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背后的教育焦虑,读懂“鸡娃”背后的教育焦虑
最近,“鸡娃”一词从补习圈、新闻班圈的揶揄用语堂而皇之地成为文化现象。
“鸡娃”就是“吸鸡血”的孩子,他们经常被父母安排各种补习班,参加各种等级考试,考取各种证书。
一线城市的“小鸡”现象成为了集体不安的投影,家长们见面时的问候是:“今天有小鸡吗? ”。 在他们之间,“4岁孩子的英语单词数1500足够吗? ”据说流传着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写实段子。 “美国足够了,但海淀(北京)一定不够! ”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鸡宝宝”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疯狂和焦虑的结果,反而几乎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例如,从全球视野来看,欧美也同样存在“鸡娃”。
据耶鲁大学统计,2012年美国父母的时间是1976年的3.5倍。
也就是说,美国的孩子并不总是受人羡慕,无忧无虑的散养式教育,对他们来说也一样一去不返。
那么,为什么越是发达地区、先进城市,“鸡娃”越普遍呢? 这应该主要与教育收益率有关。
当一个地区经济相对平衡,靠勤劳智慧增加的收入还没有大到足以影响生活质量时,人们去“鸡娃”的动因就很小。
家长也好,学校也好,大多选择比较宽松、自然的教育状态。
而当整体经济起飞时,知识技能的收入将翻一番,翻十倍,从而在社会阶层发生持续分化、转型、变迁时,教育成为一场盛宴。
其对社会、经济、家庭的高度贡献,市场推动变态竞争,文化产生追随心理,逐渐成为稀缺优质资源的代表。
大城市的生活,由于各项成本支出大,社会阶层差距比较明显,这种竞争性自然就提高了。
但教育不是经济的附属物,它有自己的规律性。
人性总是趋利避害,出现“鸡娃”这种经济和社会现象,一点也不奇怪,也不惨烈,但以此代替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忽视孩子的发展需要,只靠分数、等级、证书等线性指标来“量化”孩子。
事实上,发达国家经济起步较早,他们对“鸡娃”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对教育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教育是以游戏为中心,还是以学科学习为中心? 他们将50所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和50所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幼儿园进行了比较,并持续追踪了多年。
结果表明,孩子早期学习的好处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不是很长,最多只能维持到小学四年级。
从四年级开始,他们的成绩就断崖式下降,尤其是在阅读和数学方面更是处于劣势,同时在社交和情感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落后,不如同龄人。
这个教训,我们古人早就拔苗助长说明了。
人,是万物之灵,但和万物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季节。
教育的任务不过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给予学习者适当的帮助。
我们担心的不是“小鸡”现象本身如何,而是它引发了“小鸡效应”,让更多的父母、更多的地区不顾自身实际条件,盲目参与无休止的教育竞争,加重孩子和家庭的负担
在社会经济转型的时代浪潮中,给孩子喂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关键是“让孩子当孩子”,回归童年,摒除过早的功力计算,摒弃空洞的道德说教,一切遵循教育规律。
大家沉浸在快乐中,埋头于自我示范、自我引导,让孩子爱上学习,自己动手做,自己动手练习,自己成为“小学之霸”“小学之神”,这才是无数“鸡娃”应该思考的正道
(作者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 )。
《中国教育报》 2019年12月1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