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课程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课程、教材(简称“教育三项”)是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规范和载体,是深化产教融合、“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

“教育三项”是各职业院校开展教育的基本载体依据,三者质量关系课堂教学水平,三者合力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三者的开发和改革。

单个看,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但从一体化总体解决方案看,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家专业教育标准、精品课程、策划教材之间缺乏横向一体化关联

“职教三项”作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有力地规范和促进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工作。

但目前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的教学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专业教育标准的指导作用不足,国家级“教育三项”工作基本处于三条不相关的平行线上。

其一,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标准列举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未对各高校开设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课程提出刚性要求,导致各学校、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落实不到国家专业教育标准具体表现在:师资、一线、软硬件等因素裁减专业科目,特别是专业核心科目,存在调整专业科目选择自制非计划教材等现象,严重削弱了国家专业教育标准中专业课程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作用。

其二,国家专业教育标准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具体表现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不指向标准中课程,认定的也不明确相关标准中课程,未充分发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

其三,国家专业教育标准中相关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严重缺失。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颁布的高职课程标准只有思想政治、英语、信息技术等公共基础课程,尚未涉及专业课程,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材选用上的随意性问题突出。

其四,国家规划教材应用推广指导性不足。

国家计划教材的评选调动了一线教师开发高级教材的积极性,但对教材的使用缺乏进一步的指导。 而入选目录只有所属专业,没有专业信息,各专业可选教材分布和可选数量失衡的特点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也没有统一的系统平台来提供教材介绍、推荐的国家专业教育标准课程列表和师生使用反馈。

具体选择专业教材时,不同学校的一线教师需要反复探索国家计划教材的选择,既不利于计划教材的改进,也不利于优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二、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衔接没有形成纵向一体化课程和教材方案

完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中职、高等专科、高等专科等相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近年来,广泛开展多项中高职分阶段联合培养,开办高职本科试点,涵盖的专业数量和学生规模逐年增加,而中高职在培养工作中专业、课程和教材的顶层设计不完善,其中,保障课程教育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课程标准、课程

其一,《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从横向上划分了中等职业教育358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744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47个专业,但由于没有从纵向上提出不同层次的专业之间的衔接建议,在中高职阶段衔接人才培养工作中,受到

其二,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标准只规定了各个学科的修学课程要求,进行专业间衔接培养时没有各自必修的课程范围,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没有提出有效的约束建议,导致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设置相似度较高,培养目标梯度清晰

其三,由于缺乏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合作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对接学校、专业、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各学段课程目标区分度不明显,实际教学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专业群体缺乏从课程模块到专业水平可输出的一体化课程和教材解决方案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简称“双高计划”),以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需求,重点建设高质量高等学校和专业群,对内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双高计划”的带动下,各地纷纷设立省域高水平高等学校和专业群、优质中等学校和专业。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成立的专业群(含优质专业,下同) ) )在教材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但总体上偏重于点上的突破,课程模块、专业单元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布局

其一,专案组建设任务多是从独立的个别角度将标准、课程、教材等作为产出绩效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课程模块、专业层面缺乏将“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教材”作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规划实施,突出体现在职称评审、绩效分配工作中

其二,专业集团服务行业代表性企业能力不足影响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开发。

龙头企业是行业标杆,按照龙头企业相关岗位技能标准开发课程和教材,是提高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高维度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当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践探索。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在行业一线经验相对不足,加之企业轮训的频率和深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专家组未能解决龙头企业的痛点,影响了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模块化高水平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上依然存在

其三,专业团队服务国际产能能力不足,阻碍一体化解决方案输出。

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跟随着中国企业,实现国际产能合作,最终落实到与产业对接的专业群体中。

目前,在专业群建设中,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即使要消化中外企业在购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标准,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也会在执行层面开发承载课程资源、落地输出的教材

资料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第20期

文章除了显示原件以外都是从网上选择的。 如果有著作权、侵权等相关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 更正或删除。 谢谢你。

关于我们

ABOUT US

中德关于建立HWK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的通知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以产业需求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先进制造的需要为目标,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教育链和产业链融合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

研究结果表明,德国手工业会奥登堡( Handwerkskammer Oldenburg,以下简称HWK )决定成立中德HWK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 HWK、开展或开展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教育出版机构、德国职业大学和知名华德企业以团体成员形式组成。 各联盟成员有: 1、双高重点大学与专业建设;2、中德职业教育研究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3、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与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4、专业教育资源库建设;5、品牌专业与骨干专业建设;6、国际职业能力人才培养;7、德国教育工厂与企业间培训

同时联盟开展第一期国际教师培训,参加并考核合格的教师发放HWK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师证书》。 该证书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师和企业间培训中心培训师上岗的必备证书,适用于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或从事理实一体化教育的教师。

持此证书可为中德国际班学生授课,学生可申请获得德国HWK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HWK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去德国留学或在华德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