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风流人物的解释

最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易中天写的《品人录》。 本书选取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5人。 根据历史资料,以现代人的观点,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阐述了他们的主要成就和在一些重要事件上的表现,读易中天的书总给人一种读流行小说的感觉,文笔自然流畅,表达坦率而又不失深刻的洞察。

读历史评论类书籍,常见的是合家之谈,既有偏颇之处,也有“中国文化土壤不会产生法制”等不同意见,这些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读者的视野。

从大的历史潮流来看,书里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品味的东西。

毕竟读书需要“和而不同”的意识。

通过阅读最后的——《文化与人》,易中天对这五个人的文化和制度进行了重新的总结和思考,个人认为很棒,于是摘录下来供读书欣赏。

本篇课文全文8000多字,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下,说不定会有收获。

01

历史卷轴翻了一页。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项羽、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些岁月带不走的熟悉名字。

他们无疑是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们的业绩没有消失,他们的形象光辉灿烂,他们的故事世代相传,他们的魅力至今仍在。

对于他们的非功罪、罪的得失,人们尽可能地绞尽脑汁争论不休,这样的集体诉讼,不正证明了他们的非凡吗?

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悲剧人物。

啊,这五个人,到底谁有好运气或好结局呢? 不是身败名裂,不是生前受打击,不是死后背后叫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

有些和他们有关系的人,比如韩信、尹世民,也没有好下场。

不可否认,悲剧结局的原因与他们的性格和人品无关。

项羽失脑,曹操失狡,武则天失手段,海瑞迂腐偏执,雍正失邪猜忌。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缺陷,他们的命运会不会是悲剧的? 可能很难说话。

比如尤明的性格有什么缺陷? 没有。

但是,同样输了。

申时行的人有什么不好? 没有。

但是,同样会出名堂。

可见,一个人的进退荣辱成败,不完全由他自己决定,更不完全由他自己决定。

当然曹操老实老实,武则天也是个温柔的好手,他们确实不会留下骂名,但他们个人前途渺茫。

他们的事业不会成功,他们自己的生命也未必没有任何保障。

曹操可能死于乱世,武则天也只能在感冒寺度过一生。 这不是悲剧吗?

他们似乎都劫难逃。

我想起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黄老师把这本书称为“大失败的总记录”。

因为这本书里的人物,皇帝朱钧、权臣张居正、阁老申时行、名将戚继光、清官海瑞、哲学家李贽、宦官冯保、贵妃郑氏、首辅高拱、皇子朱常洵、将军俞大浛等等,都没有好下场

黄师父认为:“这种情况,并不能断然说明非个人原因所得,而是当时的制度已经穷如山,从天子,到老百姓,都成了牺牲品,遭殃了。”

正因为制度出了问题,皇帝是励精图治,还是偷安取乐,副臣是专政还是妥协和谐,文官是廉洁奉公,武将是富于创造还是苟且惯于苟且,思想家是极端进步的还是绝对保守的

“最后的结果是因为没有善恶之分,都不能给事业带来有意义的发展。 有的毁身,有的毁名,有的毁身兼名”。

02

这是相当深刻的见解。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迭、事物的对错归结为个人原因,归结为一个领导者或领导者个人品质的好坏。

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分为简单的善恶二元论:好人与坏人、君子与小人、仁君与暴君、明君与昏君、或忠臣与奸臣、清官与贪官、好汉与混蛋、英雄与流氓等。

于是,历史人物无一例外,中国历史成了一个大舞台。

红脸的、白脸的、花脸的、没有脸只有白鼻子的人一个接一个登上舞台,你唱了我就登场。

但是,我们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很多白脸和白鼻子,红脸关公和黑脸包公什么时候出现。 因为我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谁。

我们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肯承认每次的“善报”,往往意味着下一个“恶运”的到来。

