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资料比情绪更重要吗?
如果不嫌长,这篇拙文的标题其实应该写为:《请问李敖大师,在文学创作中,资料比情绪更重要吗?》
我喜欢看有关李敖大师的视频及文字,每每在头条上相遇必学习。理由是:李敖大师具有真性情,有话直说,一针见血,为了捍卫自己认同的价值观而不顾一切……
有一次,我看到在一则视频中,一位女主持人询问李大师,请他对鲁迅先生评价一下。想不到李敖先生竟脱口而出,说他并不佩服鲁迅先生,认为鲁迅先生没有写过一篇长篇小说,算不上大文豪。并且还把他与鲁迅先生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说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不及他,原因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压缩后都是“情绪”,而他的作品压缩后全是“资料”,等等。
这里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去把两位先生的作品质量及文学成就,进行全面对比。同时也觉得他们不是同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可比性。
但有一个疑问在我心中萌生,在此提出来,请教于有识之士:在文学作品中,“资料”的价值高于“情绪”吗?
至少目前我还不认同!
文学就是人学,文学的实质,就是表现人的情感与思想,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争议的吧。
那么想想看,“情绪”与“资料”哪个距离情感和思想更近一些呢?
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情绪”!
我真的不明白,作为文学大师的李敖,却为何那么看不上“情绪”,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在文学作品中,“资料”的重要性果真是首屈一指的吗?
“资料”属于历史,历史的展现在文学作品中有时必不可少,但读者的主要关注点在此吗?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相信都是否定的。
我现在就打开记忆的闸门,看看我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我在上学时读过,具体是在哪个阶段,已经记不真切了,大概是师范吧。但里面有一句具有哲理性的句子,我记忆犹新,我不用查看一切“资料”,直接在此手书下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篇短篇小说,除了这句格言,其它的句子我已经一句也不能成诵了。
请问:这句关于“路”的感言,是属于“资料”还是“情绪”?
当然是“情绪”!
不过,《故乡》中也有一些“资料”我也记得,如主人公闰土,他小时候与作者是哥们儿,长大后与比他地位高的作者有巨大的隔膜……
但这“资料”的背后却隐含着“情绪”,如若没有这个“情绪”,那有关闰土的“资料”毫无价值。
我搜索记忆,还想起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带有“情绪”后来成了名言的两个句子来:
(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是沉默中死亡。”(选自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2)“院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这两句名句的出处,应该是属于“资料”吧,反正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若是有差错,敬请谅解!
当你读到这两句名言时,你有所感触的,是其“出处”,还是深藏其中的“情绪”?
这也是不必明说吧。
我还记得鲁迅先生文中的几句可归于“情绪”的名句,但却一点也记不得可归于“资料”的出处了,如:
(1)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总而言之,在文学作品之中,我喜欢“情绪”远远胜过“资料”!不知文学大师李敖先生,为何如此偏爱“资料”而贬低“情绪”?
老实说,我很欣赏李敖大师的犀利的言论,但并不特别关注他所提供的哪怕是独一无二的“资料”。
因为我爱好的是文学,是文学中的“情感和情绪”。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