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开启自律的下半生阅读篇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书,无非是“用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都是历史的重演,鉴往知来,从而活在当下,安心立命。
真正会读书的人,越读书,眼界越开阔,心胸越宽广,无论所遇何事,所处何人,都会处之泰然,大智若愚,傻乎乎的却可以活的明明白白。
很多人问我:“你家里这么多书,你每天都读书吗?”
我很难回答,因为我确实几乎每天都在阅读,因为各种信息源下读书太方便了,但是尽管我床头每天都放着纸质的书,有时却几天都不会翻开。
我从来不把读书当成一件正事,我甚至很少能完整读完一本书,所以当看到很多人分享,一年时间读完200本书时,我仔细回忆,或许我一年内读过200本,但是从不敢说读完。尤其是开始写作之后,我每天的阅读量更大了,但是依然没有正经读完几本书。
比如,我从3月份开始读《非暴力沟通》,开始的一两周我兴致勃勃,收获颇丰,但是到现在我仍然没有通读一遍,而且,我已经反复把前两章内容看了几遍。我在读的过程中,更多是在思考我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同样的事,相同的情形,并可以在日常中寻找有没有出现书中描述的情况,所以,尽管我没有读完,但是依然收获很大。
每个人生阶段会喜欢的内容也不同,高中毕业之后我才开始大量接触“杂书”,所以,我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是在大学时养成的。高三结束后的暑假,我读完了《家》,对我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走在下雪的晚上,依然会感觉到书中描述的那种凄凉失落的感觉。
大学期间,我跟班上的“学霸”经常一起自习,他是真正可以一本一本不断读下去的,经常几天就能读完几十万字的巨著。所以,为了显得“合群”,我也“真正”读了几本书,小说偏多,那时特别喜欢于华,隔三差五就去图书馆借书,比如《活着》《兄弟》,《许三多卖血记》借了,但是没读完就毕业了。读钱钟书的作品,感受江南水乡的慢生活与唯美,读《老人与海》,学习做人做事的顽强不屈。好的作品是血肉丰满的,有自己的脾气性格,或热烈或温柔。
毕业之后的几年,读纸质书便少了,但是买的书倒是挺多,单位每年有300块钱阅读补助,只能用来购书,几年下来买的书上百本,但是有很多至今仍未拆封。每年都在制定阅读计划,年初立志读完50本,结果每次也没有完成。
最近几年,我常看的书是《易经》《曾国藩》《王阳明》这类偏哲学一点的内容。
现在我的书架上,常翻的书变成了《中医药学》《推拿入门》《针灸拔罐》,媳妇怀孕之后又开始自学《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新生婴儿护理百科全书》《慢养》。
总的来说,我喜欢的内容是从科学向文学再向哲学转变,这里说的阅读,也并非单指读书,可以理解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即使现在,我依然有摘抄的好习惯,每摘抄完一段,落款上时间,一段时间后再翻开几年前的笔记本,看到写下的内容,依然会有很多感慨和感触。
读《古文观止》,体会做人做事,感受文人气息;读《增广贤文》,常会醍醐灌顶,明白通透;读《王阳明》,为善去恶,知行合一。
要讲“松弛感”,中国人可以说是鼻祖,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个国家拥有超过中国人的松弛感。农耕文明,本质是自给自足的,种地是急不得的,要讲四时,讲节气,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从小就懂,只是现在变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已经成为奢侈品了,所以我们讲“社会主义社会”“大同社会”,历史上其实有过的,假如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奋斗,进入到那种社会,发现这不就是以前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吗?
读书或是学习,都应该是松弛的,不要给自己设限,欲速则不达,有些事越想办好却容易搞砸,轻轻松松却超乎预期。包括孩子,他们能达到的高度也都基本可以确定,过度用力更容易南辕北辙。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拥有自由的时间,享受读书学习的快乐。最终达到内心充盈,拥有不急不躁的一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