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新书取个高大上的书名称,如何给新书取个高大上的书名名字
文/思郁
我的新书要出了,但名字一直没选,这几天我因为担心而头疼。
我的编辑也为此操碎了心,让我去书店转了几圈,找市场上流行的书名,寻找灵感作为参考。
她给我的意见是,书名应该是:先不要那个鸡汤,不能太长,不能西式,不能用中国式的方式去找偏僻的字,不能赶时髦。
在此基础上,可以取一个既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有销路、又不失品味的好书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么说来,我书架上的书也有几万本。 从书房溜达到客厅,从客厅走到卧室,在旁边看了看我的书架,一点灵感都没有。
怪不得我的书架上好像没有看起来会卖的书。
这是我的错误。 我就知道是这样。 你应该把畅销书囤积起来,以后再用。 至少刺激一下头脑,发散一下思维,也许能找到好书名。
很遗憾,别人给的我不感兴趣的书我都随手处理了。
现在终于在书被使用之前没有找到是什么感觉?
我的编辑后来说,他们的发行部准备了《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本书。 我这个书名也太旧了,前两年还可以,这两年谁还在用?
读雷蒙德卡佛小说的读者知道这个名字是来源于卡佛的著名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这个名字出版的时候,确实具备抓人的能力和畅销的能力,所以读了一次就忘不掉,之后也经常想起,套用了其他的文章。
说起卡弗的这部小说,在以前的报道中已经提到过,是卡弗的图书编辑戈登利什大幅削减卡弗的作品,改过自新后出版的。
这个书名也是他从卡弗的小说中提取的。
且不论这位编辑随意修改卡弗的小说是否正确,对比这部小说集的两个名字,《新手》和《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确实后者更胜一筹。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像书名这样的事情,也请听听你编辑的意见。
好的编辑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现在的图书市场进行判断。 我们不能单凭自己书生的意气否定编辑的经验。
有这种烦恼的绝不是我一个人。
我有个好朋友在三联旗下的生活书店出版美食集。
当初预定在年初春三四月出版,最开始写的书是《四月春膳》,名字也十分雅致,他也很满意。
结果书到现在还没有出版。
前几天和三联的编辑闲聊的时候,说起这本书,他开玩笑说现在是冬天,这个时候出版《四月春膳》太不合时宜了,不如改成《冬膳》比较好。
但是,看了这个书名,我觉得不是春天的意思,而是感到寒冷,浑身发冷,销售额会大幅度下降。
这当然是开玩笑的。
一本书好不好,除了作者卖力之外,好的内容还必须关停、编辑、校对、封面设计、营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忽视出版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巨大的损失。
好的书名自然会给书增添色彩,但如果一味强调书名的华丽,人为地夸大宣传书名,就有可能难以挽回。
这本书市场也有一些例子。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的作品其实在那之前就已经出版过了。 例如,那个《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在获奖前的名字是《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光凭名字我不认为这是同一本书。 后者的名字明显受到了国内日本市场最畅销的知音体小说的影响。
现在图书市场上有很多民营图书公司。 他们不买版权,不翻译,不原创,只要说可能惹人生气的话,连活人的生意都没有。 ——专门以进入公共著作权书为工作。
选择了许多古典作家的几部作品,只要更换书名就能卖出去。
例如,请看这些书名《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0》。 我绝对不认为这些书的作者是同一个人。 是沈从文。
但是,这样的书名对于沈从文这样的作家来说,是多么屈辱的事情啊。
书名对书来说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 否则,我也不会因为命名而头疼。
有名的作家只要在自己的大名上签名就是最好的宣传。 例如,余华和刘震云最近都在发售新书。 对他们来说,没有必要拐弯抹角地改变知音体的书名。 他们的名字是销售额的保证。
而无名之辈,比如像我这样的写手,在出书的时候,只能尽量起个好听的名字,给读者留下好印象。 可以卖好几本书,可以给编辑发奖金,可以多收版税,就算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