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教育考试教材网
商品分类

老师和家长务必注意,小学生识字要帮助孩子建立“三种语境”意识

(整理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读写设计的文章第一部分《隐藏在部编版小学初段语文教材中的识字秘密——字源篇》引起了广大朋友的关注,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觉得很受启发。

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字源,可以使阅读成为一系列有机联系的大家庭,而不是孤立的一个个。

识字的过程,就是发现汉字美的过程,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今天,这是前篇的姐妹篇,主要谈识字过程中的语境问题。

我作为老师的教育和对自己孩子的指导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在教孩子读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三个语境”意识。

部编教材在读写设计上,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前面公众号文章《隐藏在部编版小学初段语文教材中的识字秘密——字源篇》中反复分析的字源外,还有一个特点尤为突出。 那是语境的强化。

这里所说的语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狭义语境,而是广义语境。

语篇教材在听说读写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把听说读写放在文本语境中,还要把它放在生活语境中去学习,把它放在经典语境中去学习,并分别举例分析。

首先说一下课文的上下文。

部编教材坚持“认词连写、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读写、写字顺序。

在文本的选择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我注意到有传统的文本。 例如,一年级上卷选了叶圣陶老师的《小小的船》。 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新面孔。 例如,二年级下册有德国作家埃尔克施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课文内容见下图)。 文章很棒,充满想象力,给人无限的思考。

我衷心期待语文教材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材选用古今兼收,中西兼收,高质量的教材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除了生活的语境之外。

如果说文本语境中读写是最常见的操作,那么加强生活语境是这本教材识字设计的一大特点。

例如,在一年级下卷读写第二课《姓氏歌》的课后练习中,我们设计了“猜谜游戏”来配合课文内容。

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张。

几张? 把弓拉长。

你叫什么名字? 是姓名。

你是什么样的人? 方向的方位。

对学生说:“介绍自己的姓,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这种问答博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无意识地将汉字分解成不同的部件,并根据具体语境介绍汉字。

这样的生活语境,不仅在课本里,在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展台”等栏目里也有提供,课程、时间、方向、姓名介绍、天气状况、其他课本里的生字、夏夜故事、野外观察用具、咯咯咯

通过以上罗列可以看出,这些语境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通过这些生活中的语境学习汉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最后讲古典语境。

除了文本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古诗外,语文园地的活动还涉及古典诗词、名言警句、谚语、生肖纪年等诸多古典语境。

初中高中教材中出现的《论语》《孟子》《老子》0《左传》0《韩非子》000等古典作品,也以摘录名句的形式出现在小学1、2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以上,简单举例说明了编辑教材在识字教学中利用语境的情况。

其次,作为老师和家长,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培养孩子识字过程中的“三个语境”意识。

为了弄清楚,还是分开说。

文本上下文

也有人在孩子小时候用字卡教他们读写。 这些字卡有人有配图,也有人没有任何配图。

并不是说完全不能用字卡识字,但请记住,认字不仅是掌握“音”和“形”的问题,还有“义”的问题。

这个“义”一定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更好地理解。

所以你可以看到教材提供的文本语境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 从文本的长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一点。

但是,由于惯性,也有人提供文本,但习惯单独提取文字请求孩子识别。 此外,还有人希望能够尽快准确识别孤立提取的文字。 此时,其目的是读写。

这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即使没有反感,这种做法也有问题。

因为脱离上下文的读写会大幅削弱对字义和词义的掌握。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回归文本、阅读,不断在各种不同文本的语境下再现某个单词,来识别并逐渐熟悉某个单词。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很多课文,其中大量的单词在同一个课文中不断重复,正因为如此。

并且随着识字率的增加,应该尽快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进行阅读。

只要是孩子不认识字、读错了也能继续读的材料就可以了。

孩子读书本身就绊倒了,要反复猜测。 只要他在读书中感到兴趣就行。

例如,当我儿子(刚上三年级)正在读《后汉书》中的一些故事时,我请他给我讲了里面的人物。 于是,他把“花荣”读作“花宋”,把“扈三娘”认作“巴三娘”。

但是,那没关系。 我并不烦恼读他的错别字。 他喜欢读书,我觉得阅读很有趣。

他要是知道那是个人的名字就好了,以后有很多机会纠正他的读音。 如果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继续修改阅读,破坏了孩子的读书兴趣,反而会捡芝麻,丢了西瓜。

生活语境

教材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上下文。

但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语境再怎么列举,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老师也不能在单词方面更多地扩展课堂上教材中罗列的语境。

这就要求家长多下功夫,在有意识地带孩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利用生活语境识字的习惯。

要使日常生活不同场景中存在的文字感兴趣,可以与手指一起阅读和教学,激发读写的热情。

但是,凡事都过犹不及。 生活语境的利用,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真正想知道的时候,就要抓住机会去传达。 不要为了识字而无限利用生活中的语境。

我自己在这方面有很深的教训。

孩子在上小学之前,读写的量本来就很少。

上学后,因为和同学的差距很大,所以试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境引导读写。 头几天还可以,但很快我意识到他开始从心理上拒绝这种方式。 信息超载,欲速则不达,所以果断暂停了。

关于教孩子读写的经验和教训,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写过,在公众号上搜索关键词“读写”就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