历史就是这样循环的。 乱而治之,治而乱之; 由兴到衰,由衰到兴。 有一天,这出戏再也唱不出来了。

现在知道,至少在明万历15年,这部戏是不能再唱了。

不管你唱得好不好,不管是唱得有趣还是唱得无聊,最终都是同一个——没有好结局,下不了台。

也许,要想把这出戏再唱下去,只要换个剧团,就连开头都换过。

努尔哈赤的子孙们倒是做到了这一点,可惜同样无济于事。

我们看到,雍正皇帝,这个最卖力的演员,尽管唱工做工俱佳,台下响起的,也仍是一片倒彩。

更何况,这种倒彩并不是第一次响起。

早在雍正甚至在海瑞之前,就响起过好几回了。

这就不能不往深里想想了。

的确,如果问题的症结不在个人品质而在社会制度,那么,我们就很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又为什么会走向山穷水尽?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诚如黄仁宇老师所言,是“以道德代法制”,也就是说,用道德和礼仪来管理社会,治理国家。

这样一种管理和治理方式,就叫“德治”和“礼治”,不是我们现在主张的“法治”,也不是通常以为的“人治”。

03

中国文化并不十分赞成人治,当然也不十分反对人治。

因为中国文化认为,再好的法,也要人来执行。

如果人不行,那么法再好,也不顶用,这就叫“有治人无治法”。

但法治不行,人治就行么?也不行。

第一,再好的人,也要死。

人一死,他的政治也就结束,这就叫“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国家要长治久安,当然不能寄希望于这种“人亡政息”的“人治”。

第二,人有善有恶,有贤有愚。

如果国家的生死存亡系于一人之身,便危险多多,极不可靠。

这个“一人”是善人贤君还好说,倘若是恶棍笨蛋,则如祖宗社稷天下苍生何?由是之故,中国文体又并不赞成人治,至少并不像时下学术界认为的那样赞成人治。

实际上,中国文化是不可能赞成人治的。

所谓“人治”,说到底,就是“个人政治”或“一人政治”,也就是依靠个人的意志、魅力和权威、威望来实现治理。

这种方式,历史上也有,但却在本质上与中国文化的精神相悖,因此只能是特例,不能是常规。

我在《闲话中国人》 一书中已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依照群体意识,个人总是渺小的、卑微的、脆弱的、无足轻重和微不足道的。

即便贵为天子,也如此。

他们即便有再大的成就,也得说是“赖祖宗神灵福佑,天下臣民同心同德,共襄大业”云云。

如果他不这样说,这样做,当真独往独来,自行其是,一意孤行,那他就是“民贼”,就是“独夫”,可以“天下共诛之,天下共讨之”的。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此,怎么会赞成迷信和依靠个人的“人治”?

其实,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之所以落得个悲剧的结局,就因为他们都是“人治主义者”。

他们都在相当程度上,相信只要个人品质优秀,能力强,威望高,本领大,就能包打天下。

项羽迷信自己的个人能力,海瑞迷信自己的道德品质,曹操、武则天、雍正则迷信自己的意志和铁腕,一手遮天,独断专行。

他们既然如此地与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相悖,当然也就无法得到这个文化的首肯和认同。

04

毫无疑问,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人治的现象。

但我们必须注意,那多半出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比方说,在动乱年代,或建国之初。

这时,礼已坏而乐已崩,德治和礼治系统失灵,便只好寄希望于“人治”和“治人”。

尤其是在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年代,某些英雄人物确乎可能凭借个人的魅力,叱咤风云,逐鹿中原,运天下于股掌之中。

然而,正如可于马上得天下,不可于马上治天下,天下也只可“人取”,不可“人治”。

英雄人物得到天下以后,必须迅速将国家的动作转移到“德治”和“礼治”的轨道上来。

所以,刘邦虽然是开国领袖,也不能违礼。

尽管他十分喜爱戚夫人所生之赵王如意,最终却只能立嫡长子刘盈为储,和一千七百多年后万历皇帝的情况没什么两样。

难怪隋文帝要说“朕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了。

德治和礼治高于人治嘛!

