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淼商学院小白理财训练营靠谱吗,微淼商学院小白理财培训班
从负债6万到“睡觉后几百万”,我花了三年! 在工资以外的三年里赚了一百万美元!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盯着我! 以上并不是编辑我,而是微商等财商教育平台投放的财商课导流广告。
这些震撼人心的标语,在电视广告和短视频软件中层出不穷,被“强奸”在屏幕前的用户耳朵里。 生活的窘迫,不是有钱人的错。 只有花钱上课,才能接近财富的自由。
有些负债青年无法洗脑,认为自己接受了“自助指南”;有些成年人沉迷于如何才能越来越富裕的“宝藏”。
为什么要消愁? 只是发财了……但实际上,这些财商课一不小心成了“吃货课”,一些平台专门针对“白”。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这不是会告诉你钱的管理吗? 理财就是赚钱和赔钱吗? 确实,管理金钱本身没有错。 对理财产品也是既赚钱又吃亏的,这是很正常的。
部分财商教育也确实有助于提高金融知识。
问题在于,微商等财商教育平台通过低价招徕小白体验了财商课后,以高回报为诱饵引导、夸大宣传、输出焦虑,给出解决方案,最后将手直接放在用户的钱包里
财商教育成为智商税后,各种混乱层出不穷,也有人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这些变味的债务更多。
廉价而昂贵的引水收获,是从在编辑身边被活活切掉的“韭菜”的事例开始的。
有一天天下班去亲戚家吃饭,一进门就差点被扑鼻而来的肉香俘虏。 电视微商学院的咆哮广告打断了我营造的感情,只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穷人的思维。 我的亲戚(以下称为“老板”)告诉我,12美元就可以花两块肯德基香辣鸡翅的钱体验199元的微商财商课。
她之前也报名过。
我陷入了沉思。
据了解,老板申请微商后,第一天“老师”就让他在群里做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年龄、城市、收入、理财目标等信息。
“老师”提醒在群里不能加私信。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集团里就会有很多微商、推荐机构的人混进来推销。
老板确信。
到底能掌握知识吗? 从群聊的信息中,一位“老师”首先讲了很多故事,渲染了群友们学习理财的迫切心情。
看了下节课的共享,我很困惑。 到了2021年。 “老师”还是什么P2P,不要做P2P……这不是2021年之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吗?
后来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夸下各种“老师”的炒作经历,告诉他们理财有多重要,字里行间还夹杂着各种高级课程的推销。
在无限焦急的“知识”海洋中旅行,一天一天过去,一周过去了,终于,有人忍不住支付了6988元。
一个、两个、三个、六十个。
对于6988元购买高级套餐、有一定收入基础的老板,当时安慰自己说:“没关系,以后好好上课,炒股就能赚十几倍。”
原本,最吸引她的是平台对课程设计“老师”的介绍:
23岁,向同学借1500元开始; 33岁,价值过亿的10年间,年化收益率为238%;
10年投资经验,擅长a股、港股、美股、香港REITs、美国REITs、商品房、分级基金a、指数基金等核心投资工具投资;
10年创造、经营企业实战经验,2年从0到1创造企业,年营业收入过亿,净利润率超过30%。
四年的财务自由,价值上亿……好家伙,我直接自卑了。
算了,6988元是什么,没有6988元又是什么,去借吧! (冷静)大四学生张旭(化名)告诉数家公司,当时他在B站看到过小微的广告,出于好奇心,12元报了白程,当时小微还给他5元红包,实际支付只有7元。
白色课程请后面的“老师”以6988元报名高级课程,离财富自由更进一步。
“我是一个学生,说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微的人说,可以用花呗,也可以拜托父母。
张旭说听到这里他冷静了下来,选择删除这些人的微信。 “教我理财的人叫我用花呗买课。 这个你必须理解。 买了之后韭菜就被砍了”。
数科公司从各大投诉平台获悉,不少用户投诉微商学院引导学生支付贷款。
对于引导用户贷款支付的质疑,微商学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微商学院理财课程是商品,花呗、信用卡、贷款等是学生支付时的普通选择。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初,微商学院在职学生超过2000人,累计服务全国数百万学生,通过嘀嘀打车、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向4000多万人传授金融理财知识
为这么多人普及了金融知识,课程质量到底怎么样? 水军、推荐股的“套路”难以防范。 正如老板所说,最初我对在微商学校的学习很满意。 “老师”确实向他推广和解释了很多金融领域的名字,但大约一个月后,她发现事情不对劲。
老板说,6988元的高级课程包括财务自由系统课、财务分析课、企业分析课,课程内容往往很宽泛。
视频似乎都是几年前录制的,但列举的例子时间很久,课堂上使用的数据很旧,与现在的状况相差甚远。
遇到一些问题咨询“老师”时,“老师”不仅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其他班的同学也会做,没有给老板任何解答。
她慢慢地反应说:“可能被征收了智商税。”
因为没有下课,当初想成为“大富翁”的热情完全减退,认识到现实的老板决定退款。
