939年5月四川省卫生实验处成立,隶属民政厅,1941年改名“四川省卫生处”,隶属于省府,1980年7月四川省卫生局改名为四川省卫生厅,即今四川省卫健委。
著名公共卫生专家陈志潜首任四川省卫生实验处处长、华西协合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和战时救济工作负责人,着手筹建省市县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事业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1941年8月、1945年4月,成都市、自贡市成立卫生事务所。
此间,全省药厂增加到40多家。
1950年4月1日,成都市卫生局成立。
1938年11月24日在天仙桥前街新真4号成立四川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和附属产院,汪黄瑛任院长,1943年后学校有学级3班,学生82人,教职员28人。
1946年7月二者迁到下汪家拐街,1950年学校改为川西卫生学校,1953年为成都医士学校,1983年为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省卫干院),
2006年并入成都中医大后组建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和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学院。
1950年代初,在四川省东西南北分别设有川东医士学校、川西卫生学校、川南医士学校、川北医士学校,1950、60年代分别升格为重庆医专、成都医专、泸州医专、南充医专。
为了加强南北薄弱地区医学教育,将重庆、成都医专并入泸州医专,泸州实力最强,1978年后改名泸州医学院,今西南医科大学,南充医专次之,1985年改名川北医学院,而重庆、成都由于1961年大专部并入泸州,
从中专发展分别成为重庆职工医学院、四川卫生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以后分别并入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四川省的高等医学院只有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和陈志潜创办于1946年的重庆大学医学院。
1949年解放前夕,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是包括文、理、医、牙4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设26个系和2个专修科,7所附属医院。
1951年10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 的决定,将美国教会学校私立华西大学改制为公立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医学院并入华西大学。
四川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于1951年迁入包家巷,1952年附属产院从川西卫生学校分离,1979年更名成都市妇产科医院,
2010年后与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儿童医院、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组建为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1938年11月抗战内迁成都的中央、金陵、金陵女子、齐鲁和华西等大学组织的“暑期乡村服务团”同温江县政府创建“温江县诊疗所”,
1940年“温江县诊疗所”由四川省卫生实验处、中央、齐鲁和华西协合三所大学拨款扩建成“四川省立温江卫生院”,1942年被四川省政府指定为中央、齐鲁和华西三所大学的公共卫生教学实验基地,
改名“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中心卫生院”,协和医学院博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俞焕文任院长,1945年改设“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省立医院”,隶属于省府,
为省卫生处领导。
民国24年四川设18个行政督察区,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温江县,辖温江、成都县、郫县、新繁、彭县、崇宁、灌县、新津、新都、华阳、崇庆、双流12个县,
解放后沿袭了民国时的“行政督察区”行政建制,1950年四川设16大专区,1952年原第一行政督察区调整并改名为“四川省温江专区”,直隶四川省领导,最高时1953年辖18个县,
1966年专区人口469万,耕地面积757万亩。
1952年医院为四川省温江专区人民医院,和绵阳专区人民医院长期处于四川省的医疗机构前两名,巅峰期就诊量比肩华西医院。
1983年温江地区下辖的10个县和成都市合并后更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1940年在实业街41号创立“四川省立传染病医院”,1946年迁至花牌坊街南熏巷,1954年6月迁址新罗路,1966年迁至外东净居寺路,即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1941年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在正府街合办了中央大学附属医院,命名“成都公立医院”,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戚寿南任院长,1946年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回南京后,
留川机构及人员104人由四川省卫生实验处接管后更名为“四川省立医院”,陈志潜任院长。
1954年医院一分为二,青羊宫附近新建的医院定名为“四川省人民医院”,青龙街的医院更名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1926年筹办市立医院,历时16年,于1942年8月1日借用小南街的市立第一小学校地址成立“成都市立医院”,属成都市民国政府领导,时有床位50张,职工60余名,院长为喻季冕。
曾勘定外东莲花池街平民村附近土地作为院址,未能落成。
1950年8月迁至春熙路东段16号,原四川省财政厅旧址。
1953年更名为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1985年被命名为“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944年由美国医药援华委员会捐款,由中央卫生署实验院协助省卫生实验处在汪家拐下街19号创建“四川省立妇婴保健院”,协和医学院博士杨崇瑞任院长,1946年迁实业街,
1958年改名为成都市第二妇产科医院,1978年更名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并入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省卫生实验处委任状
民国时成都市的医院统计
1939年至1945年四川公共卫生机构的数量大辐度的增加,截至战时1945年,四川设省立医院3院,由第一行政区温江、第五行政区乐山(1894年启尔德医生创建的嘉定福音医院,
今乐山市人民医院)、第十六行政区茂县(今阿坝州人民医院)三个中心卫生院改设(年底茂县撤消)。
省级医院还有省立传染病院、省立妇婴保健院、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县局卫生院127院,但多只管门诊治疗工作,卫生分院58院,乡镇卫生所97所。
1946年,中央大学附属医院改为“四川省立医院”。
到1949年,四川、西康两省总共仅有卫生机构195个,专业卫生人员2719人。
到1950年有261个,1952年底,全省卫生事业机构增至2953个,1955年有4679个,1965年底,全省卫生机构调整为14650个,床位70784张。
截至1985年,全省有卫生机构1.8万个,医院8399个。
民国时四川省卫生处的机构和所属单位
统计来源:抗战时期四川卫生事业研究
注:成都市不含原四川第一行政区即温江专区
1992年—2002年四川省卫生事业单位数量统计表
部分参考资料:1.四川省卫健委官网-信息-统计信息-卫生资源-四川省医院机构信息;
2.四川近代卫生历史研究资料、四川地方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