至于所谓“承平时代”,则更无人治可言。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事情是有的。

但举也好,息也好,却与个人的品质、才干、魅力无关,也与政策本身的好坏无关,甚至与这个人的死活无关,而只与这个人的官位有关。

如果是官,则无论蠢如刘禅,或者贪如严嵩,其政也举;如果不是官,或被罢了官,则无论能如曹操,或者清如海瑞,其政也息。

政之举与息,惟与官之存亡相联系。

官存,则其政也举;官罢,则其政也息。

所以是“官治”,不是“人治”。

“官治”的依据就是“礼”。

因为礼规定了君尊臣卑,官尊民卑,上尊下卑,同时也规定了高贵者代表着真理和道德,卑贱者则一定愚昧无知,时时都需要接受教育。

这就叫“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所以,一个人即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不是官,就等于什么学问都没有,什么意见都不对。

相反,皇帝的看法即便愚不可及,丹陛之下也总是一片颂扬:“皇上圣明。

”长官的报告即便废话连篇,上级的决定即便谬以千里,也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总之,皇帝总是圣明的,长官总是英明的,上级总是高明的——“三明主义”。

显然,官治就是礼治,而礼治则本之于德治。

因为德治是一种“软控制”,如无礼法和礼仪之具体化,就无法操作。

可见礼只是手段,德才是目的,官则是德与礼或德治与礼治的人格化。

因此,官治也好,礼治也好,便都可以说是“以道德代法制”。

05

抽象地讲,“以道德代法制”也未必就不好,如果确能代替的话。

原始氏族社会就没有法或法制,靠什么来管理,来处理和维系人际关系?靠道德,靠礼仪。

中国古代社会的德治和礼治,其实就是从原始氏族社会继承过来的。

它既然在原始社会行之有效,就不能说在古代社会一定不可实行。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评说“以代法制”的是非对错,而要问:第一,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要“以道德代法制”?第二,用以代替法制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第三,这样一种制度空间可行不可行?

这就要说文化了。

的确,以道德代法制,正是中国文化的性质决定的。

前面说过,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对于这样一种文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维系群体生存。

这就只能靠道德,不能靠法制。

因为法制只能规定人们不准做什么,不能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

比如,它只能规定不得伤害他人,却不能规定必须热爱他人;只能规定不得损害群体利益,却不能规定必须为群体谋求利益。

即便规定,也顶多只能规定你出力,无法保证你尽心。

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维系群体团结,法制在许多方面都是无能为力的。

比方说,一个人够不够意思,讲不讲交情,能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没有为群体利益献身的精神等等,法制都管不了。

所以,法制代替不了道德。

相反,道德却有可能代替法制。

你想,如果每个人都是正人君子、菩萨圣贤,这样的社会,还需要法制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还需要法制来防范或者保护某个人吗?

显然,“以道德代法制”是否可行,关键在于有没有可能使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这里,重要的是“一个都不能少”。

因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有一个不道德的,就可能会有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最后就是不可收拾。

但,有谁能保证一个不落地都是道德高尚者呢?没有。

至少目前没有。

所以,“以道德代法制”就只能是理想,变不了现实。

06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坚持“以道德代法制”?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土壤上,产生不了法制。

法制有一个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才需要法;平等,也才能够产生法。

什么是法?法就是“全民公约”。

它的前提,是首先要承认所有人都是单独的、个体的、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

正因为这些人都是单个的,相互之间没有依附关系,谁也管不了谁,谁都想自行其是,因此,如无行之有效的制度加以制约,势必天下大乱,谁也无法生存。

这就需要有一个对每个人都管用的东西。

显然,对于这些人格既独立、意志也自由的单个人而言,只有他们自己的共同约定,才可能对每个人都管用。

这就是法。

换言之,法,就是某一社会中全体个人的共同约法。

它既然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当然每个人都得遵守,同时当然也会无所偏私地保护每个人,这就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可见,法制文化的前提,是个体意识,是人与人之间的独立和平等。

独立,才会平等;平等,才需要法制。

人格不平等的人确实无需乎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既然如此,还要法干什么?有律就行。

比方说,谋逆,凌迟;大不敬,斩立决;不孝,绞;以及“十恶不赦”等等。

显然,律的作用,不过是为了统治者在实施惩罚时操作方便,同时也显得“公平”而已。

因此它又叫“刑律”、“律条”。

即便被称作“法律”,也与现代意义上的法律相去甚远,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格不平等的人也产生不了法。

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只有服从,无法约定。

皇帝口衔天宪,乾纲独断,令行禁止,说一不二,约什么法?所以,中国古代只有“王法”,没有“约法”。

虽然也有“约法三章”的说法,但那“约法”从来就是单方面的。

比如刘邦入咸阳,与秦中父老的“约法”,便不过是刘邦单方面宣布的新王法。

新王法比旧王法好,秦中百姓无不拥护。

即便不是拥护,也无可奈何,因为根本就没有商量。

王法王法,就是王的法,子民岂能置喙?

