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关于阅读的部分心路
整理今天的笔记时才发现,我现在也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同时还能梳理出大致的框架结构,不容易啊。
从5年没有读完一本书,到现在爱上阅读,一年可以读完能读完50多本书,关于阅读我走过了很多的弯路。
和很多人一样,一生中读书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学校里,而读书最快的时候则是在高中阶段。工作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完全没有读过书。
后来就像《认知觉醒》中周岭老师说的那样,我也尝试改变自己。用的方法就是阅读。然后就开始了频繁踩坑的历程。
我踩得第一个坑是盲目阅读。再次翻开书本的时候,几乎只剩下认字的能力了。书籍的主题、逻辑结构以及核心观点什么的,完全搞不清楚。但当时我是不管的,只想鼓足力气读点什么书,也不知道具体要读什么书。
于是就去听别人的介绍,但凡有人说某本书很好,而且这本书的评价也很高,就去读这本书。
当你不知道为什么而读的时候,读完书之后你就看不到作用,而且读完之后,书中的很快就忘记了。人就会着急也会焦虑,我当时的解决办法是提升阅读技巧,不是确定阅读目标。这个坑困了我至少2年。
从小白开始阅读的时候,大多会读一些应用类的书籍。如果你感觉书中很多的内容都很重要,读完之后的划线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内容,那一定是你的阅读目标不清楚。
这种状态下千万不要着急升级自己的阅读技巧,也不要去收集那些所谓的必读书单,而是要静下来,先把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搞明白。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再去读书,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我踩得第二个坑是生搬硬套阅读高手的方法。读的第一本阅读书是彭小六的《洋葱读书法》,看完之后我当时就晕了。感觉方法很有道理,但就不知道读别的书的时候怎么用。
后来又陆陆续续看过很多类似的书,比如《樊登读书法》《海绵阅读法》《职场高效阅读》等等。总感觉这些高手很厉害,把艰涩的阅读方法讲的通俗易懂。但在用的时候,始终有点牵强的感觉,就怀疑自己是“一学就会,一用就废”的残障人士。
这样折腾了很久才意识到,几乎所有的高手在讲解阅读技巧的时候,都是先总结自己的过往经历,从中提炼出一套方法。作为小白选手,要使用这些方法时,要先给自己安排一个适应期。在适应期里要保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在做练习方法的同时积累阅读量,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调整,才能顺利使用这些方法。
阅读需要积累,不能一味追求阅读数量,也不能只看阅读质量。有阅读数量不一定有阅读质量,想要有阅读质量必须要积累一定的阅读数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