但与其他用户反映的“退款难”情况不同,老板提出退款申请后,“老师”并不困扰索要毕业证。 只是说中途退款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验证后才能退款。 因为产生了教育成本,所以不可能全额退款。
至于能退款多少,让平台等一会儿确认后再回复。
网友提到的毕业证书问题,“老师”也没有强调。
至于之后能否顺利退款,还不清楚。
但是老板说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确实提醒过她中途退款不会全额退款。
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哈尔滨某专科学校金融学专业、19年入职、现已离职的小羽(化名),入职时经过团队培训7天就上岗了。 培训内容主要熟悉以前的“老师”教材,据说第一班把这个教材复印贴上就可以了。
当时还不知道国债逆回购的小羽,被包装成大二开始投资的专家,开始在群里听课、下订单。
“其实大部分专业的问题我都不知道,但是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问所谓成熟的‘老师’,把成熟的‘老师’的回答复印贴上。 微型小号加入一群同事充当小号,每12天换一次头像,扮演不同的角色。 从60岁的老奶奶到25岁的妈妈,都是为了和群里的这些同学产生共鸣,促进新闻课。
“小羽坦白了。
对于小羽的爆料,一位侧写表示,不久前红星新闻曝光,一名学生先后通过两个手机号码报名参加小组学习,发现两个学习小组中“老师”的故事和部分学生的回复一模一样。
据红星新闻统计,该学生的两个微信群中,相关回答“撞车”的至少有14个,其中几个学生的百字学习感一个字也不错。
不一样的微信发出同样的“彩虹屁”,稳定人心,刺激消费,有网友忍不住感慨“是个好手段”。
当“水军”组成的气场组合不仅蛊惑人心,韭菜成熟时,“老师”们还会带私货去上课,推荐股票。
有学生在投诉平台上举报微商“老师”上课引导学生开户,买“老师”推荐的ETF基金。
另外,剩下的课后作业中,还夹杂着推荐股的内容:
此前,《证券时报》也曾透露,为了让用户购买课程,微商的“老师”报名后可以享受专用开户链接,发送股票。
此间,“老师”还表示,该活动与微商银行、花旗银行等有合作,但证券时报调查显示,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的工作人员均不知道该机构,双方均表示没有任何合作
送股是更不可能的事。
对于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微商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违反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公司内部明确规定不允许“老师”在课上推荐股票或基金,如果出现这种行为,学生可以向平台举报
从教育成为智商税而陷入混乱亟待规范的书的解释来看,财商就是一个人创造财富、管理财富的能力。
也就是说,获得财富是一方的,分配使用财富是另一方的两个方面。
这是一门值得实践的学问,也是一生的课题。 不是擅自注册公司、擅自开设账号进行财商教育的平台。 花点时间整理整理以前的课件,做几页PPT,说1234,说什么股票、什么基金赚钱就结束了。
现在市场上不仅有微商,还有长慢、小企业等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收取更多的学费,同样低价淘新,高价收获的做法也有人认为,财商教育就是迅速学会赚钱,学习就能成为大富翁。 还有人认为,财商教育就是教“老师”买基金炒股,跟着“老师”买就能实现“睡后收入”……
另一方面,一些财商教育平台通过贫富差距诱导财富焦虑,通过饥饿营销和限时营销刺激用户消费,操作激烈如虎添翼,不少学生做梦都想发财。
结果,刚下课,就发现花钱寂寞,对整个财商教育行业都有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据《国民财商教育发展白皮书(2021年)》报道,2020年,60.8%的投资新人在2020年蒙受了损失。 38.2%的新增散户损失在5%以内,损失在15%以上的占4.2%。
市场参与者素养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金融市场参与者财商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逐渐凸显。
这是一个真实而迫切的市场需求,却频繁出现混乱,亟待规范的行业现状。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财商教育领域并不可靠。
这种新型业态还面临着无边际、无标准的困境,财商教育的“老师”是教师的一种吗? 需要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吗? 财商教育机构应该具备哪些资质和条件? 这些都没有定论,面对成百上千各种财商教育平台的合规运营约束,相关立法监管似乎明显“滞后”。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公共投资理财意识迅速觉醒,特别是年轻人希望通过投资理财获得工资以外的收入。
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应加快制定规范“财商教育”领域乱象的管理制度,对从事财商教育的从业人员提出明确的金融从业资格要求。
对以“财商教育”为名进行坑蒙拐骗的单位,司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处置力度。
作为用户,在财商教育方面有需求时,一定要寻求专家的帮助。 别忘了天上不会掉馅饼。 一夜暴富是个陷阱。