同样,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是骗人的鬼话。

王子能犯什么法?除非是谋反。

其他的,便只能叫“过失”。

即便有了过失,也要另找替罪羊,由他人代为受过。

比如皇太子读书不用功,受罚的便只能是陪读者。

春秋时,晋悼公的弟弟公子扬干犯军规,执法官魏絳也不过只是将其车夫斩首。

魏絳的“执法如山”是有名的,也不过如此而已。

这就是礼,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没什么平等可言。

况且,如果王子犯法,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要与庶民同罪,那么皇帝犯法又与谁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不通吧?

07

法制既然无由产生,则只能诉诸道德。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行为的准则。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两种:平等的和不平等的。

平等的关系产生平等的道德,不平等的关系则有赖于不平等的“伦理”。

中国古代社会所谓“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确立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即: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

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君要臣遵守的,君不必遵守;父要子做到的,父不必履行。

没有一种对每个人都同等有效或必须共同遵守的的“公德”。

实际上,一种对每个人都有同等约束效力、所有人在它面前都平等的东西,是中国古代社会无从设想的。

平等?则置君父于何地?平等,岂非让奴才们上脸上头?这当然断乎不可。

于是便有一系列的所谓道德律令: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与妻纲。

一则为纲,一则为目,岂能平等?

有人说,中国古代社会虽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却有“道德面前人人平等”。

理由是: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道德,即便贵为天子,也不例外,因此平等。

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欺人之谈。

如果不是别有用心,至少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哪有起点的平等可言?

君臣、父子、官民、主仆,各有各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

君应仁,臣应忠,父要慈,子要孝。

义务不同,权利也不同。

君可以杀臣,臣不能弑君;父可以训子,子不能责父;可以罚民,民不能告官,又哪有结果的平等可言?儒家说得好听:“人皆可以为尧舜。

”可是君臣主仆所修德目各不相同,君主修“王道”,越修越霸气,臣仆修“奴性”,越修越窝囊,怎么会一样地都是“尧舜”?

然而道德却要求平等。

原始社会之所以有一种恩格斯说的“纯朴的道德”,就因为在氏族和部落内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没有这种平等,就不会有道德的要求。

就拿仁义礼智信来说,仁就是爱人,义就是助人,礼就是敬人,智就是知人,信就是信任他人和取信于人。

但如果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所有这些就都无从谈起。

不平等的人怎么相爱呢?又怎么可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呢?

可见,问题并不在于或并不完全在于“以道德代法制”,还在于这种用来代替法制的“道德”又是不道德或不完全道德的。

既然如此,这种制度的碍难成功和必然走向山穷水尽,也就自不待言。

因为“以道德代法制”原本就有问题,何况这“道德”还不一定道德!

08

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道德,这种制度?

因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正如“以道德代法制”未必就不行,群体意识也未必就不好。

人,毕竟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或人较动物的高明之处,确如儒家所言,是人能“群”。

人的自然生存能力并不如动物。

他力大不如牛,速疾不如马,高飞不如鹰隼,深藏不如鱼龙,惟有结成群体,才能克服个体无法克服的困难,承受个体无法承受的压力,从而存活下来发展下去。

当然,动物也有群。

但动物的群不如人牢靠,因此才有“如鸟兽散”的说法。

可见,自觉地意识到必须群,是人之为人的特征之一。

问题在于,任何群体都是由个体集合起来的。

不论个体的存在价值,其实也就等于否定了群体。

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文化犯了一个错误:只强调群体的意义,不承认个体的价值。

群体总是伟大的,叫“一大群”。

个体总是渺小的,叫“一小撮”。

甚至在前些年,当一个“个体户”还是有风险和被人看不起的。

我们总是被告知:“大河不满小河干,锅里没有碗里也不会有。

”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锅里不骨,碗里也确实不会有,但没有小河都干了,则不知大河里的水又从何而来?

