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古文不用看注释和翻译了
几天前,拿起《战国策》,查一篇文章。这本《战国策》,是“洁本”,全部古文,没有注释和翻译。我忽然发现,我读此书,无须借助注释和翻译了。
我不禁震惊。
看来,我的确进步了。然而,也感到悲哀。此时,我已经五十开外,腆列古人所谓“知天命之年”,却糊里糊涂来到这把年纪的。如今,刚刚才能从容阅读老祖宗浩如烟海的典籍。回首前尘,不胜黯然。
我早年喜欢文字,是从现代文学开始的。对古文,一度比外语还排斥。白话文和古文的隔阂,在我这里是截然分明,甚至势不两立。因为现代文学作品里,时不时冒出古文,我被动地学习了一些。却从来没有打算专攻古文。
直到有一天发现,只读白话文,中文难以学好,而从现代文学作品那里学习的古文,如二道贩子,零敲碎打,已无法满足我日渐饕餮的胃口。再说,白话文大家也就那么一些,其他更多的是难以卒读。
而这几个白话文大家,无一例外,全是从古文里泡出来的高手,其在古代典籍里穿梭自如,左出右入,前奔后突。我这才明白,我偏食了,营养不良。
约在十年前,我终于痛下决心,要好好读一读古文。我读书一直有个毛病:只拣有兴趣的读,没兴趣的,别人说得天花乱坠,我也敬谢不敏。
我是从清代古文开始的。当时喜欢的是戴名世,他的文章好懂,耐看。读了有大半年。后来在宋代几个作者里徘徊,狠下工夫,下狠工夫。终于建立了对古文的兴趣。爱之深,读之切,慢慢地超过了现代文学作家。
这两年,我又发奋读《论语》、《庄子》、《韩非子》。发现先秦文学更加博雅精致。钻之弥深,望之弥高。这些年里,我都是通过注释、翻译、赏鉴才能读懂,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是不能自由出入的。
慢慢地,家里的藏书,从现代文学为主,变成了古文为主。有时,同样一个作者,我要买好几个版本,互相验证,彼此生发。虽不算苏轼的十面埋伏,但也有两三面了。
我常感叹自己觉悟太晚。何以我从前下笔并不可观,没有光气?就是读古文太少。何以那么多白话文作者吸引不了我?因为他们的古文功底不行。我深切地感到,不读古文,过不了中文的文字关。
我想起我从前受到的学校教育。八成是白话文,古文约有两成。而这两成的古文,还是硬着头皮,万般无奈,赶鸭子上架。这样的二八比重,似乎暗示了古文并不重要,无须花费精力。
到老才知,这是早年铸成的大错。小时候营养不良,零敲碎打,终于营养不良,贫血窘迫。这样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不止一代人。
这是惨痛的教训。不光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然而直到今天,仍有人反对增加语文教材的古文比重,以为学好数理化就好了。不知道他们还将迷误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他们是老糊涂还是小奶狗?
我们国家到今天已经有这样的块头,我们民族到今天已经有这样的地位,我们的语言必将润泽天下,大行其道。如果那时候,一些外国人的中文比我们本国人还好,那真的不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