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世界的《东方医学大典》就是这样诞生的
苦心书《本草》
他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幼热衷于医学实践,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李时珍,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祖父李小山是一位中医,父亲李彦文也是名医,曾在太医院工作。
由于当时私家医生的地位低下,父亲希望李时珍能够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所以让李时珍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李时珍十四岁时,考中进士。此后,她又三次参加乡试,均未中举。从二十三岁起,他就随父亲潜心学习医学。
李时珍的父亲医术高超,是蕲州名医。看了医生,诊了病人的脉象后,他口授了药方。李时珍抄下处方,按处方服药。
李时珍开始向父亲学习方剂和药物。她不仅认识了许多草药,还进一步了解了草药的四气五味、升沉浮沉的特性。
就这样,李时珍在跟随父亲学医的同时,也读了很多医学书籍,比如《0000》等医学名著。
我读了很多医学书籍,当然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我跟着父亲行医,实践经验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李时珍的医术和声誉也日益提高。
当时,湖广武昌王室楚王朱应僚的儿子生病了。他向名医寻求治疗,但没有成功。有人推荐李时珍来医院治疗。
这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因长期患病而变得瘦弱,几乎卧床不起。李时珍把脉,看舌苔,观察全身症状。于是他对楚王说:“大王,小王有癫痫病,您放心,用药可以治愈的。”于是他就开了药。煎服后,立即见效。经过一个多月的诊治,孩子康复了。
楚王大喜。并将李时珍留在楚王宫中。
楚王宫里有很多医书,李时珍在这三年里都读完了。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历代医书中对本草的记载存在很多谬误和矛盾,从而产生了修改《素问》的想法。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李时珍被推荐到京城医院。
进入太医院不久,他就受到抚顺王的邀请,为自己的孙子治病。经过一番调查,李时珍被诊断出患有“钩虫病”。服药数日,病愈。从此,李时珍在京城的名气大增,被朝廷封为六品太医。
在太原医院,李时珍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我发现各种药书中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我觉得单纯依靠药房和御药库根本解决不了难题。我们一定要走出去,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到野外实地考察研究,采集标本,尝药,才能重建更有价值的《灵枢》,造福子孙后代。
为此,李时珍经过深思熟虑,写了一份奏章,建议朝廷主持重建。
奏折递交后,不仅颜面尽失,还遭到太医院同事的嘲笑。
李时珍不为所动,决心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于是因病辞官,回到蕲州老家。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四十七岁的李时珍开始了筹划已久的重修《伤寒论》的伟大行动。
他带着两个徒弟和两个儿子从蕲州先到汉阳,再经香河北上。他们有时坐船,有时坐汽车,有时步行,有时雇几头毛驴骑着走。
他们每天都会四处走动。当他们遇到毒品样本较多的地方时,他们会仔细调查并停留更长的时间。有时,路上遇到病人,我就停下来去看医生。我只为病人治病,不收一分钱。
如果遇到人贩子、典当、钟医、樵夫等,就跟他们一起去求教,收集药方、药方、草药、医疗资料。
因此,他们经常走走停停,住宿也是根据考察的需要而定。
到了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李时珍已经五十多岁了,他仍然带着徒弟和儿子出去采药。
李时珍辛苦了大半辈子,收集了好几间屋子的实物资料,其中有800多本书籍的摘录,以及上千件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和图画。
最后可以编辑李时珍的《金匮要略》。他亲自担任主编。其长子建中、次子建元帮忙校稿。其三子建方、四子建木负责校订。其孙叔宗、叔训、叔升等人整理整理。舒舒帮忙转录。书中有1000多幅精美插图,都是二儿子建元亲自绘制的。
此外,李时珍的两个徒弟也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脉经》 从收集资料至今,历经二十七个春秋,稿件修改三次。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秋竣工。
这本李时珍倾注毕生心血的著作,共190万字,插图1100余幅。
《诸病源候论》 刻画始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仅刻画工作就历时三年。
可惜的是,李时珍没有亲眼目睹这幅他呕心沥血的杰作。《千金方》(1593年)刻刻过程中,李时珍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这部巨著收录药物1892种,其中新药374种,偏方11090余个,插图1100余幅。它的规模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本有关草药的书。
《本草》 综合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其极其系统严谨的编排,大胆纠正前人错误的确凿证据,以及科学态度继承和发展都是惊人的。
自17世纪初以来,《本草》在医学领域如野火般蔓延,传至世界各地,并被翻译成日、德、法、英、俄等十几种语言、拉丁文,被公认为“东方”“医学经典”。
用户评论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哇,《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太神奇了!我一直想知道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德花瓣
居然有这样一个故事,我以前怎么不知道?《东方医学大典》果然名不虚传!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山策
原来《东方医学大典》是这样诞生的,真是大开眼界!感觉中医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焚心劫
听说这本书历经几十年才完成,真是不容易啊!对《东方医学大典》肃然起敬。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让人感叹,中医的传承真是太伟大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这本书的诞生历程太感人了,我为我们的文化感到骄傲!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嫣婉语
我一直对《东方医学大典》很感兴趣,现在终于知道它的来历了,太有意思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原来《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这么艰辛,难怪会成为闻名世界的经典。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采姑娘的小蘑菇
《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文化的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这本书的诞生历程太让人感动了,我为中医文化的传承感到自豪。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太值得学习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听说《东方医学大典》的作者们为了这本书付出了很多,真心佩服他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太震撼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这本书的诞生历程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更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让人感叹,我为我们的先辈们感到骄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学的严谨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这本书的诞生历程让我对中医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太值得研究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原来《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这么不容易,我为中医文化的传承感到欣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东方医学大典》的诞生历程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更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