否定个体的存在价值,也就必然不承认个体的独立人格。

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自由意志,也就没有民主和法制。

这样,赖以维系群体的,便只能是人身依附关系。

那么,这样一种人际关系要怎样才能维持呢?无非两个办法,一是暴力,二是哄骗。

这两种手段咱们都有,那就是“霸道”和“王道”,也就是高压和怀柔。

不过,高压和暴力难以持久,还是尽量以怀柔和哄骗为好。

三纲五常这些“伦理道德”,就是用来干这活的。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就一定要以道德代法制,而且那“道德”也一定是不道德的。

因为非如此,便不足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人与人之间既然是人身依附关系,则其中的每个人也就都不可能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因为依附者既然要依附于他人,就得交出自己的意志和人格;而被依附者为了保证他人心悦诚服和心甘情愿的依附,也不能不多少迁就一下依附者,尤其是迁就一下他们的“集体意志”和“集体愿望”,

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或无法反对的“道德的象征”,宽和仁爱,通情达理,没有个性,还能行礼如仪。

这正是刘邦能当皇帝而雍正难免挨骂的原因:刘邦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的主张,雍正却个性太强。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也一样。

事实上,本书品评的这些个人物之所以那么有魅力,就因为他们有个性,而且个性很强。

比方说,项羽就比刘邦有个性,曹操就比齐备有个性。

所以,尽管项羽打了败仗,曹操背了骂名,我们还是打心眼里更喜欢项羽而不是刘邦,更喜欢曹操而不是刘备。

不过实在地讲,刘邦毕竟还有些个性,也还不乏可爱之处,刘备就一点也不可爱了。

老刘家祖孙相去如此之远,这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岂止只是老刘家,整个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也都有点江河日下的味道:明清不如宋元,宋元不如汉唐,而汉唐又不如先秦。

不信你拿海瑞和曹操比比,拿雍正和项羽比比,就不难发现他们也不可同日而语。

海瑞当然比曹操道德高尚,却也乏味得多。

雍正和项羽相比,显然成熟多了,却远不如项羽让人激动,令人心仪。

甚至连死,都死得不如项羽,真是“死不如他”。

文化毕竟是为了人和属于人的。

如果“人”越来越个性和魅力,那么,这种文化自身还能有多少魅力,就十分值得怀疑。

这似乎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09

马克思在谈到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时曾说过,希腊艺术和史诗是“高不可及”的,希腊文化作为人类童年时代“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也是“永不复返”的。

的确,西方现代文明尽管成就辉煌,举世瞩目,但较之希腊文明,却少了许多天真烂漫和英雄气质。

这就像一个老年人,即便功成名就,英雄盖世,也总不如青春年少那么迷人和动人。

先秦汉魏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当然应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所以,雍正不如项羽可爱,海瑞不如曹操有趣,也并不奇怪。

不过,马克思也指出,一个成年人固然不能再变成儿童,但儿童的天真却应该使他感到愉快,他也应该“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使自己的“固有性格”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

这并不容易。

对于我们来说,又似乎更难一点。

因为我们至今还未能对我们的文化有一个科学、客观、冷静的清理和分析,不是全盘否定,就是盲目乐观,感情用事的成分很大。

文化的研究固然不能无动于衷,冷漠无情,但过多地掺入感情,却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危害甚多。

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固然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却也同样不乏可悲可叹之时。

其最令人扼腕之处,就是对罪恶的粉饰和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对不人道和非人性的麻木。

祥林嫂的故事并非迟至鲁迅的时代才发生,阿Q精神也早已有之,只不过没有人去发现。

大家都熟视无睹,得过且过,非弄到山穷水尽而不肯觉悟。

由是之故,悲剧才会一演再演,连雍正这样的“至尊天子”都难逃厄运。

的确,我们过去是太不重视个人的发展了。

我们几乎从来没有要给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以足够自由的空间。

我们只知道强调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却不知道如果没有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群体长足的进步。

结果,群体成了不健全的群体,个体则更无健全的人格可言。

但,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不健全的,我们还能保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我们还能建立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新社会吗?要知道,在那个新社会里,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和前提的。

要有健全的人格,就要有健全的制度;而要有健全的制度,就要有健全的文化。

也许,这便正是我们新一代新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