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抽查、追责一个都不能少 校内外教材监管提速

校园内外教材监管步伐再次加快。

5月23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提出围绕中小学教材违规问题追究责任。

此次《指导意见》发布前,教育部还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校外教育资料(文科类)专项抽查工作。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教育部门逐渐加大对校内外教材的审查力度。

2022年4月,新的义务教育课程和课程标准正式公布。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不断细化中小学教材审查监管。

说明责任的细分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发布的《指导意见》,将针对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印刷发行、选编使用等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责任问题,明确责任追究情况和处理方式,实行全覆盖、全链条、规范化责任管理

具体而言,《指导意见》包含6个内容。

要强化责任意识,把责任意识灌输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把教材工作责任推给单位、落实到人。

同时,要把握基本原则,教材工作责任追究要坚持依法依规、全覆盖、客观公正、刑罚建设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在责任追究情况下,《指导意见》细化了大中高中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出版、印刷发行、使用选择、相关教材信息发放等责任追究情况。

严肃问责,明确教材工作责任承担主体和责任追究处理方式,强调建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机制。

在规范责任追究程序上,《指导意见》明确教材工作责任追究按照受理、核实、处理的基本程序进行。

同时,《指导意见》提出,对用作数字教材和教材的讲义、教案、教参、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的翻译、编译等工作责任追究,参照《指导意见》及相关规定执行。

进行特别抽查

实际上,目前,除了在学校内部进行教材的监督管理外,校外训练教材的特别提取工作也在进行。

教育部表示,为了进一步了解校外教育资料的情况,近日教育部也抽查了部分省份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资料(文科类),重点是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抽查结果表明,部分材料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是一些重要问题和史事表述错误; 二是没有按照中央新精神的新要求,及时更新相关内容的表达。 三是学习内容超前超标,报考倾向明显;四是选材不当或存在科学错误。

此外,抽查还发现,存在训练资料打印不规范、尺寸太小等问题,不利于中小学生视力健康。

据悉,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校外教育教材审查,查处教材“超标”“植入商业化广告”等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对校外培训材料的考核分为内审和外审两部分,其中,外审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考核小组由符合评委资质要求的相关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研专家、一线教师等组成,对外审工作的科学性进行评估

监管常态化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朝晖介绍,教材监管是一项常态化工作。

“教材的管理主要由教育部下属机构实施,教材编写完成后,需要通过审核程序才能在出版社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1日,教育部也公布了新的修订版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和16项课程标准。

据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介绍,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此前已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进行了系列审议审查。

“这次修订强化了课程一体化设计理念,更加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加强了课程实施指导,育人目标也更加系统明确。

例如,在语文课中将《文化自信》作为应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

历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张国华说。

朝晖对北京商报记者说:“总体来看,目前教材规范尺度还处于比较严格的阶段。

在现有的新课程中,校本课程剩下的空间比较小。

各地中小学使用国家组织编写的规范教材。

据悉,一直以来,教育部都是统一编制普通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

其中,义务教育三科统一教材于2017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北京商报记者程铭则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